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

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1)

皎月之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身着汉服的女子们依次拜祭月亮,然后切开团圆月饼,供大家品尝。

原来,这是在昆明黑龙潭公园云南汉服协会的成员举办的拜祭月神。中秋月圆之夜,设香案,迎寒祭月,然后阖家团圆,月下品茗吃月饼,不亦乐乎。

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2)

10月4日20时,月华如洗,圆盘高挂。昆明市黑龙潭公园内,好不热闹。

这里正在上演一场颇具古韵的中秋祭月,云南汉服协会的成员们依循古礼,为前来赏月的人们上演了一场古文化的饕餮盛宴,古韵十足唯美浪漫。

“按照传统,‘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此参与祭月的均为女子,男士则只观礼,并参加游园赏月。”

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3)

祭月,是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此外,《管子》有曰:“秋至而禾熟。天子祀干太惢,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

据云南汉服文化协会会长刘丹介绍,中秋祭月的仪式非常古老,来源于先民对太阴即月亮的崇拜。在上古的立秋和秋分进行祭祀仪式,服装以白色为主。中秋民间祭月,唐宋时期开始盛行,到宋代形成了以赏月、祭月,家庭团圆为中心的中秋民俗活动。

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4)

晚19时,月挂中天,皎皎盈盈,汉服协会成员的祭月正式开始。

身着各式华服,衣袂飘飘,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诵祭文、焚香、献祭.......

仿佛,月亮也在听,也在笑,也在为尘世众生祝福。空气中,有古时气息,恬静安然。

轻移莲步,款款拾阶而上,将月饼、五谷、米酒、水果等供品小心翼翼地放置到红色的案上......古老而庄重的祭月仪式仿佛瞬间打破了时空的屏障, 众人在这月圆之夜“穿越”回了宋代:花前月下,对酒当歌,轻私语追忆往昔时光。

丹桂飘香,银蟾光满,如此惬意。

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5)

据悉,庆中秋活动其实下午就在黑龙潭公园拉开了序幕。

14时,公园内古筝声绵远悠扬,不绝于耳。黄墙琉璃瓦前,竹林覆地,鸟语花香。一名罗裙女子正在进出口低头弹奏,将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日的中秋集市散落在一条林荫小道上,首饰、书画、民乐乐器、扇子、传统布艺、绣品,书法等各类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而售卖之人几乎全为精心打扮梳妆一番后的妙龄少女,她们身着长袖飘飘的汉服,向上盘起的发髻上佩戴有各式的簪子和饰物,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令无数游人驻足围观。

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6)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与元旦齐名,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佳节。

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中秋习俗

观潮

除了祭月、赏月、拜月外,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吃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广西南宁等地。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中秋读诗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一剪梅·中秋元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7)

苏东坡在中秋节惆怅之时,想告诉天下人:人不能长欢,月不能长圆,自古以来便是如此,又何苦囿于这一时的分别呢?你和我都好好的,今晚的月亮也好好的,夫复何求。这句话放在今天,大概就是”你若安好,便是月圆”吧!

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8)

云南网记者:熊强

编辑:叶子

汉服古韵中秋节(中秋夜汉服祭月美翻了)(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