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鱼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呢(吃鱼有什么好处)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建议大家每周能吃上2次鱼或每周吃300-500克鱼肉,平均到每天建议 40-75 克。但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中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2018年只有25.6 %的成年人日均鱼虾类摄入量达到了标准及以上,74.4%的成年人群每天鱼虾类摄入量都低于40克/天。而在畜禽肉的摄入量上,18-44岁人群中每天畜禽肉摄入≥75克的人群占比较高,均为58%以上。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得注意了,饮食上可增加鱼虾的摄入量,同时减少一部分畜禽肉摄入。

长期吃鱼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呢(吃鱼有什么好处)(1)

爱吃鱼有这7大好处

1、促进发育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补充蛋白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免疫力。同时,蛋白质也是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最佳“建筑材料”,能为儿童的快速成长提供营养保障。鱼肉里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达到15%-24%。而且鱼肉的肌纤维短,蛋白质结构比较松散,水分含量较多,肉质鲜嫩,吃起来更软嫩,相较于红肉和加工肉更容易消化吸收。

2、保护视力

很多鱼肉中都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对促进视网膜组织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因衰老导致眼睛黄斑变性的风险。

3、保护记忆力

小时候,我们常听大人说:“小孩子多吃点鱼,脑子更聪明”。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孩子,智商测试平均分会比那些吃鱼次数少或者完全不吃的鱼的同龄人高。这是因为鱼肉中含有一种重要物质—DHA,这种物质又被称为“脑黄金”。补充DHA,可以维持脑神经细胞间的讯息传递,使脑细胞更有活力。另外,鱼肉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是脑细胞的构成成分之一,具有增强记忆、思维和分析能力的作用。如果卵磷脂不足就会导致细胞受损,造成智力减退。

所以,经常吃鱼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记忆能力。老人多吃鱼,还可以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率。

4、抗抑郁

研究发现,鱼肉中所含的ω-3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体大脑中的“开心激素”有关,它可以缓解精神紧张、稳定情绪。“开心激素”水平较低的人,更容易患精神忧郁症。

5、预防中风

鱼肉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含硫氨基酸,能够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使尿钠排出量增加,从而降低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此外,鱼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能减少血小板凝集,从而起到预防高血脂、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研究显示,有过心脏病史的人每周吃2次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可大大降低心脏病再次发作的风险。

6、补充营养

鱼肉中除了富含蛋白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尼克酸以及微量元素钙、镁、磷、碘、氟等,这些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所以,经常吃鱼有助于人体全面的营养吸收,可以避免身体微量元素不足的问题。

7、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研究发现,日本、冰岛的人们喜欢吃深海鱼,当地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就比较低。这是因为深海鱼类中ω-3脂肪酸的含量较高,这种脂肪酸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如何挑选一条好鱼?

要想吃到美味、营养又安全的鱼肉,就需要在选购鱼的时候多留心一些。建议可参考以下4点来购买:

1、看鱼鳞

鱼鳞看起来新鲜发光,紧贴在鱼身且不易脱落,如同铠甲一般,这就是新鲜的鱼;而不新鲜的鱼,鱼鳞失去光泽、鳞片较为松散容易脱落,不紧实。

2、看鱼鳃

新鲜鱼的鳃部清洁干净,颜色鲜红,没有黏液和臭味,腮盖和鱼嘴巴都是紧闭的;而不新鲜鱼的鳃部呈暗红色、灰红色,甚至绿色或白色,黏液增多,有腥臭味,腮盖松开,嘴巴张大。

3、看眼睛

新鲜鱼的眼睛清亮凸出,黑白分明;而不新鲜的鱼眼睛塌陷,眼珠浑浊还有白膜。

4、按压鱼身

新鲜的鱼用手按压鱼身不凹陷、有弹性、手感发硬,肉较软的部位按压下去以后可立即恢复,鱼肚子不膨胀;而不新鲜的鱼用手按压鱼身凹陷、手感发软、黏手,柔软部位按压后不能复原,并且由于细菌繁殖的作用,鱼肚子会膨胀,肚门突出。

另外,如果是选择活鱼,活泼好动、反应敏锐的最为上等,行动迟缓或浮于水面的可能是即将死亡的鱼。

适当增加鱼类的摄入对健康有益,但建议别吃淡水生鱼片,也要少吃烤鱼、炸鱼。因为,淡水鱼做生鱼片可能存在寄生虫和细菌污染问题,而烤鱼、炸鱼都可能产生致癌物。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小编:胖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