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

软个溜溜的油糕

胡麻油来炸

吃上磴口的花莱士

保管你们不想家

··· ···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1)

油炸糕

是不是不自觉的跟着唱起来了?

这是河套地区家喻户晓的一首歌

名为:《夸河套》

淳朴的乡音唱出了浓浓的乡情

不少身在外地的巴彦淖尔人

每每听到这首歌

总是会眼角一酸

默默流出一行行

口水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2)

今天,就让我们

先来说说咱巴彦淖尔人

家家办大事必备的一道美食

油炸糕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3)

别看一个小小的“油糕”,它在巴彦淖尔的众多美食中可是有一定地位的。

在河套地区,再穷的人家,每逢大事,也要吃顿油糕,哪怕借上黄米借上油。再穷的村子,也有一副两副捣糕用的碓臼碓杵。早些时候的农村,每逢你看到有人肩扛碓杵趾高气扬招摇过村时,大家就知道,这家人有喜事了。不信你问问。回答果然是“儿子过满月了!”“新女婿上门了!”“娘舅家来人了!”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4)

陈强摄

在巴彦淖尔

村子里有老年人去世

不说“死”,说“吃了糕啦”!

种的庄稼没出苗

不说“死了”

说“下地吃油糕去了”!

既文明又不失幽默

过去,油糕可是巴彦淖尔人席面上的一道重头菜,若非逢年过节,家里来客,平时是少见的。

每逢过大年之前,整个乡村,做油糕好比一场轰轰烈烈、全民动员的美食战役。一进腊月,捣糕声震得地抖房摇,炸油糕的香味儿满村忽悠。泡上一斗黄米,吃到正月十五,二斗黄米吃到二月二。每天一顿猪肉粉汤软油糕,吃得欢欢喜喜。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5)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6)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7)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8)

一片朴素的“油糕”是这样的诞生的

说说炸油糕用的黄米:

黄米。黄米乃黍子脱粒而来,所以黍子也有品质之分,软则为上,硬则为下,因为硬米做出的糕来和玉米面窝头无异。同一黍子,在这一村种上是软米,在那一村种上则是硬米。红泥地一个品质,砂土地又一品质。故农家乐此不疲互相串换黍种,从而保证了油糕的质量。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糕在于种。

有这样的说法

说一斤黄米做糕

捏大了是七片,捏小了八片

所谓“七大八小”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9)

遇大事、必吃糕

在巴彦淖尔,家里有大事是一定要吃糕的。如:红白喜事、盖房子等。

“上梁馍馍压栈糕”的说法你一定不陌生。上梁只是一道工序,压栈乃为竣工庆典,可见油糕的地位远在白面馍馍之上。

还有“搬家不吃糕,一年搬九遭”的说法。不吃糕还有这么多麻烦,你一年搬上九回家试试?

贫困时期,娶媳妇儿这天,除去双方议定的彩礼及其他物品,男方还要另带一份“离娘馍馍离娘糕”,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前功尽弃……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10)

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

十里的荞面饿断腰

这句俗语足以证明“油糕”吃了耐饿的优点!

一个巴彦淖尔人想彰显自己的影响力,他非常含蓄地对人说的一句话是:你背上二斗黄米访一访我的名声。二斗黄米做成油糕,可够一个人吃半个月,半个月可走方圆百十来里路。那意思即周边地方没有说他坏话的人。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11)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12)

说到吃“油糕”,就不得不说说它的吃法了。正宗“巴盟”吃货们都知道,油糕分:原味油炸糕、豆沙糕还有素糕。

这里要重点介绍一下素糕的吃法:它是等黄面团蒸好之后,将其趁热揣凉水揉整,待面团被反复揉至光滑之后,将揉光的面团揪成大小相同的小剂子,之后沾上炖肉的汤汤吃,味道特别香,代表作:鸡汤蘸素糕

河套小故事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13)

故事说庙里住着大小两个和尚,老和尚爱吃油糕,在门前的地里种了一片黍子。小和尚怕干活儿,对老和尚说:种不种吃不上。老和尚有道行,不计较他。锄地的时候,小和尚又说,锄不锄吃不上。之后每一个生产环节,小和尚总要说一回“吃不上”。老和尚多次宽恕。最后一天,老和尚把糕蒸好坐上油锅,要小和尚去抱柴火炸油糕,小和尚边走边说,炸不炸吃不上!老和尚终于忍无可忍,拿起烧火棍去追打。漏了一个空,进来几只猫把案板上的素糕叼走了。最后,老和尚把小和尚赶出了山门。因为一顿油糕没吃上,老和尚坏了几十年苦苦修来的宽容忍让的道行……

星移斗转,时光荏苒。碓臼碓杵早已放进了博物馆,成为河套饮食文化的见证。但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吃油糕的习俗却始终没有改变。

夏天吃的油炸糕(巴盟人办大事必备)(14)

早上油炸糕

中午溜油糕

晚上烙油糕

一天三顿糕

日子步步高

嗨!巴彦淖尔人

今儿个已经是正月十六了

你们家过年的油炸糕

吃完了没?

end

文:选自《漫游巴彦淖尔》

作者:刘秉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