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

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1)

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2)

“阳羡溪头,异哉泥石,富贵之土,五彩星驰。”如同画家的红黄蓝三原色,上帝给你的,就这几块土,最终呈现的是什么,就看你的造化了。

不消说那神采各异的泥色,仿真的肌理效果,单单是同一种原矿泥料做出来的壶,所表现出来的质感也是不一样的,有的颗粒感强一些,有的光滑细润一些,这中间的差异是什么造成的?

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3)

紫砂虽是质朴之器,却由精工制成,手上细末功夫缺一不可,明针便是举重若轻的一道,直接影响了壶的品质。

明针功夫,是指用光滑的器具(主要是塑料板、牛角片)在成型生坯表面进行刮压处理的工艺,不仅能将砂壶表面刮压平整,还能将较细的颗粒溢上表面。

较细的颗粒热传导性能好,容易“吃温”,因此同样的窑温下,明针功夫到位的壶烧结度高。

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4)

陈腐如同陈酿,理论上时间越长对泥料越有利。

同样的原矿泥料,在相同的烧成气氛及温度下,陈腐期长的泥,制坯时可塑性高,成型干燥时开裂较少,烧成后更温润有水色,易于泡养。

陈腐期短的泥,制坯时可塑性低,烧成后色泽相对干枯,即便长期泡养也不易出包浆。

但陈腐年份太长的话,在制壶前就得重新回炼,以除去一些杂质。

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5)

通俗来说,目数指的是筛泥料的筛网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也是指紫砂泥料的颗粒度。

目数越大,泥料越细,可塑性提高,烧制时容易变形,烧成后壶表的金属光泽感强。反之,颗粒感就强,可塑性降低,在烧制过程中不易变形。

一般手工成型的壶泥料目数不会太高,除了极少数制壶高手掌握100目以上的高目数泥性外,多数工艺师制成的壶目数在40—80之间。

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6)

陶之所成,土抟之,水和之,木规之,金琢之,及器之将成就,在入火之一举也!

《阳羡茗壶系》所述:“过火则老,老不美观;欠货则稀,(禾犀)砂土气”火成紫砂之型,定紫砂之观,不可不慎。

烧制的关键,在于烧制温度的把握,针对泥料各自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窑温。

温度太低的话,易造成松散感,也不能有因为烧过了产生的气泡玻璃化。窑温适当,则表面玻相度高,显得更有光泽。

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7)

泥料之道,舒开一卷,虽碧山暮云在前,更得横侧峻奇之景。

玩壶诸家,且莫望而却步,格物致知,慢慢摸索,感悟和惊喜的过程,或许就是紫砂带给我们的乐趣所在。

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8)

冰水万物类象(泥出同源何以有别)(9)


© 版权声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不作商业用途,仅作文化交流,特此声明!


❤每天都有超值名家紫砂作品等你围观,请关注公众号:zishachin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