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

于中国人而言,《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简称)早已刻入了中国人的DNA 里,有人说它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而对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人说无论何时何地,一听前奏就令人热泪盈眶;还有人说,只要你能想到的乐器,好像都演奏过《梁祝》,小提琴、钢琴、古筝、琵琶、古琴、口琴、二胡……每种乐器均能演奏出不同的韵味来,而且每一种乐器都能让《梁祝》焕发新的生机。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

因为对小提琴的情有独钟,公主本人更喜欢小提琴版的《梁祝》。

《梁祝》是中国小提琴曲中的精品,被誉为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达到了中西音乐精华的完美统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独奏与协奏的完美统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峰,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3)

《梁祝》全曲以人世间永恒的主题——爱情为主题,既纯真可贵,又凝重悲壮;既朴实无华,又天真浪漫;内蕴深厚,情绪复杂,主题深刻,情感浓郁。

“碧草青青花盛开,

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颂生生爱,

山伯永恋祝英台。”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4)

《梁祝》诞生六十余年来,早已成为了世界名曲,并发展出了多个版本,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也早已刻进了华夏儿女的血脉,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5)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爱一个人,至死不渝。双宿双飞,翩翩花丛来。一段遥远的爱情,借由音乐漫过岁月,穿越时空姗姗而来……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6)

传说东晋时期,在会稽(今绍兴)下辖上虞县风景秀丽的玉水河畔,祝家庄祝员外家有女英台初长成。一日,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州求学,在途中邂逅了同时前往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两人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一路相谈甚欢,遂在草桥亭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7)

而后,两人一同到达杭州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三载,琴瑟和鸣,形影不离,结下了深情厚谊。

后因祝员外思女心切,催归甚急,两人只得仓促分手。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寓意,暗示爱情。怎奈山伯忠厚纯朴,几近木纳,不解其意。但是相送途中,他们依依不舍,难分难舍。英台温婉矜持不敢更大胆地表白 ,便谎称家有九妹品貌与自己酷似,愿意替山伯做媒,请山伯及早登门提亲。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8)

谁知山伯错解了英台的暗示耽误了终身大事,等他上门探访祝英台时,方知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真相是英台早已由父母做主许配给了县太守之子马文才。

两人楼台相会,泪眼相望,痛不欲生。分别时二人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9)

后来,梁山伯出任了鄞县县令,不久却因相思成疾,一病不起,不治而亡,死后葬在了鄞城西清道山下。英台出嫁那天经过山伯墓地时,闻听是深爱之人的葬地就前去祭奠,睹墓思人,悲从中来,往事历历在目,誓言萦绕耳畔,英台恸哭不已,悲情感天动地,突然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山伯之墓裂开了一道大口子,祝英台呼唤着山伯的名字奋不顾身跃入墓中,同穴而死。后来,人们看见他们的魂魄化作了两只唯美的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0)

《梁祝》的感人,在于两人爱情故事的缠绵悱恻,结局的扣人心弦;在于它蕴含的浪漫情结和忠贞不渝,那一对用血泪和生命化成的悲情蝴蝶,在民间故事、戏曲舞台和影视作品中、在中国人的心灵家园里,飞舞了千年。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1)

如果没有化蝶这个浪漫传奇的故事结尾,梁祝的爱情传说,也许依然会广为流传,但是却要失色很多。

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来说,那是一次没有来得及实现,没有来得及说清楚的爱恋。

待到一切说清楚之时,一切也都结束了,也就是在这结束之际,缺憾产生了震撼而唯美的灵感,“生不同罗帐,死要同坟”,他们最终选择了化作蝴蝶永世追随彼此。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2)

蝴蝶忠于情侣,一生只有一个伴侣,是昆虫界忠贞的代表之一,蝴蝶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的象征,能给人鼓舞、陶醉和向往,如恋花之蝴蝶会被用于寓意甜蜜的爱情,表现了人类对至善至美至爱的追求。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3)

曾经看到过一个视频,内容是一只蝴蝶的伴侣死了,另一只却一直在伴侣的尸体旁舞动着翅膀,久久不愿离去……印象深刻,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却是将戏曲的叙事结构、民乐的技法和西方协奏曲的曲式完美结合,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4)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25岁的何占豪从越剧团到此进修,而23岁的陈刚正在这里学习作曲。当时全国各行各业都在为建国十周年准备献礼。音乐界决定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乐曲,于是提出了写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伟大设想。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5)

何占豪和陈刚接下任务后,从越剧《梁祝》里寻找灵感,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跟着剧情发展精心地构思布局,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从一个音符到一段旋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终于在这年的冬天,二人完成了梁祝的全部作曲。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6)

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举办了纪念“五四青年节”的演出活动,当时由何占豪演奏小提琴,陈刚钢琴伴奏,他们第一次演奏了《梁祝》,但是听众反响一般,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7)

1959年5月27日,上海兰心大戏院的舞台上,19岁的俞丽拿心情忐忑又满怀着希望。当小提琴曲《梁祝》的最后一个泛音渐消,台下一片寂静,俞丽拿心想:“这下完了!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8)

但是片刻之后,全场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并且经久不息,在整个乐队谢完幕后,观众席上依旧没有一人离开,人们陶醉在了《梁祝》荡气回肠的旋律中,仿佛愿意永远听下去。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19)

见此情景,指挥大手一挥“再来一遍”!于是,俞丽拿重新夹起了小提琴,柔美的旋律再次响起,《梁祝》初次面世,就完整地“啼鸣”了两次!作为《梁祝》的首席演奏家俞丽拿也一举成名!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0)

小提琴家俞丽拿

很多年后,回顾这一幕,俞丽拿感慨万千:“拉了40多年《梁祝》,每一次心里都满满的感动,而每一次都产生轰动。但是那天,我拉了两遍,这辈子再也没有过!”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1)

小提琴家俞丽拿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梁祝》,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蜚声海内外,那如泣如诉的乐音,早已成为人们灵魂深处一曲永恒的旋律。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2)

自1959年5月27日首演以来,不仅受到了国人的喜爱,也让世界各国乐迷深为叹服。因为这首流传最广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已经先后五次荣获金唱片奖和白金唱片奖。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3)

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有过无数动人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1960年《梁祝》诞生后不久,就被中国指挥家曹鹏带到苏联演出,并且轰动了莫斯科。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4)

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达北京的第二天,美国波士顿一家电台就像美国听众播送和介绍了这部表达“蝴蝶爱情”的中国乐曲。让地球另一端的人们了解了一个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千年凄美爱情故事。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5)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第二天,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著名的碗型露天剧场,举办了《为中国喝彩》的音乐焰火庆祝晚会。当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拉出《梁祝》的第一个音符时,全场就沸腾了,这也是中国音乐家首次指挥着好莱坞交响乐团,讲述了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6)

小提琴家吕思清

公主本人最喜欢小提琴家吕思清演奏的《梁祝》,整个乐曲感情极为充沛,将大悲大喜推到了极致,觉悟处细腻委婉,激情处坚决有力,华彩处精妙绝伦。他曾经说过:“我已拉过梁祝几百遍了,但是每次的感觉都会不一样。”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7)

小提琴家吕思清

作为从中国走向世界的音乐家,每一次演出吕思清都会拉《梁祝》,他说过:“我是中国人,有责任把中国音乐家的风采展示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梁祝》是美丽的,它那如泣如诉的美妙旋律,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遗产。”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8)

美国舞蹈家还曾将《梁祝》改编成了美丽的冰上舞蹈,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含情脉脉、心手相牵的一对情侣,在光可鉴人的冰面上尽诉相思,翩翩起舞……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29)

冰舞《梁祝》图片

在西方,《梁祝》的名字最美的翻译是《蝴蝶之恋》。爱情的主题是永恒的,对于忠贞爱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于美好感情的歌颂和向往,是人类共同的心声和愿望。音乐中的蝴蝶,已经成为一首诗意的象征,象征着爱情与自由,象征着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追求。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30)

有人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乐器都在演奏着《梁祝》,许多顶级的小提琴大师都为《梁祝》倾注过心血:俞丽拿,盛中国,吕思清,西崎崇子……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31)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像乐曲里那对翩翩飞舞的蝴蝶,从中国飞向了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充当文化使者,在全球各地,感动着无数的听众。那娓娓道来的爱情故事,声声拉出的相思情怀,是一曲百听不厌的永恒旋律!

惟愿回响六十余载的《梁祝》,蝶舞翩飞,弦韵依旧。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32)

参考文献:《100 Stories Of Famous Melody》

【曼蒂公主音乐随笔】

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祝您阖家幸福

一首梁祝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百听不厌的梁祝)(3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