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

衣带诏事件前后,刘备背叛了曹操,带着曹操的军队以讨伐袁术之名前往徐州,结果袁术呕血而死,紧接着刘备就偷袭了徐州,斩杀了曹操设置的徐州刺史车胄,夺取了徐州,徐州下辖的郡县应声而降。

当时曹操正在官渡前线与袁绍对峙,刘备以为曹操不会亲征,结果曹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亲征刘备,刘备大败,弃城而逃,守卫下邳城的关羽则被曹操俘虏,不要被在三国演义洗脑了,没有所谓的关羽投降约法三条,那个是虚构的,关羽是被曹操俘虏的,然后关羽不想死,所以就投靠了曹操。

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1)

曹操与袁绍

关羽如果不愿意投靠曹操,可能会像高顺、陈宫那样被杀,或者像于禁那样被囚禁起来,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不愿意投降自己的人,哪怕这个人再有能力,曹操对待不愿意投降自己的人,就是杀,比如高顺、陈宫、沮授等人,如果关羽不愿意投降,即使关羽能力再强,曹操留着也没有用。

所以可以断定,关羽被曹操俘虏之后,投靠了曹操,关羽与张辽、张郃等人投靠曹操不一样,张辽、张郃投靠曹操那是主动的,关羽投靠曹操那是被俘虏后被动投靠的。

关羽投靠曹操之后,曹操对关羽非常重视,当即封关羽为偏将军,关羽之前官职只不过是中郎将,同样是曹操请封的,不要小看关羽的官职,张辽投靠曹操的时候,只不过被封了个中郎将,关羽直接就是偏将军,比起中郎将是高了一级。

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2)

关羽投靠曹操

同时,曹操对关羽的礼遇非常丰厚,这在《三国志》都有明确的记载:

《三国志 关羽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刘备)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但是并没有像三国演义中说的那样,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又是送钱,又是送美女,还送赤兔马给关羽,正史上吕布被杀后,赤兔马就不知所踪,多半是被曹操收缴为战利品,赤兔马是没有给关羽的。

关羽被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程昱评价为万人敌、熊虎之将,整个三国正史上有此评价的,只有关羽和张飞,所谓的万人敌是指兵法和军事能力,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万人敌的人是西楚霸王项羽。

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3)

关羽和张飞是三国唯二的万人敌

所以关羽和张飞能被称为万人敌绝对是莫大的荣耀,而且三国之后的朝代,用来形容武将勇猛,就说他跟关羽和张飞一样,关羽和张飞的名字已经成为武将勇猛的代名词,这跟潘安成为帅哥的代名词是同样的道理。

曹操这个人是爱才的,关羽这样的猛将,他是很喜欢的,至少曹操手下没有人能比得上关羽,所以曹操才会对关羽“礼之甚厚”,关羽虽然投靠了曹操,但是,曹操对关羽会不会在自己这里长期待下去还是有疑问的,于是曹操派张辽去打探关羽的口风。

结果关羽这么跟张辽说道:

《三国志 关羽传》: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这话的意思是说:我知道曹公(曹操)对我很好,但是我受到刘将军(刘备)的厚恩,发誓要同生共死,不能背叛,我终将不会留下来,但是我会立下功劳报效曹公之后再离开。

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4)

关羽

关羽说这话的时候,还在曹操手下,可以这番话放在一般人身上,杀了关羽也不为过,从曹操的角度来讲,这摆明了是关羽不想在自己手下做事,还想着旧主,那把关羽留下来有什么用呢?

东晋史学家孙盛写的《杂记》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这是曹操杀吕伯奢的事件,曹操听到了食物碰撞器具的声音,以为要杀自己,于是曹操先下手为强,之后还说了一句话:宁可我对不起其他人,不能其他人对不起我!况且曹操从来也不是一个仁慈的人,而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曹操一生杀了多少名士,边让、许攸、沮授、孔融、杨修、崔琰,他还怕多杀一个关羽吗?

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5)

曹操

但奇怪的是,曹操听到关羽说的这话后,居然什么也没有说,对于一个自己留不住的人才,曹操居然没有想着宁愿把关羽杀了,也不能让关羽回到刘备身边去,而是继续听之任之,这是非常奇怪的。

没多久,官渡之战爆发,在白马之战中,关羽与张辽同为曹操前锋,攻打颜良,关羽一马当先,看到了颜良的中军麾盖,单枪匹马直冲过去,斩杀了袁军先锋主将颜良,并将首级献给了曹操,于是白马之围解除,关羽立下头功。

关羽因为这一功劳,被曹操封为汉寿亭侯,而且曹操更加厚赏关羽,这说明曹操还是想留住关羽,尽管关羽说了不会留下来,但是曹操仍然不断放加恩惠,因为曹操也看到了关羽确实与众不同,与曹操手下所有其他将领都不同,因为关羽是三国第一名将,不仅仅是斩杀颜良的功绩,还有后来襄樊之战威震华夏的战绩,那是后话了。

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6)

关羽时刻牢记刘备

关羽在立下功劳之后没多久,就得知了刘备在袁绍军中,于是把曹操赏赐给自己的财物全部封存下来,然后留了一封书信给曹操,离开曹营投靠刘备去了,曹操手下的将领想要追杀关羽,结果曹操说一句话:大家各为其主,不要追了

《三国志 关羽传》: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为什么曹操不愿意追杀关羽?他难道不知道关羽这一去,将来是给自己增加了一个强敌吗?

曹操当然知道,看看后来襄樊之战关羽给曹操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就知道,于禁的七军三万人被关羽俘虏,猛将庞德被杀,征南将军曹仁和汝南太守满宠被关羽打败,并且关羽牢牢围困了樊城,曹操都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不知道曹操想起当年放走关羽的事情,会不会后悔?

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7)

曹操最喜欢关羽

曹操不会后悔,曹操放走关羽是有深刻政治意义的,主要有几个原因:

1、曹操想利用关羽来作为忠义的榜样,来教导自己手下人对自己的忠心,对于曹操这样的政治领导人来说,更在乎的是政治意义,而不是单个武将的威胁。

曹操对手下人的背叛可谓是刻骨铭心,比如陈宫与张邈的背叛,尤其是张邈,曹操非常信任张邈,在外出征战时,曹操对自己的家人说:如果我出了什么意外,你们可以去投靠张邈。张邈是曹操可以托付家人的人,可是,张邈却背叛了曹操,与陈宫联合起来,迎立了吕布夺了曹操的兖州。

兖州可是曹操当时唯一的根据地,在两年的兖州之战中,曹操打得非常艰苦,一度快要撑不下去了,但最终还是击败了陈宫、张邈、吕布等人,要不然曹操的政治生命早就终结了,这一事件对曹操打击相当大,他强烈地意识到手下人忠诚的重要性,一次背叛就差一点终结了曹操的生命,那么忠义就显得尤其可贵。

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8)

曹操与关羽

所以曹操需要树立起关羽这面忠义的大旗,关羽虽然投靠了曹操,但心里想的却是回到旧主刘备身边去,这就是忠,关羽后来离开了曹操,但是关羽把曹操所有的赏赐全部封存,没有拿走一分钱,并且还为曹操立下斩杀颜良的大功,来报答曹操的不杀之恩,这就是关羽的义,自古忠义两难全,但关羽做到了,在整个三国之中,除了关羽之外,还没有一个人能达到这种忠义,所以曹操就要把关羽当成榜样捧起来。

2、曹操以放过关羽这样的忠义之人,来向天下表达自己的心境

当时的曹操还处于官渡之战,几乎很少有人能看出曹操会在官渡之战获胜,曹操需要天下不断有人才来投靠自己,让自己壮大,才能打败袁绍,继而统一天下,况且曹操手中还握有汉献帝,代表了朝廷,他更需要向天下表达一种正能量,让人才投靠自己。

关羽死后刘备给关羽报仇(为何关羽离开曹操投靠刘备)(9)

关羽忠义无双

曹操放过了关羽,等于向天下人表达了自己的开明,像关羽这样忠义的人,想要投降旧主,我曹操都能不杀而放过他,那么其他人更不会杀了,你们都来投靠我吧,虽然有时候曹操表现得心狠手辣,但曹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包括不杀关羽。

多年以后,孙权偷袭荆州杀了关羽,并将关羽的首级献给了曹操,曹操看到关羽的首级,心中肯定是一股悲凉之情,然后曹操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要知道关羽可是曹操的敌人,杀了曹操多少将领和士兵,但是曹操仍然不计前嫌,厚待关羽,这是曹操政治上的开明和胸襟,同时,他也没有后悔自己当初放走了关羽,这就是曹操不杀关羽的原因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