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坚守为山里娃圆梦(坚守30余载为大山育新苗)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金秋时节,永州市金洞管理区(金洞林场)苗圃里,为今年冬种准备的杉树苗木生机勃勃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42年坚守为山里娃圆梦?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42年坚守为山里娃圆梦(坚守30余载为大山育新苗)

42年坚守为山里娃圆梦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金秋时节,永州市金洞管理区(金洞林场)苗圃里,为今年冬种准备的杉树苗木生机勃勃。

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当地培育的金林1号、金林2号杉树品种,从1984年开始选育,2015年通过湖南省林业局专家品种鉴定。2017年,“一种在伐期按性状指标选择杉木优良无性系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2018年,研究成果《79172等11个杉木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研究》荣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30余年间,多位专家教授、科研人员参与这一课题研究。其中,该课题第二完成人、金洞管理区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刘金林,是唯一全程参与者。

“林二代”挑大梁,30余载不言悔

刘金林,1962年12月出生,1984年起参与本课题研究,负责组织施工,参与了历次数据调查……

刘金林是一名“林二代”,他的父亲刘德武是金洞林场第一代林业工人。

1979年,刘金林进入林场工作,从伐木工做起,成长为林业技术员、林业高级工程师。

多年来,金洞林场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以杉木为主的木材。但当地种植的传统杉树品种树型分叉多、易弯曲、生长周期长、产量低。

1984年,金洞林场决定联手原中南林学院,选育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质杉树品种,并选派刘金林参与该课题。

得知消息,年轻的刘金林心里很矛盾,因为他想走出大山。

时任林场场长唐基乡找他谈心,希望他能挑重担。

刘金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接过任务。他跟随课题组张全仁教授,到广东、广西、湖北、浙江、江西及本省其他林区,挑选506个杉树品种的21085株苗木,在9处34块试验地进行优良无性系育种试验,试种总面积达192亩,分布区域12平方公里。

平常繁琐的工作,为选育提供依据

刘金林说,这些年他只做了些简单的工作,不值一提。

记者看到,他手写的资料摞起来至少有一个成人高。

30余年间,刘金林不但要在固定的时间定期观察各杉树品种的适应、生长等情况,每次逐一记录33项数据;还要在雨雪天气等特殊环境下,上山观察、记录,经常通宵达旦整理数据资料等。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隆冬,大雪封山。刘金林带着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往山顶爬。

突然,刘金林掉进被大雪掩盖的深坑,他几次试图爬出来,都没成功。

呼救,山上没有人。

幸好这时,刘金林发现身后上方有一根藤蔓,他跳着抓住藤蔓,拼尽全力爬出坑。

想到还没完成工作,刘金林继续向山上爬。完成任务,已经夜幕四合,他跌跌撞撞摸黑回到家,连夜整理数据资料。

顶着烈日,在试验地观察一整天,冷馒头就着山泉水作中餐;下雨天扭伤脚,仍一瘸一拐完成工作任务;感冒发烧,带病跟踪研究……这对刘金林来说是“家常便饭”。

刘金林的妻子柏林回忆,1991年,她生儿子时,刘金林在山上观察杉树的长势;老父亲过七十大寿,亲朋好友赶来庆贺,刘金林在山上赶不回来……

课题组对506个杉树品种进行漫长跟踪、比较,挑选其中11个品种作进一步试验,选育出金林1号、金林2号两个杉树品种。

2002年起主持该课题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建亮说:“刘金林提供的资料翔实、准确,是课题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保证。”

据介绍,金林1号、金林2号在金洞林场等地推广种植12333亩,与金洞林场的传统杉树品种比,金林1号、金林2号成材时间提前5年,亩均木材产量增加5立方米,优质木材率提升30%以上。目前,这两个品种已采伐4238.5亩,共增加利润6548.8万元。

2017年,刘金林荣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