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好听的灯笼名字大全(截稿前一天定下灯笼形象)

古代好听的灯笼名字大全(截稿前一天定下灯笼形象)(1)

古代好听的灯笼名字大全(截稿前一天定下灯笼形象)(2)

吉祥物全球发布日,设计团队与雪容融形象合影。

“雪容融”即将接替“冰墩墩”迎来主场,开始“上班”。日前,南方都市报、N视频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之际,特邀“雪容融”设计团队成员做客N视频直播间,畅聊“雪容融”诞生背后的故事。团队表示,设计过程中最大难题是如何赋予灯笼生命力。

原型创意出自学生之手

细节设计尽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雪容融”作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以独特的中国元素红灯笼为原型,同时也是冬奥吉祥物中第一个内在发光的吉祥物,吸引了大众对其形象和设计理念的探讨。

“雪容融”原型创意来自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姜宇帆。姜宇帆的家乡是黑龙江省嘉荫县,每到传统节日那儿的节日氛围就很浓厚,大红灯笼随处可见,这是她最初设计灵感的来源。“于是我就选择红灯笼和中国结,分别取名如意和吉祥,搭配在一起提交上去。”

姜宇帆记忆中家乡的温暖与设计团队的灵感碰撞,在设计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东方文化的表达。截稿前3天将之前一个月的设计全部推翻重来,截稿前1天才最终定稿。“灯笼在中国又称为灯彩,‘雪容融’的设计是在东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拟人化处理,并融合了冰雪特点。”参与吉祥物文案梳理及文化内涵阐释工作的设计团队成员苏大伟,在解读“雪容融”设计灵感时说。

吉祥物整体细节刻画中,也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诠释和表达。灯笼顶部是一个如意的造型,有吉祥、祥和的寓意;城门的元素代表着中国文化;灯笼的头顶有一圈13对“和平鸽”造型的剪纸,这是中国的传统技艺,也代表中国人民热爱和平。而剪纸中的“天坛”元素是北京的代表性标志;灯笼最饱满之处形成白色冰雪堆积的造型符合中国人“瑞雪兆丰年”的寓意。

“最为核心也最重要的部分,是‘雪容融’冬奥会标志处,有一个能够发光的光环,寓意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精神,代表着‘点燃希望之光、照亮梦想之途’”。苏大伟说,这既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又代表着和平向往之意,是对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的鼓舞。

谈及“雪容融”名称的由来,苏大伟表示,这是团队成员与冬奥组委专家们共同确定的结果。据悉,团队先后推敲了上百个名字,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将想法集中上报至冬奥组委,最后由奥组委的专家们根据吉祥物创意确定名称。“雪”象征洁白、冰雪,也寓意着中国的春节;“容”代表包容、温暖,象征世界各国交流互鉴;“融”则代表融合、温暖,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世界大融合”的含义。

300多个日夜,32套方案,1万多张草纸

“设计过程最大难题是如何赋予灯笼生命力”

“奥组委在第一次会议之后,传达了‘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的意见,这就意味着整个团队的设计是从零开始。”作为“雪容融”设计团队一员的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金巍,参与了从设计初稿到最终定稿的整个过程。接到2022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的设计任务,整个设计团队表示兴奋与压力并存。

由于设计过程的保密性,团队既需要承担设计创作工作,也要做好后勤保障。金巍介绍,整个设计团队由吉林艺术学院各个分院共17人组成,集合了来自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动漫设计、三维制作、模型制作等各个专业的力量。

姜宇帆在其微博中写道,“‘雪容融’的背后,是300多个日夜,32套方案,1万多张草纸”,设计团队在一年内往返北京近30次,这也见证了团队不断打磨与共同努力的过程。

金巍直言,从初稿到成形,整个团队的状态一直是处于紧绷的,其间也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波折。“当时我们还有一个中国结的设计方案,后来被取消了,当时大家还是有些沮丧,后来就全心全意投入到‘雪容融’的形象设计中”。

提及设计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设计团队回顾,“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赋予灯笼生命力”。

参与设计的团队成员矫强说:“由于之前奥运会吉祥物大多是动物,而灯笼是物件,奥组委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够更富有生命力,能够‘动’起来。我们先后在灯笼的元素上加了鹿角、鼻子、嘴等元素,都不太合适。我们在这个部分卡了很久,最后还是回归了灯笼本身进行设计。”

“当时前后停滞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那段时间大家没有信心,不知是否应该往前进,很迷茫的一个时刻。”设计团队的吴轶博忆起那段时光,也是百感交集。但即使面对无数个迷茫和停滞瞬间,整个团队始终拥有一个共识——决不放弃,最终突破瓶颈,顺利完成设计工作。

“吉祥物产生如此大流量是史无前例的”

希望写就奥运吉祥物中的经典故事

2019年8月21日,设计团队一行人前往北京。一开始以为是设计要再次修改,一路上都在思考如何再往下推进。“当宣布‘雪容融’正式成为冬残奥会吉祥物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是百感交集,团队负责人也是热泪盈眶。之前都是为了心里的希望而努力,但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直到宣布的那刻我们如释重负。”金巍说。

从一切未知到见证诞生,“雪容融”承载着的不仅是一个团队对于作品设计的追求,更是对于冬奥精神的锲而不舍。

“‘雪容融’一跃成为‘顶流’,是我们整个团队都未曾预料到的”。设计团队坦言,“雪容融”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喜爱,作品能被大家接受和喜爱,整个团队都感到荣幸和欣慰。“雪容融”设计团队总体负责人郭春方教授,将大家对于吉祥物的热情与表达,概括为一种“中国故事”,“正是大家赋予吉祥物的情感和理解,才把中国文化演绎得如此之精彩。”

一路走来,“雪容融”设计团队始终心怀感激。作为团队总负责人,郭春方更是如此。

“感激姜宇帆的创意,没有她就没有之后的故事。感谢奥组委的领导和专家,他们之中有很多是经历了‘双奥’,对奥运会的策划和执行很有经验,在每个环节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更要感激广大观众,第一时间接受‘冰墩墩’‘雪容融’,并持续演绎。在我的认知中,吉祥物能产生如此大的流量是史无前例的,我们也希望它们在未来能成为奥运吉祥物中的一个经典故事。”

于姜宇帆而言,见证“雪容融”诞生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她表示,参与“雪容融”设计和入选全过程,更坚定了她在设计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希望未来能用自己的设计为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我认为好的设计是要遵循自己的内心,设计出和大众有心灵沟通的作品。正如‘雪容融’最初的设计理念——温暖世界,点亮人心,让更多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链接

三个冬残奥村正式开村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开幕。近日,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冬残奥村正式开村,迎接各代表团大部队入住。

三个冬残奥村均由冬奥村转换而来

转换期期间,冬奥村主要进行形象景观更新和无障碍设施调整等工作,包括国际残奥委会标志,以及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吉祥物“雪容融”、体育图标等形象景观的转换。

在北京冬奥村居住区入口处,此前热门的冬奥五环打卡点,已经转换为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广场区和居住区的几处“冰墩墩”也已经正式下班,由吉祥物“雪容融”接棒上岗。据北京冬残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冬残奥村预计接待14个代表团、约500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

延庆赛区高山场馆、冬残奥村、外围服务等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已正式开村,场馆针对冬残奥会的特点和残障人士特殊需求,调整完善疫情防控总体方案和各领域分方案,对无障碍设施运行进行了细化完善。冬残奥会期间,延庆赛区将举办高山滑雪比赛,届时将进行男子和女子滑降、超级大回转、全能、大回转、回转5个项目比赛,产生30枚金牌。

转换期间,张家口冬残奥村运行团队已完成无障碍设施设备检查、冬残奥会景观更换、必要盲文引导标识增加等工作,对村内的功能空间、流线、服务设施等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启用了矫形器、假肢与轮椅维修中心,运行了村内摆渡车。张家口冬残奥村将迎来700多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入住,张家口赛区也是本届冬残奥会金牌数量最多的赛区。

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欢迎各国残奥运动员们来到中国,在体验北京冬残奥会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时,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共同书写冬残奥历史的新篇章。

国家体育馆开启冬残奥时间

26日上午9点开始,作为冬残奥会冰球项目举行的唯一场馆,国家体育馆正式进入冬残奥时间。未来一周,8支残奥冰球队将在这里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3月5日,国家体育馆将开启冬残奥会冰球的首场比赛。

残奥冰球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运动员全程在冰橇上进行比赛,此前也被称作“冰橇冰球”。由于比赛中战术复杂多变,节奏快、强度大、对抗激烈,因此,残奥冰球亦被称为“冬残奥会上最具观赏性的比赛”之一。

参加这项运动的运动员均为下肢残疾运动员,他们身穿冰球护具,用冰橇代替冰鞋,用球杆的末端推冰滑行,依靠球杆的前端击打冰球。比赛时,双方上场队员各6人,其中包括1名守门员。比赛分三局进行,每局15分钟,中间休息15分钟,双方进行场地的互换。每支球队进一球得1分,得分多者为胜。如双方比分持平,将进行加时赛,如5分钟内任何一方进球,那么该方获胜,比赛立即结束;如加时赛双方仍然持平,则将进行任意球环节,直至决出胜负。比赛时,如出现向界墙猛烈撞人、杆柄杵人、非法冲撞、肘顶人等,或侮辱裁判员和其他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将被判犯规。

值得关注的是,从本届冬残奥会开始,残奥冰球的比赛场地变小了。虽然减少了球员的体力消耗,但是球员与球员之间发生碰撞的机会也增加了,对球员之间传接球的精准度要求也提高了。

中国残奥冰球队是首次出征冬残奥会,球队此次共派出18名运动员,包括17名男运动员和1名女运动员。球员们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19岁。中国队将在3月5日首战迎战斯洛伐克队,6日迎战捷克队,8日迎战意大利队。

采写:彭雨欣 林经武 贺蓓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网

图片由“雪容融”设计团队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