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

2021年5月15日——16日,为期两天的“《巴蜀新课堂》——统编教材背景下的课程创新暨全国小学名师优课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绵阳外国语学校伴山大礼堂隆重举行。来自绵阳市各县市区学校的30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盛会,会议由绵外小学部刘尧琴老师担任主持。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1)

首先,名师张学伟先生带来精彩课例——《亲近〈诗经〉之采薇》。整堂课趣味盎然,自然天成,看似如闲庭信步,实则不着痕迹,水到渠成,彰显大家风范。他在古诗文中从容来去,与现实生活勾联纵横,旁征博引,让学生在朗读、吟诵、想象的过程中逐步感受《诗经》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

课后,张老师做了《古诗文教学的路径》的专题讲座。他强调:生活永远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古诗文教学一定要联系生活。指出朗读是学习古诗文最好的方法。同时,点明语文活动的重要性及有效性。不仅有先进的理论,还有大量教学实例,为老师们拨开古诗文教学的迷雾,顿觉豁然开朗。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2)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3)

15日下午,精彩继续。先由绵外小学部王倩影老师带来《题西林壁》课堂展示。王老师注重古诗的朗读和学习方法的渗透。让理解在朗读中落实,学习方法在活动中习得,哲理在想象交流中发现。循循善诱,层层推进,实现从课文到生活,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4)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5)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6)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7)

接着,著名专家虞大明老师带来课例《母鸡》展示。大明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关注学生的表达,耐心地帮助孩子把话说“好”;同时,善于创设体验活动,在关键处给予点拨,完美地诠释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智慧,展现出虞老师独到的思考。

课后,虞老师带来《思辩的课堂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专题讲座。从思辩的定义、重要性、评价标准、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详尽的阐述。倡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并指出课堂氛围、生态及过程的重要性;要保障学生充分的话语权,鼓励学生试错、求异、发散和创新。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8)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9)

5月16日上午,名师姜树华先生带来《杨氏之子》课例展示。整堂课设计巧妙、浑然一体、扣人心弦,精彩纷呈;孩子们在充分的讨论、活动、思辩及表达中,语文素养得以提升。问题及活动的设置十分巧妙,简洁却不简单,令人受益匪浅。

课后,姜老师带来专题讲座——《“言意共生”学语文——与统编版语文教材无痕契合》。他举了大量教学实例,从“言意共生”的定义、当前的现状、教学策略等方面,做了细致讲解。强调了在课堂上要积极致力于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力和表达力,实现“言意共生”。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10)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11)

16日下午,名师李祖文先生带来《印象.曹文轩》课堂实例。李老师精选曹文轩作品的三个选段,组建课堂内容。通过发现、分析、交流、整合,把四年级学生对曹文轩作品的阅读由浅显引入深刻。同时重视学生的需要,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表达,尊重学生的多元呈现。巧搭支架,巧妙点评,让教学真正发生。

在接下来的《统编教材环境下的多文本教学》讲座中,李老师指出一定要有统整观。并就统编教材中的“教学点”、“支架”和“过程”三个要素,结合统编教材的习作单元、策略单元,阐明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选编教材,要以学生为中心去搭建支架,要去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12)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13)

精彩的课例展示和扎实的专家讲座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教研盛宴。在老师们认真听课、分享建议、交流感受的同时,加深了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引发了对文语文课堂更多的思考,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让一线教师坚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不断探索新路径、方法、策略,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14)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15)

两天以来,和各位大咖们共同演绎的绵外小学生们也是个个阳光自信、从容大方、乐学善思,彰显了绵外学子的卓越风姿。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团队(绵阳外国语学校)(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