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的小众故事(她不是植物学家)

花草树木的世界总是让人心醉神迷。法国作家安妮-弗朗斯·多特维尔在打造自己的花园时走进了植物的世界,植物的芳香、色彩与味道带给她无数快乐。《植物园》中,她带大家走进植物王国,用心感受这些“有着不可思议个性的小东西”。400种植物的200个不可思议的逸闻趣事,快来了解一下吧~

[场景:一张白纸]

[莴苣与猴面包树分别从两边入场 ]

莴苣:嘿!我的大个子朋友!你是来参加选角面试的吧?

猴面包树:是的,我的才艺是变成蓄水箱,你呢?

莴苣:哦,我呀!我只要闻到一点烟味,就会发芽!

猴面包树:不错嘛!我在来的路上碰到了菠萝,它怎么样?

莴苣:它呀,它自以为是个明星。它被送到路易十四的餐盘上,可惜这位皇帝无法下咽,因为没人告诉他菠萝得剥皮吃。玉米讲的那个故事,你听说了吗?

猴面包树:嗯,听说了呢。它信誓旦旦地说,在美洲印第安纳瓦雷族的传说里,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对男女的创世主。

选角面试结束后,包括莴苣、猴面包树在内的400多种植物成功入围。现在,不妨翻开此书,尽情聆听它们那些充满惊喜、妙趣横生且富有诗意的故事吧!

关于植物的小众故事(她不是植物学家)(1)

《植物园》

这是《植物园》作者安妮-弗朗斯·多特维尔在书的最前面写的引导语。这一段别具一格的植物的自述,让我不禁想要翻开它来一窥究竟。

在我们周遭,植物们似乎总是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随着季节更替,花开花落,草木荣枯,这些生命沉静又生生不息。在以往的很多文学作品里,对植物的描写多清新淡雅,意境深远,植物似乎总需要我们静静去品,才能品出味道来。而关于植物的科普,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也似乎比不上那些活蹦乱跳、有着各种表情的小动物们生动有趣。

但是当翻开这本书,却惊喜地发现,我进入了一个如此“热闹”的植物世界。在这里,植物们也有了表情和性格,它们各个身怀绝技,尽显生命的智慧和趣味。细细品读这一个个小小的故事,生活仿佛也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关于植物的小众故事(她不是植物学家)(2)

“苦草是一种沉水植物,到了繁殖期,可开出雌花和雄花。大概是因为阳光下的爱情更美妙,苦草才通过伸展茎干将雌花送到水面之上。雄花成熟后会脱离母体,然后像气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直到和雌花相聚,共度浪漫时光。”

“荨麻是花园里最会‘蜇人’的植物。它在叶片背面和茎部都长有细小的刺毛,刺毛内所含的甲酸总是蠢蠢欲动。”

“水凤梨牢牢扎根在池塘水底,静静地过着自个儿的小日子。”

“看到核糖核酸(RNA)独自孤单,18~24个氨基酸于心不忍,前来与它作伴,它们结合形成了蛋白质。”

关于植物的小众故事(她不是植物学家)(3)

《植物园》虽是一本科普读物,但文风俏皮,让人印象深刻;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语句里,蕴含着严谨的科学知识。而所有这些小小的知识点,也并非是传统地按照章节归类的形式系统地串联,而是像天上的星星般随机散落在天际,每一颗都有自己的独特光芒。所以本书并非需要从头阅读到尾,才能感受到它想传达给我们的精神,在任何时候,你随意翻开其中一页,都会有不同的惊喜和有趣的故事在等待着你。正如本书的序言里,欧洲生态学研究院院长让-玛丽·佩特说,“虽说一本饶有兴趣的好书让人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但这本《植物园》更适合细细品读,就像母鸡觅食那样,一边叽叽喳喳地走来走去,一边这里一粒、那里一粒地啄食谷子。同样,读者也可以随心所欲地从本书中慢慢汲取关于植物的知识,最终对树木花草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说都了如指掌。”

本书的作者虽不是植物学家,也算不上科学家,但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不断探索实践。在打造自己的花园时,她不想被固有的顺序和方法限制,而是随心所欲地阅读成百上千页的资料。受杂志社之托,她开始撰写园艺专栏,讲述植物的生活。植物们总是向作者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作者先去科学世界里寻找问题的答案,再以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加以解释。作者将这些脑海中的趣闻加以整理,便形成了此书。

关于植物的小众故事(她不是植物学家)(4)

因此,在这些趣闻的背后,包含了作者对知识不断的探索,而这些探索又源自于作者亲身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的好奇心。当这些背后的情感借由这些有趣的文字形式传达出来时,相信每一位阅读此书的人都会被感染。因为在这本书里,知识仅仅只是载体,由这些知识激发出的人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和更进一步去探索和学习的热情,才是知识传递的真谛。

不妨试试翻开此书,不关心其他,只关心那些神奇的大大小小的植物,也许会有意外的快乐和收获哦~

本文部分内容选摘自《植物园》,由北京联合出版社·低音授权使用。

花木世界里的诗意漫步,植物迷宫中的惊喜之旅,又有谁不向往呢?在自然之友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末尾留言,分享你发现的植物的那些微妙神秘的智慧,就有机会获得我们赠送的这本用好奇心和行动力编织的幽默风趣又包罗万象的《植物园》哦~

期待更多小伙伴加入到荐书与撰稿的队伍中,和我们一起发现自然好书,若原创书评首发于自然之友微信公众号上,我们将会为你提供一定的稿酬。

投稿邮箱:media@fonchina.or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