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以砚比德(山东鲁砚不负卿)

古人常以砚比德(山东鲁砚不负卿)(1)

说起“文房四宝”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就是“笔墨纸砚”,可见“砚”对于文人墨客的重要性。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砚台已经不单单是毛笔书法的必需品,更被视为珍玩藏品。砚台的材料很多,比如红丝石、歙石、砣矶石等。

山东是齐鲁之邦,历史文化深厚,在这片沃土之上生产红丝石、淄石、尼山石、徐公石等,这些材经过琢砚工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鲁砚”。鲁砚在西晋的时候就被《博物志》赞为“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唐代书法名家柳公权、颜真卿也颇爱鲁砚,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也对鲁砚赞赏有加。

临朐红丝砚

古人常以砚比德(山东鲁砚不负卿)(2)

临朐红丝砚又称为青州红丝砚,这砚是产于“中国观赏石之乡”的山东临朐。在唐宋时期,临朐红丝砚甚是有名,备受文人墨客的推崇。红丝石纹理如丝、红黄相间、色泽艳丽,是上等的制砚石材。红丝砚“资质润美发墨,久为水所浸渍,即有膏液出焉”,文采鲜丽,受到柳公权的赞赏。如今,资源红丝石资源稀少,所以红丝砚并不是很多。

金星砚

古人常以砚比德(山东鲁砚不负卿)(3)

被誉为“鲁砚之光”的金星砚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是以费县出产的金星石为石材,经过磨制雕刻而成的。金星石中含有硫化铁结晶而金光闪闪,点状的结晶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长条状的结晶像是空中腾飞的龙。自古以来金星石是制砚良材,它制成的砚着手生润、滴水不干、寒不结冰、磨墨无声、发墨如油、涩而不损笔。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金星砚视为文记瑰宝。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赞美“石墨如漆,温润如玉,金星遍布,有大如豆者,细微发墨,叩之有声,制砚上品也”。

尼山砚

古人常以砚比德(山东鲁砚不负卿)(4)

尼山砚属于中国名砚之一,它盛产自山东曲阜,曲阜尼山砚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之所以叫做尼山砚,是因为石材选取于圣人孔子诞生之地尼山。尼山砚石产自石灰岩夹层中,开采难度大,在古时被视为贡品,是罕见之物,石质坚细温润、不渗水、不渍黑,发墨有光。在《曲阜县志》中记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

徐公砚

古人常以砚比德(山东鲁砚不负卿)(5)

徐公砚是鲁砚中重要的品种,产自与山东沂南地区,其石材是处于玄武层,储量丰富,质地坚硬,密度高,实属砚石材中的上品之选。相传徐公石是由唐代赴京赶考的徐晦偶然间拾得的,在京考试时,正值天寒拾得砚墨结冰,而徐晦的墨却没有结冰,使他在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后来徐晦定居于此地,后被人称为“徐公”,徐公砚由此得名。徐公砚质嫩理细,发墨如油,墨色多样,堪称上品。山东名砚。

温石砚

古人常以砚比德(山东鲁砚不负卿)(6)

温石是产于即墨县马山洪阳河底温泉下。由于它在寒冷的冬日磨墨不冰,遂取名为温石砚。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温石砚颜色呈深紫,纹彩繁多,如青花、朱斑、翠斑等。温石从石质、色泽、纹彩来看,很像是端石。温石是晶莹温润,发墨而不滞笔,是砚材上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