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的了解(聊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我很喜欢看中国四大名著,除了红楼不喜欢看电视剧,其它三部都是看的电视剧,当然西游记是小时候爱看的,聊聊还有记忆的人物吧。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的了解(聊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1)

小时候喜欢诸葛亮

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小时候喜欢诸葛亮,喜欢他料事如神,总能料敌先机,聪明过人,非常崇拜这样一位神仙般的人物,也因此特别希望蜀国能一统天下,不知你小时候看三国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

后来上初中时读了《出师表》又发现他是位好老师,思虑周全,顾全大局,尽心竭力,忠肝义胆,觉得自己都很阿斗哈哈!

再后来工作了,也有人分析诸葛亮,说他是个全才,因为什么事都管,不放心授权,没培养出什么人才,就算是五虎上将,都要给他们锦囊,最后把自己累死了,想来也有一定的道理。

再说说诸葛亮的妻子,都说他妻子黄月英很有才华,但长得很丑,事实可能是当年他俩相亲前,黄月英很欣赏诸葛亮的才华,但怕他好色,所以让他父亲说她很丑,以此来试探他的,诸葛亮何人啊,当然知道其用意,直接答应了,当年代人女人足不出户,也没人见过,所以别人真的以为诸葛亮的妻子很丑。

当然这也是一个猜想,不管丑还是漂亮,这样的一个故事都说明诸葛亮是非常人有非常之处。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的了解(聊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2)

成大后喜欢曹操

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权谋家。

后来再看三国,就喜欢曹操了,曹操的故事很精彩,如:刺董卓,杀吕伯全家,杀陈宫,杀华佗,杀杨修,杀荀彧,唯一一个想杀没杀成的司马懿。创业经历:挟天子以令诸侯、灭吕布取徐州,擒张绣克宛城,败袁绍,征辽东,收襄樊...,典故:孟德献刀、望梅止渴、割须弃袍、割发代首,曹操三笑,梦中杀人,说曹操曹操到...。

小时候觉得曹操是个坏人,杀了吕伯家人,后知道是错杀了,却还杀了吕伯,还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他这个理念,后来错杀了华佗,自己也后悔,最后死于头疾,这是因为曹操有个缺点,生性多疑。

后来觉得曹操他能做自己,不畏人言,胸怀远大,不拘小节,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不被伦理世俗所扰,内心非常强大,比如,他后来杀陈宫的时候,陈宫当面报他丑闻,他不过哈哈大笑,还安慰陈宫不要求死,死了家人小孩咋办啊。

曹操不仅内心的强大,而且非常积极乐观,如赤壁之战大败,还能哈哈大笑,小兵因为失败不开心,他还给小兵上课,说你们干嘛不开心啊,虽然遭此大败,但只是前线受损,寸土未丢,青山还在,比起当年好得不要太多,想想当年去当刺客,逞一时之勇,真是愚蠢啊。

我最喜欢的是曹老板和杨修、荀彧之间的对话了,他们话说有些绕弯子,但却能瞬间明白,只是杨修过于爱卖弄自己的才华,不懂曹操,荀彧应该是最了解曹操了,以至于要杀他都不用带刀的,只是送了一盒空饭,用意在于你想当汉臣食汉禄,如今我要称帝,你已无汉禄可食,荀彧何人啊,一看便明白曹操老板的意思了,于是服毒自尽了。

说说一下曹操和杨修吧,杨修也很有才华他俩之间也有很多故事,曹操与杨修同行,看到一块立碑,上面有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看后,不解其意,问杨修:“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说“知道”。曹操止住他:“你先别说出来,让我想想。”他们策马而行,一直走了三十多里路,曹操终于想出来了。他和杨修约定,同时写出来,只见他们各伸出左手,四个相同的字“绝妙好辞”映入眼帘。原来八个字的意思是:黄绢指有色的丝,色加丝是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少加女是个“妙”字,外孙,是女之子的意思,合起来是个“好”字,齑臼是辞的意思。把四个字加起来正好是“绝妙好辞”。曹操感到不如杨修机敏,说:“我不如卿,想了三十里,才猜出来。”虽面带微笑,却掩饰不住内心的不悦。

还有一合酥,曹操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最后杨修死而“鸡劝”,曹老板在喝鸡汤,有人问今晚的暗号,曹操说:“鸡劝”,杨修知道了,就叫小兵们收拾东西,说曹操准备撤军,结果被以扰乱军心为由杀死,杨修是聪明过头,虽然能明白曹操的意思,但不懂曹操的用意,说了不该说的话,可能曹操是想借此杀杨修,杨修因为爱摆弄小聪明正好着了道,这就是所谓的祸从口出,知而不言,看破不说破,或许是每个人都应该修练的吧。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的了解(聊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3)

说一下孙权吧

曹操说:生子当如生孙仲谋,就是说的孙权,小时候觉得孙权在三国最年轻,也是最没存在感的,但他也有过人之处,就是能做到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他18岁上台执政了,虽不擅长进攻,主动造成的杀伐是最少的一方,我想当年在他国家的百姓应该是最幸福的了。

他主要赢了二场大战,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这二场本来没有赢可能,大臣们二次都是劝降,但都反败为胜了,赤壁大败曹操,让曹操兵力大损,有生之年都无法南下,一统中原的梦想破灭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诗句也是曹操老年的感慨吧。

孙权也贪过权,因东吴军权一直由大督都统领,自己没掌控个军权,夷陵之战用陆逊时就有段时间没设大督都,由他直接统兵,后来全失败,他意识到自己不善于带兵打仗,于是重新启用陆逊,不管别人如何反对他的打法,坚持相信他,才有火烧连营七百里,赢得此战后,基本上三国时期的人口下降兵力都不行了,三个国家的兵力强弱又被拉平回来了。

孙权他知道三足才能鼎立,所以连蜀抗曹,建立孙刘联盟,诸葛亮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不支持刘备伐吴,孙权和曹操都不愿意杀关羽,因为杀了会成为刘备的死对头,无赖还是被吕蒙因为私人恩怨杀了,吕蒙杀了关羽,孙权必杀吕蒙,只是吕蒙却不明白这一点。

其实曹仁也差点杀了关羽,只是曹老板知道,自己下的命令可能档不住他,徐晃也档不住,得亲自出马档,才能档住,孙权也派人档吕蒙,只是没档住。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的了解(聊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4)

说说刘备

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讲义气,谦逊,但他太过于在乎仁义礼节,比如取西川失了庞统,他用命换来了他的师出有名,本来他的创业资源最少,加上这不敢打,那不敢攻,拉慢了很多节奏,主要靠诸葛亮和五虎将打天下,再看看曹老板无论谋士还是武将,实力相差太多,当然要是不够多,也不够五虎将杀的。

他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因有关羽张飞二兄弟起家,也因为为了二兄弟报仇失败而病故,他为了报仇放弃了孙刘联盟,是为了兄弟义气,没有顾全大局,忘了初心,当然这只是表象,更有可能是刘备想掌握军事大权,这点跟孙权一样,因为一直是诸葛亮在掌军控权,只是他内心没有曹操那么强大,加上义结生死的兄弟大仇没报,加上伐吴大败,无法承受住这种精神上的巨大打击。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的了解(聊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5)

关羽:成名之战,温酒斩华雄,后有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是文武全才,十分忠义,曹操说如果当年关羽跟了自己,就不会被小人所害,又说如果关羽跟了他,就不那么敬佩他了,关羽的缺点是自负。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的了解(聊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6)

赵子龙:喜欢的武将,常胜将军谁不喜欢,他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打了一辈子仗天下还是没有平定,成名之战,单枪匹马于长坂坡救阿斗。是个文武全才,长得也帅气,只是刘备更关照结拜兄弟。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的了解(聊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7)

司马懿:此人有鹰视狼顾之相,城府非常之深,我后来看了《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后发现他的宠物是乌龟,他的特长与乌龟一样,善长缩头,要说脾气好,非司马懿不可了,一忍几十年啊,称为憋王也不为过吧,哈哈,能在曹家三代主子手下活那么久,很不容易,曹老板问司马懿,你知道我有几次想杀你吗?司马懿说六次,曹老板说加上这次7次,曹老板没杀他是因为他是唯一能与诸葛抗衡的人,这样的人才国家需要啊 ,想杀又不能杀啊,加上他善于藏也很乖。

人物太多了,写到这,问个问题吧,张飞和许诸这二员猛将,能算一对莽夫吗?我觉得莽夫是奸佞小人和那些婆婆麻麻的人的天敌,比如许攸,醉酒了疯疯颠颠的报料曹操丑闻,被许攸手起刀落给砍了。

来源公号:“成长破极”,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