心理学家明白了无中生有

作者:赵小明 编辑:杨利华 崔贯利

承接上文: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为什么提出内在小孩概念?受道家元婴启发

心理学家明白了无中生有(1)

上文中讲述了中国古代的道教的修炼过程,让成年人状态回归婴儿的状态。来源于中国哲学理论的一个假设。本文我们继续探讨。

(一)

中国哲学的理论假设认为,首先一切一开始都是无,无中生有嘛。

无中生有这个意思实际上就是中国道家文化的精髓。

首先万物都是从无所开始的,从无极进入到太极,太极就是代表着从一个0现在有一个1了,相当于这个概念就从零到一的过程,就是从无极到太极的过程。从太极再分出阴阳来,从阴阳再分出四象来,从四象再分出八个不同的方位,再分出更多具体的世间的万物。

心理学家明白了无中生有(2)

道教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这么一个过程,但是当我们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其实我们发展出一个具体的一种思维形式,具体一种身体的形状,具体的某一个成年人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各种状态并不好,这就是道教认识到的。

(二)

他们认为我们现在成为一个具象化的状态的时候,有一个具体的形状的时候,实际上代表着我们的灵活度也下降了。

你看任何一个成年人,他的人格是不是越来越固定了?

心理学家明白了无中生有(3)

能够固定看起来是好事儿,但他有坏处,坏处就是他就没有可塑性了,他已经不够灵活了,对吧?因为他有了很多先入为主的一些观念。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先入为主的观念,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还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都代表着我们已经有很多固化的一些东西了。

心理学家明白了无中生有(4)

(三)

因此道教认为我们应该从有往无上回归,回归婴儿状态,怎么回归呢?

首先从我们的每个人具体的具象化的身体,通过道教的修炼方法,再慢慢的回归到婴儿的状态中。比如说从八卦八个方向再回到我们说的四象从四象再回到阴阳,从阴阳再回到太极,从太极再回归无极。

心理学家明白了无中生有(5)

那么,这样一种回归的过程,其实也可能源于物理学里面的一个大家都知道反熵的行为。

因为整个世界和宇宙的发展变化,它是一个熵不断的增加的过程,熵不断的增加,实际上就代表着宇宙最终会走向毁灭。所以他要实现反熵。生命的最大特点,他是反熵反过来的一种发展。反过来的发展,才可能求得生命的长久。

(未完待续)

心理学家明白了无中生有(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