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

总找不到调整按钮的壹读君 丨 彤 子

近日,一女子高铁调座椅靠背,被后座老人踹回的事件引发网友讨论。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

有目击者拍摄视频记录了两人争执的画面,视频中老人表示:“我就不喜欢你靠在这里!”

网友关于座椅靠背的调整“观”,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有网友认为座椅既然被设计了调整功能,就可以随意调整。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2)

也有网友认为这种座椅就不该有“调整功能”,因为会使坐在后面的人感到难受。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3)

老人脚踹前座座椅靠背固然不对,但随意调座椅靠背就没有关系吗?

座椅靠背旅途“兵家必争之地”

旅途中关于座椅靠背的“战争”其实有很多场……

有网友表示,这种“靠背之战”主要发生在小姑娘身上,换成个壮汉后面的老人就不会“生事端”了。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4)

事实上,壮汉调低椅背时,后面的人依旧会“生事端”。

2018年“壮汉”吴先生乘坐高铁调座椅靠背时,就遭遇后方女士的阻拦并发生争执,还惊动了乘警。后方女子将他的座位推回原位,说自己晕车不舒服,被这样堵着很难受,并呵斥他。最终,吴先生选择了息事宁人(毕竟后方女子还有1个小时就下车了)。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5)

这种因调节座椅靠背而发生的冲突不仅限于高铁,还有空间更加狭小的客机机舱里。

香港《文汇报》2014年,曾报道过因调整座椅靠背引发的飞机迫降事件。这次是坐在后方的乘客使用了“膝盖捍卫器(Knee Defender)”锁住椅背餐盘的伸缩臂,使前方女乘客无法调整座椅靠背。

女乘客大为不满,找空中服务员投诉无果,最后用水泼向男子。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6)

国外为防止前方乘客调座椅靠背的“小发明”,现在属于航空禁用品 ↑↑↑

“膝盖捍卫器”不能带上飞机的时候,有的后排乘客会用自己的拳头“维权”,美国航空某航班上一名坐在最后一排(无法调整椅背)的壮汉,对前排“躺平”女子的座椅靠背发动“拳击”表示不满。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7)

前排女子拍摄了视频并向空姐投诉,结果后排男乘客获得了一杯免费饮料安抚情绪,女子则被告知在飞机上录像是违法的,需要删除视频。女子进而询问空姐姓名,又获得一封骚扰乘客的警告信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8)

当争执双方都是男性时,后果可能上升为真的“拳击赛事”。2012年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上两名中国男乘客互殴导致客机被迫返航,原因也是调整座椅靠背。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9)

关于椅背调整的问题,有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前排乘客(调整座椅靠背)享受到了一定的便利,但实际上是对后排乘客的空间造成一定的入侵,在列车这种人群密集的空间,造成摩擦、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0)

这种空间入侵程度有多严重呢?在一份研究高铁座椅靠背舒适度的论文中有一张剪影图,展示了不同坐姿下椅子后仰的效果,但这张图只画了后仰时与正常前座的空间关系,壹读君在下面补上了椅子后仰的后座效果图。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1)

由此看来,前座后仰,对后座的影响也不算小,特别是个高腿长的人乘坐正常座位就已经很局促,前面再一后仰,腿都无处安放了。

车厢、机场都是一种高密度的环境,容易使大部分旅客感到“拥挤”,而“拥挤”又是一种能产生负面情绪的人类主观感受,甚至能让部分人丧失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因此,当个人空间受到干扰和侵犯,难免引发个体的焦虑、不安情绪。现在座椅的扶手设计除了给手臂提供支撑,还起到隔离、划分个人领域边界的重要作用。

但可调节的座椅靠背又成了侵犯他人领空的利器。

那么,座椅靠背为什么还要设计成可调节的?

座椅调节,少数服从多数之选

日本是最早开展高铁座椅研究的国家之一,但日本早期的研究重心放在座椅尺度、角度与形态上,在椅子不能调整的前提下增加乘坐的舒适度。如今这些可以使我们“躺平”的座椅,是注重功能性与配件的法、德等欧洲国家研发设计出来的。

最会享受生活的欧洲学者说:“我要躺!”

于是,高铁座椅就有了满足各种功能需求的可调节靠背、头枕、扶手、脚踏等。

高铁座椅的可调节靠背在客观意义上说是必要的,因为多数人坐高铁时都喜欢“躺”。少数服从多数,是公共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

国内就高铁座椅靠背的舒适度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乘坐高铁过程中,有64%的人选择半躺放松姿势;28%的人会靠向座椅的一边;6%的人会趴在桌子上;只有2%的人会采用端正坐姿。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2)

受访样本总数183人,平均年龄是32.1 岁,男女比例 3:2.5,身高区间为160-176cm,平均乘车时长约5.7 小时

问卷调查对乘客乘车时的行为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途旅行乘客的客运活动主要包括:睡觉、吃饭、工作、听音乐、看书或杂志、与同伴聊天几种。其中工作、吃饭需要端正坐姿,睡觉等会采用半躺放松的坐姿。

在遥远的绿皮火车时代,座椅是无法实现“半躺自由”的,因为那时的火车并没有可调节的座椅靠背。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大部分列车(不同车型座椅尺寸、调节幅度不同)都拥有了实现“半躺自由”的可调节椅背。个别朋友还因为自己没有享受到“半躺自由”,在网上发出天问避 坑 无调节椅背的列车。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3)

有时候,整个车厢里只有你的座椅靠背是无法调节的

如果不考虑对后排乘客领空侵占的问题,这种可调节的座椅靠背还能与隔壁乘客错开一定的角度,避免近距离面对面的社恐噩梦。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4)

但这种“生存空间”是建立在挤压后排乘客空间的基础之上的

“舒服莫过躺着”,但在高铁上还有很多人不愿意躺着,对于有些人来说在高铁座椅上躺着也许更难受。

众人皆躺,为何有些人不肯躺?

一张不舒适的椅子躺着也是不舒适的。

即使可以调节仰卧角度,在关于高铁座椅舒适度的调查中,座椅靠背以最高票的好成绩成了最令乘客不适的座椅部件。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5)

生活中舒适的椅子十分难求,因为一张舒适的椅子必须符合“个人”的人体工程学,其中的数据包括座椅高度、座椅深度、坐椅宽度、坐面倾角、扶手高度、靠背高度、靠背弧度等诸多复杂参数。

在这些数据中,除了坐椅宽度是按照胯骨更宽的女性群体尺寸上限作为设计依据,其它均选择了中国人民身材的平均数据。

这种走平均数据的设计有个弊端,很难照顾到平均数据之外的群体。

比如一个人的小腿加足高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他会因座椅高度而双脚悬空或踮起,增加大腿与座椅接触面的压力而感到不适;而一个人的小腿加足高大于全国平均水平,那他则会因座椅过低而屈膝勾脚(高铁的空间不会给他腿前伸的空间),使腿部肌肉紧张而产生不适。

再加上目前市面上多数的高铁座椅借鉴了国外设计数据,在细节设计(如扶手高度)上不能完全符合国人的身材特点,乘坐舒适度也就更低了。

在众多数据中,座椅靠背的设计参数最复杂,因为人的脊椎骨结构本身就很复杂,个体脊椎骨长度、弧度大小、弧度位置高低等数据差异大,即使是脊椎骨长度相同,不同人的腰椎位置有高有低;即使腰椎位置也相同,不同人的腰椎弧度又有大有小。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6)

这就使靠背舒适度变得可遇不可求。

旅途中,一张与脊柱契合完美的座椅靠背能减轻约60%的脊柱压力,而一张与脊柱极不适配的座椅靠背使乘客如鲠在喉。因为高铁行驶带来的“持续振动”会导致人体固有频率发生共振,不舒适的座椅可能引起人体组织、器官发生微小移动进而产生更不舒服的主观感受。所以有些人仰卧在靠背上还不如坐直舒服。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7)

坐直状态下,人体脊椎骨能处在正常的状态。

关于高铁座椅靠背的“立”、“仰”之争,壹读君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划分区域减少矛盾,如靠走廊座位为“必立座位”,靠窗座位与中间座位为“必仰座位”。

由于目前很多座椅靠背和后座小桌板相连,在调整自己座椅靠背之前,和后座乘客打个招呼也是很有必要的基础礼仪。

高铁让座别麻烦别人了(高铁座椅靠背调低被踹回)(18)

[1]环球网. 美航班两乘客因调整座椅靠背起争执导致飞机迫降[J]. 环球网.

[2]王鸽. 高速列车座椅靠背的曲面优化设计研究[D]. 东华大学.

[3]仇志龙, 满蓉, 王玺. 高铁座椅设计.

[4]陈祥, 徐伯初, 张卫华. 高速列车座椅舒适度优化[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6):906-9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