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女人的传统婚礼(荣昌夏布传承娶来美国媳妇)

布依族女人的传统婚礼(荣昌夏布传承娶来美国媳妇)(1)

师傅颜先英(右二)手把手教洋徒弟织夏布。

布依族女人的传统婚礼(荣昌夏布传承娶来美国媳妇)(2)

9月22日,荣昌“洋媳妇”王雅丽拜非遗传承人颜先英为师,学习夏布非遗织造技艺。

布依族女人的传统婚礼(荣昌夏布传承娶来美国媳妇)(3)

颜先英和父亲在院坝里晾布。

布依族女人的传统婚礼(荣昌夏布传承娶来美国媳妇)(4)

梭子带着纬线编进经线中,夏布就慢慢“生长”出来。

布依族女人的传统婚礼(荣昌夏布传承娶来美国媳妇)(5)

梳线。

布依族女人的传统婚礼(荣昌夏布传承娶来美国媳妇)(6)

苎麻加工出来的天然麻线,是织造夏布的原材料

9月22日,十多名学员来到重庆荣昌的夏布小镇,举行拜师仪式,学习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制作。

一位金发碧眼的学员分外引人注目,她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是一名大学老师,叫王雅丽。

朋友聚会中认识了当理发师的丈夫

王雅丽英文名字叫Sarah Bikanna,是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的一位外教,也是荣昌的“洋媳妇”。她从美国佛罗里达州来到重庆任教,在一次朋友聚会中认识了当理发师的丈夫。一次她去丈夫观音桥步行街的工作室,发现工作室里的窗帘自然纯净,充满了艺术气息,她问丈夫这幅窗帘是什么纺织品,太美了,从来没有见过。

丈夫告诉她,这是他老家荣昌的夏布,从此以后,王雅丽就对夏布念念不忘。

今年年初,王雅丽跟随丈夫回到老家荣昌安家。这为她学习夏布非遗技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前不久,她得知荣昌区文旅委和壹秋堂夏布工坊举办的“非遗创造社”在招收学员,她立即报了名。

王雅丽说,夏布的经纬那么神秘、那么美,当阳光穿透夏布,就能看见这些充满生命的经纬在舞蹈。

辛苦,赚不到钱,年轻人不愿意干

王雅丽拜的师傅颜先英是荣昌夏布小镇壹秋堂夏布工坊的织造工艺技师。

颜先英一家世代都以夏布织造为业,她的祖父颜坤吉是荣昌夏布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颜先英是家族第29代传承人。从辉煌到衰落,再到迎来新生,夏布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上个世纪末,夏布织造技艺一度濒临失传。“织造夏布工序复杂、辛苦,也赚不到钱,年轻人不愿意干。”颜先英说。

拜师之后,颜先英带着她们走进了非遗夏布织造技艺的神奇大门:打麻、刮青、绩纱、牵线、穿扣、上浆、织布、漂洗、晾晒、整形、印染……夏布制作全程不用化学原料,依靠人工与自然的力量,其独特的色彩与质感是对大自然最原始的表达。

颜先英手把手地传授,金发碧眼的王雅丽坐在古朴的木制织布机前,双脚略显生硬,一下一下地踩着踏板,手中握着梭子,在师傅指导下把纬线编进经线中,一寸寸的夏布就慢慢“生长”出来。

“幺妹要勤快,勤快要绩麻,三天麻篮满,四天崩了架……编好才能把浆刷,染好麻布做衣衫,幺妹穿起像天仙……”师傅颜先英唱起祖父颜坤吉从小教她的夏布歌谣,将这首融入了夏布制作十几道工序的歌谣,传授给学员们。

“我是夏布非遗传承人,希望能多带徒弟,每个徒弟都手把手地用心去教,尽量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技艺,爱上夏布,让夏布非遗技艺发扬光大,成为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文化传播使者,吸引世界的目光。同时,帮助乡亲们增收,共同富裕。”颜先英说。

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影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