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海底隧道建造过程(海底隧道的建造)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工程建设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和基础环节。现如今,人们在陆地上已经修建了高速公路,高铁等高效的交通线路,就算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也有许多地铁在承担着运输的任务。

但是如果想要在海底修建一条隧道,那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了。我们试想一下,大海的水压该有多大,想要在海底修一条可以通车的隧道,这简直是太夸张了。然而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现在世界上已经有许多海底隧道,比如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隧道、日本青函隧道等。

国内海底隧道建造过程(海底隧道的建造)(1)

什么是跨海隧道?

跨海隧道即海底隧道,在海峡、海湾和河口等处的海底之下建造沟通陆地间交通运输的交通管道技术工程。

对于跨海隧道,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初次了解源自于动画片或科幻电影。在这些影视作品当中,跨海隧道被建设在海床之上,隧道的四壁是高度透明的材质,可以清晰看到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

国内海底隧道建造过程(海底隧道的建造)(2)

虽然在现实生活当中,人类尚未找到一种耐高压的高度透明建筑材料,但海底隧道早已经问世并且正在为广大人群提供交通便利。

世界上最早建成通车的隧道是日本的关门海峡隧道,其建成于1942年,位于日本本州的下关和九州的北九州市之间,全长6.3公里。

不同于在陆地上建高架桥,要想在海底建造隧道,除了会出现施工人员在海下行动不便的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隧道的密闭性及抗压力能力。那么,如此不可思议的工程,究竟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

国内海底隧道建造过程(海底隧道的建造)(3)

隧道的建造方法

跨海隧道的建造虽然困难重重,但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是攻克了诸多难关。现目前,跨海隧道的建造主要有如下四种方法。

1.钻爆法

钻爆法指的是用钻眼爆破方法开挖断面而修筑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实际建造时,施工人员会先将整个断面进行分区段开挖,直至轮廓与设计图纸相符,之后施工人员在对轮廓进行修缮,确保其耐压性、防渗漏等都能达到要求。

2.沉管法

沉管法是将若干段预先制成的隧道浮运到指定海域,随后将这些隧道片段一个接一个地沉到海底,与预先建成的基槽接合,最后将各个隧道片段的断面进行“封口”并通过水泵将海水完全抽空。这种方式一般适合在比较浅的海域进行,而且非常考验管道的设计工艺水平。这些管道不但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还要耐腐蚀,防水。随着人类材料工艺的进步,沉管法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了。

国内海底隧道建造过程(海底隧道的建造)(4)

3.掘进机法

掘进机法是指用特制的大型切削设备破开岩层,然后借助运输设备将碎石运出形成隧道。掘进机法开凿出来的跨海隧道一体性强,不易出现海水渗漏的情况。

4.盾构法

至于盾构的方式,就是指经过细致的地质研究后,确定好线路规划,然后在海底直接推进隧道建设,这种办法有点像我们在山里挖隧道,但是难度要高太多了。海底的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在施工中必须万分小心,因为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葬送整个施工团队。而且开挖的隧道也要经过周密的结构加固,因为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甚至断裂现象,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修建海底隧道非常耗费人力物力,以1994年开通的英吉利海峡隧道为例,这条隧道一共耗费了8年时间,耗资达到了150亿美元,如果按照现在的价值,怎么着也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了。实际上它的总长度才153千米,相当于每修1千米就要10亿元。

国内海底隧道建造过程(海底隧道的建造)(5)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基建能力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顺利贯通,这不仅仅是一条全新海底隧道的建成,更是我国彰显基建实力的一大有力佐证。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长5.6公里,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的深埋沉管隧道。

此外,港珠澳大桥也是当今世界上埋深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智造人才网与横沥模具云专区(航天云网)共同打造智能制造行业人才专业的人才库平台。由八大身份库组成:人才库、院校库、企业库、院校库、招聘库、求职库、培训库、猎头库等,服务范围包括:人才定培、精准人才、技工外派、兼职接单、网络招聘、现场招聘、高级猎头、职业培训、企业培训、人才测评、线上课程、评职称、提升学历等众多智造方面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