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样称呼别人(古人如何自称如何称呼他人)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称呼上最容易看出中国人的谦恭、礼貌和文雅分而言之,即自称要谦恭,称呼他人要有礼貌,用词要文雅,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古人怎么样称呼别人?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古人怎么样称呼别人(古人如何自称如何称呼他人)

古人怎么样称呼别人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称呼上最容易看出中国人的谦恭、礼貌和文雅。分而言之,即自称要谦恭,称呼他人要有礼貌,用词要文雅。

(一)自称:古人称呼自己时往往用语谦逊。这一方面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另一方面也表示出对对方的尊重。古人自称的谦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称称名。如《论语》记载,孔子自称为丘,其弟子冉有自称为求;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称为亮,刘备自称为备,都是称名。

二是使用谦称。如帝王君主自称孤、寡人等,官吏自称臣、卑职、下官等,老人自称老朽、老夫、老身等,读书人自称学生、小生、晚生等,女子自称妾、贱妾等,一般人自称鄙人、小人、小可、不才、在下等。此外,对别人称呼自己的亲人也要使用谦称,如家父、家母、舍弟、贱内、犬子、小女等。

(二)称呼他人:古人在以谦逊的方式称呼自己的同时,又以恭敬的方式称呼他人。古人称人的恭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

一是称人以字。古人尊者对卑者称名,同辈人之间或卑者对尊者多称字。如《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称名,而记录《论语》的人对孔门弟子一般都称字;在《离骚》中,屈原称自己的父亲为伯庸,也是称字。《三国演义》中,刘备称呼诸葛亮为孔明先生,就是称字。

二是使用尊称。如称帝王为大王、圣上、主上、陛下等;称官长上级为大人、老爷、明公、君侯等;称贵族官宦子弟为公子、少爷、郎君等;称长辈为父、父老、丈人等;称有德行之人为君子;称平辈或一般人为子、公、君、兄、先生、夫子、足下、阁下、相公、官人等。此外,对别人的亲人也要使用尊称,如令尊、令堂、令兄、令弟、令郎、令爱、尊夫人等。

(三)称呼妇女:古代严格保持着男女有别的传统,男女在称呼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在先秦时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先秦称妇女以姓而不以氏,而且女子的姓比名更重要。这是因为当时的妇女平时不参加社会活动,她们一生中最主要的时刻就是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出嫁。为避免触犯古代同姓不婚的礼法禁忌,她们的姓是绝对不能含混不清的。

先秦时期,未出嫁的女子如果加以区别,就在姓之前加上排行,如孟姜就是指姜家的大女儿,叔姬是指姬家的三女儿等。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一是在姓之前加上本人所自出的国名,如秦赢、齐姜、晋姬等;二是在姓之前加上配偶的封国、封邑名称或氏,如秦姬、息妫等;三是在姓之前加上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郑武公妻)、文赢(晋文公夫人)、庄姜(卫庄公夫人)等。

此外,先秦称妇女还可以在其姓之后加一个“氏”字,如姜氏、赢氏等。

近现代对妇女还有以姓氏相称的,如张氏、王氏等。有时还要在其姓氏前面加上夫家的姓氏,如张王氏、李赵氏等,这是先秦称呼习俗的遗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