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处事态度(从孔子的言谈举止)

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如何让别人能体会到你的善意,让“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能温暖身边的每个人,需要日常工作生活中细节上的严格约束但是怎样做才对呢?《论语.乡党篇》第十六章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孔子在一些我们认为的琐事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值得我们体会学习这一章的原文是:寝不尸,居不客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孔子的处事态度?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孔子的处事态度(从孔子的言谈举止)

孔子的处事态度

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如何让别人能体会到你的善意,让“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能温暖身边的每个人,需要日常工作生活中细节上的严格约束。但是怎样做才对呢?《论语.乡党篇》第十六章记载了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孔子在一些我们认为的琐事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值得我们体会学习。这一章的原文是:寝不尸,居不客。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寝不尸,居不客”,朱熹注释“尸,谓偃卧似死人也”。意思就是睡觉时不能像死尸那样平躺着,这是因为觉得平躺有一种惰慢之气。正确的睡觉姿势应该是侧卧,也就是“卧如弓”的姿势吧。按钱穆的注释“居不客”有两种解释,一种为“不为仪容,申申夭夭”,在家中应该像孔子一样“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自然舒适就可以了。另外一种解释为“容字当作客,谓不庄敬如作客”,在自己家中就不用像作客一样端正恭敬了。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齐衰读音为zīcuī,指丧服。狎读音为xiá,关系亲近的意思。一般人都会觉得关系亲近的人态度上可以随意些。而孔子见到身着丧服之人,即使关系再亲近,也不可态度随意,应该立刻严肃起来,以示同情和关心。这样才能让对方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对他心情的感同身受。

“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在《子罕篇》第九章“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中,对于冕者与瞽者都做过介绍了,不再重复。亵读音xiè,常见、熟悉的意思。看见官员和盲人,即使很熟悉,那怕每天都见,也一定要以礼相待。

“凶服者式之”,凶服也就是丧服的意思。“式”,是车前的横木,这里作动词用。古人乘车是站在车上的,路上遇到需要致敬的,就手扶在那横木上,俯身致敬,这就叫式。驾本遇到身着丧服者,要俯身致敬,对失去亲人者表示同情,对已故去者表示尊敬。

“负版者”,背负国家版籍的人。当时无纸,国家有什么通知、公告,都写在版籍上,也就是木板上,故称“版”。遇到这样的人,也要在马车上俯身致敬,这是对自己国家的尊敬。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馔读音为zhuàn,饮食。盛馔,盛大的宴席。“作”在这里是站起来的意思。别人请吃饭,宴席非常丰盛,表示主人对你非常尊重,作为客人一定要变色而立,即表示对主人的感谢,也有不敢承受或自谦的意思。

“迅雷风烈必变”,迅,疾也;烈,猛也。古人对于气候的变化通常都认为是上天在表示着什么,“迅雷风烈”那肯定是上天出现了比较激烈情绪,至于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不好说,但是对于这种现象,必须色变,以示对上天的敬畏,先自警自省一番。

本章的译文是,睡觉不能像死尸一样挺着,平日家居也不能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很熟悉的人,也一定要以礼相待。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要俯身在车前手扶横木致意。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要这样做以示敬意。接受丰盛筵席的款待,要神色严肃的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表现出敬畏的神色。

钱穆先生注释“此一节,记孔子容貌之变”,之所以会变,更多的原因是及时适应周边环境或人物的变化。君子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只顾自己的心情,对于所遇到的人,即使关系再亲近,也要懂得去理解他人的心情,而且还要用自己的行动或态度,表达出对他人心情的理解,这样做才是知礼、守礼的表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