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精选10条,朱子家训2一粥一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一再告诫家中子弟,要衣食有度,常怀感恩之心。

朱子家训精选10条,朱子家训2一粥一饭(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生在世,吃穿二字,虽然有些俗气,却一语道破世俗间人生关键所在。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能够吃饱穿暖便是最大的民生所向。其他更高级的追求都是建立在衣食所安之上。故此,正如春秋时管仲直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就是说粮仓都堆满了粮食,人们能够吃饱穿暖,不会挨饿受冻,然后才会去学习礼仪,产生气节和荣辱观。因为只有在解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后,才能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连孔圣人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可见,吃穿是第一位的事情,连圣人都得承认。

然而,问题在于世人对吃的态度。关于吃,至少有四个层面的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吃什么;二是怎么吃;三是对待食物的态度;四是围绕吃产生的道德问题。

第一,人究竟该吃什么?吃荤还是吃素。现代人提倡吃素食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吃素,是为了赶时髦,有人是会为健康而吃素。不管怎么说,吃素食的好处有很多。根据营养学家研究啊,素食者,比非素食者要长命,而墨西哥中部的印第安人就是原始的素食主义民族平均寿命的极高,佛教中的高僧啊,也因素食而享高寿。素食者较肉食者的体重要轻,为什么呢?脂肪比较少。所以说女孩子要苗条啊,就更要多吃素食了。素食还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如果胆固醇太多,会造成血管堵塞。现代人的三高问题,其实越来越多和肉食有关。此外,素食不仅可以减少结肠癌的几率,还可以减少寄生虫的感染。条虫、猪肉绦虫等寄生虫都是受感染的肉类而寄生在人体而来。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我们应该以素食为主。

第二,人应该怎么吃?中国的烹饪方法非常丰富,烧、爆、煮、焖,蒸、炖,熬,非常多。要论吃 ,简直可以狂甩欧美十八条街。说起中国的饮食观,孔夫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指食物的做法要求精致、干净、卫生,这应该算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了。我们以前经常在这个厨房写五味清香啊,调和五味,其实内涵阴阳、五行生克之理。吃饭不仅要愉悦神经,还要营养身体,祛除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疗。

第三,关于饮食的观念,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早在三千前就中国古人就已经具备了当代所提倡的环保观念。随后形成了天人合一的饮食观。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要饮食有节, 切记奢靡浪费。这便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要表达的一个重点。也就是说要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赐赐我食物,感恩农民生产食物,感恩工人加工食物。而感恩的结果,就是要珍惜食物。

朱子家训精选10条,朱子家训2一粥一饭(2)

粒粒皆辛苦

第四,关于饮食的道德问题。孔夫子《里仁篇》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议也。”意思是一个上进的青年,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问上,对吃饭挑肥拣瘦的,应该鄙视,不应该和他谈论军国大事。在《雍也篇》,孔夫子在众弟子面前夸奖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你们瞧瞧这个颜回啊,他吃饭从来不讲究,吃一盘子剩饭,喝一瓢子水,虽然在街头陋巷,还能自得其乐,真是贤士一枚呀。而在《述而篇》,关于吃饭的论述,最能代表孔夫子的思想,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说一个有伟大追求的人,吃着简朴粗陋的饭食,能有一瓢水喝,睡觉的时候枕着自己的胳膊睡,就已经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关于穿这件事,跟吃比起来,同等的重要,中国人重视穿衣戴帽这些问题,其实我们完全能够理解,谁又不希望在他人面前保持体面呢。

朱子所说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到底其实是让我们珍惜世间万物,哪怕是半丝半缕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吃穿用度,无论优劣,我们都应该珍惜对待。毕竟这些器物凝聚了太多的物力、人工,实属来之不易。以我们必须穿着的衣服为例,其实只要了解一下古人纺织剪裁之苦,就足以引起我们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为什么孟母不断别的,非要断机杼呢?道理很简单。孟妈妈是靠织布来供养来挣钱供养儿子的,织布机都砸了,所织的布也废了,口粮也断了,这一切都是你小子不好好读书惹的祸。由此,我们知道伟大的孟妈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是舍得下本钱啊。

朱子家训精选10条,朱子家训2一粥一饭(3)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我们要知道,从养蚕到缫丝直到纺织,是需要付出繁重劳动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一草一木也都要经过无尽的阳光雨露的滋养才能长成,我们人类能有幸成为万物之灵长,能取万物为己用,又岂可不加珍惜而肆意践踏呢,这便是物力维艰的道理。

当下,我们经常听经济学家的一些言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最大的程度的消费就是最大程度的刺激生产。就是为国家经济做贡献。”但是消费不等于浪费,我们不注意可持续发展,早晚有一天会能源枯竭。我们这个民族有着几千年俭以养德的传统,更有着几千年悲天悯人的情怀。如今,虽然进入现代社会,各种商品有极大的丰富,但是大手大脚的毛病仍然不能助长,感恩之心更无可丧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