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呼学子的昵称大全(趣味语文知识九)

1、孤、寡人:古代王侯的自称(谦称)

2、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或称“爱卿”。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3、朕:中国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

4、臣:古人表谦卑的自称。

5、仆:古人表谦卑的自称。“仆”本为殷周时对一种奴隶或差使的称呼,后常用作表自谦之词。

6、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鄙陋”之人,后常用以表示自己地位不高,见识浅。

古代称呼学子的昵称大全(趣味语文知识九)(1)

7、陛下:“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

8、殿下:“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古代天子宫中可称“宫”或“殿”,丞相府中只能称“殿”,不能称“宫”。汉代在称天子为“陛下”的同时,称诸侯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敬称。

9、麾下:“麾”是军旗与车盖,被用来泛指军队。“麾下”的原意是将旗之下或部下。之后被用作对将帅的一种尊称。

10、阁下:盛行于唐代,当时是对高级官员的一种尊称。因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天禄门、东阁、龙图阁等等,故以“阁下”相称。“阁下”后来被广泛用作对有一定地位者的尊称,今多用于书信中,用以称呼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有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

古代称呼学子的昵称大全(趣味语文知识九)(2)

11、膝下:指人幼年时常依附于父母膝旁,表明父母对幼孩的亲昵。后用于子女尊称父母之词,表亲切之感。

12、先生:古代尊称,多指师长、老人或有德行的人。

13、夫子:古代对老师的一种尊称,尤其是流行于旧时私塾。

14、博士:专指经学传授的学官。

15、师父、师傅:对老师的尊称。“师傅”原为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16、足下:古代尊称。本多为对君子的尊称,后渐演化为对同辈的尊称。

古代称呼学子的昵称大全(趣味语文知识九)(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