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请不要随意设置分组可见(千万要设置分组可见)

朋友圈请不要随意设置分组可见(千万要设置分组可见)(1)

昨天中午在吃饭的时候,公司的实习生小凯一脸不快,突然之间问了我一句话:大纯,你知道被喜欢的人朋友圈设置成分组不可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么?”

我笑着开他玩笑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对你设置特别关注,你却对我设置分组不可见。

和小凯聊了下来才知道,原来他在追大学里的一个学妹,追了大半年,对方一直没动静,但是小凯一直也没放弃。平时看学妹的朋友圈半年总是那么寥寥无几的几条,以为学妹单纯就是不喜欢发朋友圈的人。

突然有一次朋友圈看到学妹给一个共同的朋友文文点了赞,于是小凯发了一张学妹的朋友圈截图给文文说,原来你也认识她啊……

谁知文文接下来发了一张学妹的朋友圈给小凯,截图上有着学妹每天的生活动态,自拍,歌曲,鸡汤文。

小凯望着自己能看到的两条朋友圈,瞬间明白自己被分组不可见了。心情五味陈杂。

我安慰小凯:”可能你在她眼里没那么重要。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放手,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互联网时代,我们越来越依赖朋友圈去了解一个人,去揣摩一个人的爱好,去了解一个人的近况,去诡探一个人的品位和认知,朋友圈已然成为我们主要的社交阵地。

我们加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却没有几个。于是朋友圈分组可见也渐渐成为我们社交的一部分,我认为”分组可见“无可厚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给我们的社交提供了便利。

我自己也是分组可见的使用者。

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平时在朋友圈我会分享一些我写的真情流露的文章,通常我都会把同班同学屏蔽,我一直认为,把太细腻的文字呈现给每天抬头不见低头不见的人,像被人看穿了内心一样,很尴尬。

如今朋友圈社交关系越来越复杂,朋友圈里的人有客户,有同学,有同事,有领导,不在像之前那么纯粹,很多真正想表达的话不能公开发,于是分组可见提供了一种便利。

朋友圈请不要随意设置分组可见(千万要设置分组可见)(2)

在“分组可见”里,我们会寻得一种舒适感,我们不同时间结交着不同类型的朋友,不同的人际网,也需要我们不同的形象。我甚至觉得,能够从善如流地处理好它们,算是一种现代人必备智慧吧。

对于分组可见,我问了身边的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朋友圈分组可见的?他们给了我这样的答案。

总有人做微商的朋友让我帮他宣传,我既不想得罪朋友,又不想误导其他的朋友,所以只能对他可见了;

大概是因为长大的无奈吧,对父母秉承报喜不报忧,自己幸福开心的动态对父母可见,公司的事情,也仅有同事分组可见。

发积极向上的,总有人留言这世界没有你想的这么美好,发点比较丧的,总有人留言太负能量了,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用上了“分组可见”

想起朋友圈,当年是靠着朋友社交起家的,而现在成为别人诡探你生活的窗口,从刚开始的真心话发泄地到现在关系负责的“人情网”,我们不得不戴上合宜的面具。

昨天和小高聊到一个话题:“和现任秀恩爱要不要对前任分组不可见?”。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前任对你还有感情,那还是不要见了,不打扰是我最后的温柔。如果两个人已经完全放下了,让你知道我现在过得很幸福也算一种释怀吧。

我想起了我一个大学同学小然,大学的时候找了同班里的一位女同学,两个人在一起5年,大学四年是彼此最纯真的岁月,都献给了彼此。

毕业之后,爱情还是没能挺过现实的折腾,两个人分道扬镳。是女方先提的。在小然分手的第二年,有一次和小然吃饭,聊到感情,小然说五年的感情不是说分手就能忘的。”接着小然反问了我一句:“既然两个人都彼此单身,为什么不能继续?”

我脑子里猛得一惊,突然想起了就在前不久,他的前女友貌似发了一条恋情公布的朋友圈,内容是:”往后余生,平淡是你,风雪是你。“配了一张和现任的合照。

很显然,这条朋友圈小然被分组不可见了。

但是我并没有告诉他事实,我觉得既然前女友不让前任选择看到,总归有自己的理由吧。与其让小然看到痛苦,不如做到不打扰是她最后的温柔。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千万不要把朋友圈的东西拿出来说,因为你不知道谁屏蔽了谁,谁又被谁屏蔽了。当你从一个身份过渡到另一个身份你就有了不同的圈子,身份的变化有时也迫使你不得不重新划分自己的朋友圈。”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为什么要分组可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

你想晒一晒自家孩子天真可爱的一面的时候,在发送之前选择了屏蔽不熟的人,因为考虑孩子的照片最好不要在生人面前曝光;

你打下一行字准备吐槽游戏里的猪队友的时候,但在发送前却把所有相关的人都屏蔽;

你跟男朋友吵架,想发伤心欲绝的控诉,想了想怕被熟人觉得矫情,干脆设置为只有他可见;

你在偌大的城市打拼得迷茫无助,想在朋友圈寻找一些共鸣的时候,你会习惯性的选择屏蔽父母亲戚。只为我一时的软肋不想让父母担心。

说白了我们的朋友圈,基于社交欲望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无时不刻我们希望自己有一个完美的形象,心理学家戈夫曼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表演就按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

朋友圈请不要随意设置分组可见(千万要设置分组可见)(3)

正如陈大力说的:“人人都有完美癖,人人都有表演欲。”

我一直认为“分组可见”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它能巧妙的帮我们在复杂的关系网当中处理的更智慧,但是不能过度使用,以免弄巧成拙,引来麻烦。

曾经一课的读者给我分享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神级别的妹子,经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岁月静好的动态,时而发一张人畜无害的自拍照,这样的朋友圈深得一些文艺小男生的喜欢,撩了不少男青年,而对一些喜欢浪的富二代男生,朋友圈都是发着白富美的生活动态,读书,健身,听音乐剧。

后来才发现原来他对他的追求者,不同的男生有着不一样的分组,投其所好,发着不一样的朋友圈。

这样的女生在我看来太活在朋友圈了,她永远都不觉得真实的生活比精分的朋友圈更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更看重自己的生活,少做朋友圈里的戏精,你引以为豪的成就在别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你撕心裂肺的伤心别人也并不能代替你承受。

不管好坏,不管给多少人看,不管发多少朋友圈,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人生,对别人来说,最多不过是一段小插曲。

你的的日子最终还是要你自己过得,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千百滋味,只有自己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