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创新力量涌现)

创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创新力量涌现)(1)

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还是“高质量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自主产业链。这也是企业与国家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技术与产业革命的新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基于分工合作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

身处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城市规划者们许多人心中想必都萦绕着一连串问题:中国的产业升级将如何进行?身处其中,每个人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多年以来,作为国内中小企业加速服务的先行者、中国创业服务第一股,创业黑马一直在陪伴数以万计中小企业的加速成长,并与全国各地创业者、投资者和行业学者、城市专家进行了长期交流探讨。我们发现,在所有人给出的答案中,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自主产业链

01 未来的世界

必将是自主产业链的世界

产业是经济之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市场潜力巨大等优势,融入全球化进程,各个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工业国。我国的主导产业也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重化工型产业转向了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但是近年来,国际产业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国际格局与经济环境下,打造自主产业链迫在眉睫。特别是众多战略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必须强链、补链、延链。

历史上,我国经济规模曾长期领先世界,中国商人通过丝绸、瓷器、茶叶曾换来大笔真金白银,明清之际的“广州十三行”一度在全球贸易榜上都名列前茅。但是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先进制造业,没有高效产业链和有效市场组织,一切繁华在风浪之下会轻易瓦解。

未来的世界,必然是一个强调自主产业链的世界。一方面,只有发展我国自主产业链才是安全的,才能保证国家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在产业链中的不同位置和地位,也会导致巨大的行业影响力甚至国际影响力的差异,进而决定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整个链条上的话语权和发展前景。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是中国人的唯一选择。

02 产业链突围没有捷径

产业链自主,就意味着要重点发展实体经济,这也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

过去,在消费和互联网领域,中国效仿的是“硅谷模式”,很多创业者一心想烧钱打市场,形成了所谓“风口文化”,这是一种博概率的创业文化,并不适合于产业创业。因为要想在任何一个产业链中脱颖而出,或做到“不可或缺”,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深耕,而客户积累和技术创新绝非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时间可以一蹴而就。在产业领域,企业经营者必须坚持 “长期主义”,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和产业发展的责任。

通过多年研究,创业黑马发现,那些产业链上的优秀创业公司,普遍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它一定是立足本土产业的。不是所谓“纯互联网项目”,也不是只做一个纯粹的技术工具。它是本土的,有产业的根基,是主营业务突出的专业化公司。

第二,它一定在细分产业里做得很深,所以特别容易做成细分产业里的“隐形冠军”、“小巨人”或者说产业龙头。

第三,这种公司往往有一定的技术突破和壁垒,是有技术的实业公司。它们的技术强项在全球产业链脱钩的情况下,能够帮助中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第四,这种公司往往是自主发展的,其造血能力大于其融资能力,或者很多企业就没进入过资本市场。它们往往营收比较健康,有利润,但是规模不大,因为融资少,所以发展速度可能不会太快。

概括起来就是四个特点:本土产业,细分冠军,技术强链,自主发展。

03 机遇,在下沉市场的产业城市

按照这四个特点去寻找优秀产业链领域创业公司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们多半并不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大量存在于全国各地的产业城市当中。它们不是那种在主流资本市场刷存在感,天天在机构门前递BP的公司;它们普遍没有知名度,甚至很多时候直到这家公司上市,人们依然对其无知无觉。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这种十几年、二十年做着一件事情、默默无闻的公司,是主流投资机构不太看好的类型。现在,恰恰是它们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随着中国整个创业逻辑和创业生态的变化,我们看到,很多中小企业和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有所作为,主动投身产业升级和延链、补链、强链,走向产业链的上游,或者发展新兴产业。

比如佛山高新区和创业黑马联合打造的“数智升级加速器”,携手产业专家、龙头企业、一线投资机构、创新型领域企业,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佛山高新区主导产业,共同探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新模式、新路径,加快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步伐。

这种由自主产业链带来的商业改变,就是中国创业者当下最重要的时代机遇。

中国的产业力量蕴藏于各个不同的区域和城市当中,在已经具备极大规模的同时,还同时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此前,尽管号称“世界工厂”,但2015年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仅为2377美元,而美国是6434美元,德国是8371美元;疫情前,我国传统产业的TFP(全要素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 43%的水平。这意味着,我们的产业潜力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如果能够抢占新兴产业,或者重要产业的关键环节,将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未来,将是属于这些产业城市创业者的黄金时代。

04 重度垂直,产业重做方法论

一直以来,创业黑马都在不遗余力地提倡产业创业,主张中国所有的产业都值得重做一遍。

“在产业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应该从身边资源出发,在细分领域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要重度垂直,弯下腰来做苦活累活,习惯旷日持久的琐碎。”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认为。

重度垂直,是过去十几年来,创业黑马团队对全国各地数以十万计创业者持续深入观察后,总结出的产业重做经验和方法论。

它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是认知层面。分析产业链,画出产业图谱,让一个城市和企业重新找到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并找到优化配置的切入点。

第二是实操层面。帮助企业进行模式优化,在产业链中就地升级,重做产业。

第三是生态层面。帮助企业进入到新兴产业链,进入到新兴产业城市,对接产业龙头,并通过提供科创、资本、资源等多种服务,帮助企业加速成长。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提纯,“重度垂直”已成为许多产业创业者升级的圭臬。

比如2016年创立的玻璃产业数字化平台聚玻网,创立仅6年就已实现自营交易额150亿元,撮合交易额近2000亿元;比如近年崛起的餐饮业新星锅圈食汇,仅用了5年,就在全国开出了近万家门店,成为年营收百亿级、估值数百亿级别的超级独角兽。

05 产业创业者的大时代

我们相信,就像“下海”创业者的1992年、互联网创业者的1999年、外贸创业者的2001年、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2010年一样,2022年以后,将是产业创业者的大时代。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既是制造大国,又是互联网和基础设施大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备、规模最大的制造业,创新活跃的互联网产业和全球首屈一指的基础设施。庞大的市场及丰富的应用,构筑了巨大的市场规模优势。这使得我们可以有充足的空间和充分的理由实现产业自主化和技术创新。

我们相信,这也是普通人的大时代,产业创业者并不需要有太多的光环,只需要深度扎根于产业,并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关注用户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融资能力和赚钱能力的平衡。

而创业黑马,作为中国自主产业链的加速服务机构,近两年做了大量产业探索实践:

北京怀柔·科创产业加速器,赋能仪器仪表、传感器产业;

北京朝阳·元宇宙数字人产业加速器,赋能数字经济产业;

广东佛山·数智升级加速器,赋能高端制造、智能家居、新材料产业;

四川绵阳·科创产业加速器,赋能新材料与环保、智能制造、卫星应用产业;

氢创未来产业加速器,赋能“制氢、储运、加氢、应用(不含整车)”产业全链条;

企服SaaS产业加速器,赋能数字化、软件服务产业;

新消费产业加速器,赋能零售、预制菜等产业……

这些为创业者搭建的“产业加速器集群”,与众多能够提供产业智慧与产业资源的企业家、投资人、专家、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可以为产业创业者提供创业加速、科创知识产权、财税、投融资、生态共建等全链条服务。

就在近期,黑马营第25期产业加速计划已经开启。作为中国创业者的加速大本营,从2010年到现在,黑马营已经连续开办24期,累计2045位创业者入营,超700位知名企业家、投资人、专家学者为创业者加速赋能,21家黑马营成员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超百家细分领域的冠军企业脱颖而出。

如今,在这个中国将开启独立自主产业链升级和大发展的新阶段,更多企业也将迎来产业重做的新机遇。通过认知和融入战略新兴产业链(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在自主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许多中小企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出“从一亿中流“向”十亿主流”的关键一步。

我们相信,当众多中小企业和城市通过数字化、资本化手段,对一个个产业完成重做,再与中国已有的工业基础和统一大市场融合,将会迸发出举世无匹的巨大能量。

信心就是资产,产业就是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