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暴露明朝的弊端(推翻明朝致清入关)

明末的历史真是不忍卒读。

明末,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在励精图治的崇祯带领下中兴失败,直观表现为财政严重赤字,连基本盘官吏和军队的开支都凑不出来,帝国直接滑向了破产边缘。

李自成为什么暴露明朝的弊端(推翻明朝致清入关)(1)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以摧枯拉朽之势顺利攻入京师,崇祯煤山自缢,明朝亡。本以为到这接下来就是常规的改朝换代,然而现实却发生了很大变数。

进京后的李自成集团迅速腐化,闯王把谋士李岩一直强调的统一战线、群众路线、整肃军纪等话全都抛诸脑后。后旧明将领吴三桂联合满洲八旗于山海关大败李自成,满清成功入主关中,继明、顺后,成为了奉天承运的新国家政权。

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认为满清是因为运气好捡漏得来的江山,假如明朝内部稳定,或者李自成和吴三桂有点家国意识,明朝都不会灭亡。当然,历史没有假如。

李自成为什么暴露明朝的弊端(推翻明朝致清入关)(2)

不过李自成和吴三桂倒是风评都不咋样,甚至被冠以为一己私欲葬送了国家的民族罪人。

吴三桂这个人的史评几乎没什么争议,板上钉钉的反复无常的小人,引清兵入关先是叛明,为了彰显忠心还亲手绞死永历帝,后来还打着反清复明旗号反清,这个人没什么可说的。争议最大的是李自成,那么李自成是否为民族罪人呢?

追根需溯源,我们先看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中晚明的王朝主题围绕着一个“钱”字展开。钱历来都很重要,是人最起码生存的保障,也是王朝维系稳固的基础,然而明中后期财政却一塌糊涂。

李自成为什么暴露明朝的弊端(推翻明朝致清入关)(3)

谈到明中后期明朝财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张居正。万历朝尽管有一代能臣张居正力挽狂澜,为明朝财政实现一时之盈余,但其改革也并非能够一劳永逸持久。本质来看,在明朝固化的财政收入中,张的改革只不过是在存量财政里优化一下结构,简化了一些收税流程,并未能够触及土地兼并深层次的利益关系,所以并未对晚明财政有积极影响,相反此番改革之后,大反弹接踵而至。

于万历皇帝而言,张只不过是其有意授权一时敛财的工具,等到达成目的时便可随时丢弃。万历自己也很清楚土地兼根本无解,背后盘根错节的权贵势力恰恰也是维系自身帝位的基本盘,浅层次改革阻力可以承受,深层次改革怕是会革了自己的命,哪头重哪头轻还是能分得清的。

李自成为什么暴露明朝的弊端(推翻明朝致清入关)(4)

万历之后,晚明在内忧外患中财政持续捉襟见肘,丧失了自我调整的能力,处在无可挽救状态。尽管后来也有皇帝效仿万历培养文官甚至是宦官来为自己敛财,但逃离土地不纳税的农民越来越少,而供养的宗藩权贵越来越多,敛财的效果越来越差。

站在历史高位,审视所谓的朝代周期律,无非就是在财政危机、试图改革、改革失败、转嫁民间、民间反弹、导致灭亡这个闭环里在反复循环。封建王朝由病到死的自然历史周期,折射出土地兼并死循环。

所以,每到王朝末期,只要有个挑头的喊上几句有关土地的激昂口号,总能轻易聚众百万瞬间令旧朝灰飞烟灭,从而完成改朝换代的历史使命。区区四字土地兼并,包罗了太多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概念。

李自成为什么暴露明朝的弊端(推翻明朝致清入关)(5)

背景看完,回过头来还是说李自成,作为一名在明朝编制内被下岗的失业人员,这从侧面说明当年失业没饭吃的已经不是李自成一个人,而是一个规模足够庞大的群体。

再往上看,明末的土地兼并导致两极分化的矛盾已不可协调,整个明末社会都处于一种大通缩状态。在货币上的形象表现就是宗藩掌握了社会80%的货币,而明末平民仅有20%不到,明廷不敢对内开刀,只能进一步对平民加负,但即便是掠夺平民也不足以维持帝国财政开支,加之外有对清军作战屡战屡败,渐渐把民间的财富透支殆尽。

李自成为什么暴露明朝的弊端(推翻明朝致清入关)(6)

其实,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明朝民间经济底子还是不薄的,市场修复能力也很强,就这样都能把民间掏空破产,可想而知晚明财政拮据到了何等程度。

只要到财政崩盘这一步,其实也就跟人癌症晚期差不多,王朝气数已尽,说白了就是明末内忧和外患这俩谁先暴的问题,结果是内忧率先引爆,大规模民变埋葬了明朝。

至于李自成是否为民族罪人,评价历史人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到的看法是不同的。

李自成为什么暴露明朝的弊端(推翻明朝致清入关)(7)

如果是明朝既得利益阶层的封建地主阶级,达官显贵们对于打破旧秩序者当然持否定态度。

如果是从明朝穷苦农民阶级视角来看,李自成无疑是令他们吃饱饭、获尊严的“救世主”形象。

由此可见,如何判断李自成是否为英雄还是罪人,完全是出于不同阶层自身利益的考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新陈代谢也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谈不上什么历史罪人之说。

试想,如果不是明朝过于腐朽,李自成又怎能短期内就聚众百万,又怎能轻而易举埋葬了近三百年统治根基的明王朝呢。相反,民众能够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想搞事不被人骂神经才怪。

(转载需授权,禁止抄袭搬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