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种植最简单方法(无公害秀珍菇栽培技术)

栽培平菇用的各种培养料都可用来栽培秀珍菇,生料、发酵料、熟料都可栽培。床栽、地栽、袋栽、墙栽。一般说,在适宜条件下,秀珍菇接种30天左右即可出菇,可采3潮,产量可达相对生物学效率100%左右,栽培周期3个月。

(1)范围 适用于秀珍菇的室内栽培。

(2)生产场地 要求周围300米内无各种污水和其他污染源,无有毒害的气体,水质优良,生态环境良好。生产区域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采用墙式堆叠或层架栽培。墙式层架堆叠菇房内每隔1.5~2米立1根柱,每3~4根1排,高度2.3~2.5米(分3~4层,每层高0.5~0.8米)行距1米,四周通道宽0.7米,人行道第1.5米。

秀珍菇种植最简单方法(无公害秀珍菇栽培技术)(1)

秀珍菇种植最简单方法(无公害秀珍菇栽培技术)(2)

秀珍菇种植最简单方法(无公害秀珍菇栽培技术)(3)

(3)栽培袋制作

①栽培季节

春栽2~3月份制菌袋;秋栽9~10月份制菌袋。

②培养基配方

配方1:棉籽壳6%,木屑36%,麦麸20%。玉米粉5%,石膏粉1.5%,石灰1.5%。

配方2:杂木屑72%,麦麸20%,玉米粉5%,石膏粉1.5%,石灰1.5%。

配方3:相籽壳98%,麦麸5%,糖和轻质碳酸钙各1%。

杂木屑在使用前要过筛,去杂物,建堆发酵,至木屑呈深褐色时使用。栽培基质安全技术应符合NY5099的要求。

③制袋

一是拌料。将棉籽壳按1:1料水预湿,根据配方加入其他培养料,拌透拌匀,含水量为60%~63%,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1~2滴水滴出为宜;二是装袋。装人培养料袋规格为18厘米×36厘米,0.04~0.05厘米厚的梨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松紧适度,以培养料紧贴袋壁为度,每袋装干斜600克左右或混重1400克左右,装料高18-20厘米。装完料袋,压平料面。将袋内外培养料擦净,袋口采用塑料套环或塑料绳扎口均可。装料须在6小时内完成。

(4)灭菌和接种

①灭菌

高压灭菌要求151.99千帕/平方愿米,蒸汽温度128℃,保持2小时左右。常压灭菌温度上100℃后保持16~18小时,达标后卸袋散热。

②接种

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料温冷却到28℃以下后将袋料放入接种室或接种箱内;放人适量的消毒药剂,密闭熏蒸0.5小时后接种;盖好盖口或扎好绳口。每瓶菌种接25~30袋。

(5)菌丝培养

①培养室 要求干净,通风,干燥,遮光;并且一定要经过消毒处理。

②培养方法 墙式叠放的堆高不能超过7个的高度,或者使用单层平面排放,接种的面朝上摆放。

③培养管理 发菌室头3天温度控制在24℃~26℃,促进菌种萌发定植,第四天之后应调至22℃~23℃,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用草帘、遮阳网遮光,前期使发菌室基本黑密,后期稍微有光线,适时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发菌室空气新鲜;接种后1周内结合翻维检查1次,发现杂菌污染及时清理检查;当在袋内走至1/3时,松开扎口强,让氧气透进袋内,加快菌丝生长发育。

④培养时间 室内培养30~35天,菌丝基本长携菌袋。

(6)茵袋排放 继续培养3~5天,使苗丝达到生理成熟,积累养分后,再搬进菇房上架排袋或平地墙式叠放。墙式层架栽培菌袋分3层叠放,底层和中层叠7个高,顶层叠3~4个高,袋朝两侧人行道。

(7)出菇管理

①菇房管理

菇房应消毒处理,达到清洁,通风,有散射光。

②出菇温度 出菇温度范围是10℃~32℃,最适宜温度是20℃~25℃,8℃~12℃的温差刺激有利于原基分化。

③出菇 当袋口菌丝吐黄水或出现菇蕾时,拔掉棉塞或解开绳子,划去菌筒口薄膜留3厘米长,敞开袋口让氧气透进袋内,促进子实体原基形成。

④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的总原则前期促进原基多分化,中期保分化原基多成熟,后期保菌柄伸长形成优质菇。

⑤常温季节出菇管理原基形成期菇房温度保持在20℃~25℃,并形成10℃左右温差,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在喷水时结合通风,光线增加到600~800动;喷水时80%水量喷向空间,20%水量喷向子实体。伸长成熟期要细喷和勤喷水,雾点可直接喷在菇体上,要迅速减少通风,减少光线,控制菇盖生长、菇柄伸长,提高一级菇成品率。采收后清理表面老根与枯萎的幼菇及菇蓄,停止喷水,菇房的空气相对混度维持在70%~80%。同时还要把光照降到100勒以下,使菌丝充分休息贮存养分。经7-10天即可转人入下潮菇管理。

⑥高温季节出菇管理

第一潮菇直接将菌袋放人4℃的冷库中给予12小时以上低温刺激。将菌袋从冷库中撤出后,给菌袋搭盖上薄膜并且喷水保湿,同时增加菇房的光照时间频率。待菇蕾再次显现后,管理方法与前同。2~3潮菇出菇前要刮去老菌皮和表面稍干的培养料,将菌袋进行浸水处理,再将菌袋进行低温刺激。第四潮菇以后可将菌包的尾部开口出菇。

(8)采收

当菌树在2~6厘米,菇盖直径2~4厘米,菌盖边缘内卷,颜色由深逐渐变浅,尚未进入快速生长之前及时采收。单生菇可采大留小;丛生菇必须整丛1次采摘,并保持子实体完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