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唐僧历史原型(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令人佩服及尊敬的一生)

明朝吴承恩创作的小说故事《西游记》里的唐僧,他一心向佛,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历尽艰辛,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而在历史上,也确实有一个法名玄奘的唐僧,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冒着生命的危险,凭著满腔赤诚和毅力,孤身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才到达印度取得佛经。

西游记的唐僧历史原型(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令人佩服及尊敬的一生)(1)

自幼聪颖,十三岁破格为度僧

唐僧,世称唐三藏,俗姓陈名玮,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人,他共有兄弟四人,二兄从小出家,法名长捷。玄奘排行第四,自幼赋性聪颖,仪表非凡。八岁时即从父受业,勤学不懈。当听父讲书至孔融避席故事,忽然站立起来。父问其故,他答以孔融见长辈避席,今父为儿解经,儿岂敢安座?父甚嘉许。且其幼时别具素质,不与顽童为伍,不听邪言媚语,常随二兄学习佛教经典。

隋唐时代,佛教盛行,政府规定度僧出家的考试制度,需经考试合格才能录取为僧,名叫“度僧”。隋炀帝大业十年,政府布告度僧十人,当时玄奘只有十三岁,不符合规定年龄的玄奘徘徊不肯离开。主考官见他年少而温文尔雅,迥异常人。问他为何出家?答以“志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令考官惊赞不已。故特准破格入选。出家后法名为玄奘,又称为玄奘法师。

九死一生为取经

玄奘求学过程中,深感中国佛经翻译有误,故于贞观元年(627)上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心意已决的玄奘,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虽途中一度有人向导,但终究靠孑身冒险,孤影赶路,在行经八百里的戈壁沙漠地带,几乎是险象环生。

西域记里有段话;“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烟绝迹。时而飞砂卷石,时而暴雨湿蒸,无饮无食,昏去醒来。时而枯骨折剑,战场遗迹。时而凶恶恐怖,鬼魅形象。”此中足见在沙漠中的旅行,实乃九死一生的经历。

过了这片沙漠,才到高昌国。国王是虔诚的佛教徒,见玄奘到,敬礼备至,认作异姓兄弟。并以“如不肯留下决将之送回中国”打算强留高昌。玄奘绝食抗议,终于使对方感动。国王还派二三十人护送,并亲自修书知照各国当道,通容优待。经过七日七夜的行程,终于踱过冰山雪岭,进入印度境内。

西游记的唐僧历史原型(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令人佩服及尊敬的一生)(2)

玄奘在北印游历了十多个国家,于贞观五年(631年)来到中印度。在恒河过渡时,遇到一批强盗打劫,强盗见其仪表非凡,要杀他祭神以为敬天徼福。危急之际,狂飙突起,雷电交加,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吓得强盗面无人色,以为触犯天怒,不敢下手。询问原故,始知是大唐三藏来西天取经,于是跪地哀求忏悔,改邪归正。

菩萨点化 高僧传授

他在中印度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沿途向名僧学习佛教经典。对玄奘影响最大的是烂陀寺,烂陀寺是中印度一座著名佛刹,也是全印度最高佛教学府,住众一万三千人,其中知名高僧学者甚多。他在此拜年过百岁的老住持戒贤为师。

住持戒贤论师,是全印度佛教领袖,尤其是唯识学的泰斗,深受国王尊重。唯因奇疾所苦,有一夕,忽梦见三位圣者,一是黄金色的文殊菩萨,一是银白色的观音菩萨,一是水晶色的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告诉他:“你前生曾在此土做国王,因伤杀太多生灵,今生招致此痛疾之报,虽是痛苦不堪,但不必寻死。三年后中国将有一僧来印求法,您可尽量将唯识学传授给他,使大法流传中土。其业愆便可消除,痛疾也即消灭”。果然,玄奘求法来到烂陀寺,证明梦中事是真实。他非常高兴,就将生平所学都传授给他,又让他出外参访明师数年。

玄奘法师在印度各地游学,前后参访十七年之久后,决定回国弘通所得。

西游记的唐僧历史原型(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令人佩服及尊敬的一生)(3)

不慕荣华,一心弘法译经

玄奘回国的消息传开以后,戒日王千方百计地挽留他,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王表示,只要他留在印度,要为他造一百座寺院,这些优厚待遇没有动摇他回国的决心。他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五日,经过长途的奔波,终于回到长安。史载以“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叙述当时的盛况。

玄奘西行的非凡经历,引起唐太宗的重视。二月,唐太宗接见并二度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均婉言辞谢。后奉唐太宗之命,由他口述,由其弟子辩机执笔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他亲自经历及所闻138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物产气候、政治文化等情况,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后被译成英、法、日等外国文字,受到国际学者的重视。

西游记的唐僧历史原型(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令人佩服及尊敬的一生)(4)

自贞观十九(公元645年)年开始,玄奘主持译经,至公元663年的十九年中,玄奘一生共译佛教经论75部1335卷,无论是翻译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的,玄奘既精通梵文,又精通汉语,所译经典既不失原旨,又通顺流畅,便于中国人阅读。同时他又把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传播于印度

译经完成的第二年即公元664年二月,玄奘就圆寂于铜川玉华寺,遗体奉旨运回长安安葬。安葬之日,京城附近五百里内,百万人送葬,夜里庐宿墓旁的达三万余人。唐太宗写了一篇《大唐三藏圣教序》,赞扬玄奘西游。

西游记的唐僧历史原型(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令人佩服及尊敬的一生)(5)

玄奘取经心志坚定,不畏艰难,实乃体现修炼人放下生死的一生;是与名利情决裂的一生。他始终不悔,考验,终能有所成,其精神值得我辈学习与敬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