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哪儿能买到老书(蔡锷北路的古旧书店)

长沙历史上就有浓厚的读书氛围,因此书业发达。清末民初时,黄泥街旁的府正街、玉泉街、南阳街就是长沙书市所在。府正街在民国时期以卖新书为主,玉泉街则以卖旧书为主,被称为“长沙的琉璃厂”。据统计,民国时期湖南共计有书店500余家,长沙占到260余家,其中100余家集中在府正街、玉泉街、南阳街及周边街道。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书店一直是长沙人的文化客厅。步行街开街前,短短几百米的黄兴南路上,就有3家新华书店,其中包括一家工具书店。五一路上的新华书店,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都是全国最大的新华书店。直到1986年,袁家岭新华书店开业,才取代成为新的全国第一。

长沙新华书店不仅门店多、规模大,还经营灵活。设在蔡锷北路上的长沙古旧书店,不但收购买卖古籍,也从读者手中回购旧书。

南京哪儿能买到老书(蔡锷北路的古旧书店)(1)

袁家岭新华书店。

好多女学生节约早餐钱来买童安格的盒带

1986年袁家岭的长沙市新华书店开业,我是开业时进店的,算是开店元老。我们袁家岭新华书店当时不但是湖南最大的书店,在全国也算是最大的书店。营业面积4000多平方米,三个楼层,设有社科、人文、少儿阅读等多个分区,经营图书品种近10万种。我们店的科技图书专柜是长沙其他书店没有的。

我1986年刚进店时,分配在音像柜。那时音像市场主要是港台歌星的天下,除了人们熟悉的张学友、刘德华、谭咏麟、邓丽君、刘文正、费玉清,还有今天年轻人不太熟悉,但在当年红透半边天的潘安邦、杨庆煌、陈忆文、刘秋仪……陈忆文的《午夜香吻》、刘秋仪的《跳舞街》,经常在我们音像柜单曲循环播放。

那时销量好的盒带,几乎都由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公司和太平洋影音公司出品。那个时候,中国台湾歌星童安格被称为“少女杀手”,他的盒带主要消费者是女中学生。女中学生将父母给的早餐钱省下来,饿得头昏眼花也要跑来买童安格盒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有作家出爆款图书,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些书一上柜就卖断货。后来我调到外文柜,我们外文柜的读者也人满为患。收银台前排队交款的读者,长期是排成一条长龙。《英语九百句》《跟我学》是读者最喜欢购买的两本外语学习书,读者买到后,边听电台英语节目边看书,据说学习效果很好。所以这两本书常常卖断,就只好紧急联系出版社调货或加印。

我们书店那时不只是节假日人满为患,平时工作日一样是里三层外三层的读者。1986年,位于袁家岭的长沙市新华书店刚开业那会,每天清晨打开书店大门,在外等待已久的读者,一窝蜂涌进书店,挑选自己心爱的图书。

书店也会发生偷书现象。在我们书店偷书的人,老中青少各个年龄段都遇到过。营业员也在和偷书贼斗智斗勇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记得有一次,一个偷书贼被捉,现场初步讯问后,发现是个老偷书贼。跟民警一起到他家一看,我的天,他像老鼠搬家那样,每次偷一两本,在我们店前前后后偷了两百多本书。

南京哪儿能买到老书(蔡锷北路的古旧书店)(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购书的读者里三层外三层。供图/袁家岭新华书店。

“藏书界的图书土匪”何光岳常来“抢”书

1993年到1998年,我在长沙新华书店下辖的长沙古旧书店工作,书店位于蔡锷北路,古旧书店主营古籍和二手旧书。我们是坐商,主要是客户送书到店,我们收购。有时得到旧书信息,我们也上门收购。那时我们店里有一辆人力三轮车,同事个人有辆两轮摩托车。如果外出收书,分别骑摩托车与三轮车出去。

有两次外出收书经历让我记忆犹新:一次在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收书。少儿图书馆馆址是中山路的原湖南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搬离时,遗留了一些重复的图书和残缺的图书。那次我们一次性收购了好几千本。

还一次是去原湖南省政协主席程星龄家收书。那时他过世很多年,家里的好书被子女拿走,剩余几千册落脚子(长沙方言:差的,不好的)。我们去收书前,他们家老保姆已经送了一批图书去废品店。我们的收购价分两部分计价。太次的图书,我们以每斤5毛钱收购,比当时废纸价高2毛钱,不能让卖书人吃亏,这是行规。剩下的书按行规估价收购。

收到旧书后,古旧书店对古籍和旧书进行定价,定价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就是“短、中、长”。

所谓短,就是大路货。这样的书不指望它能赚钱,所以定价很低,微利尽快卖出去,加快资金周转。所谓中,就是比较好的书。这些书我们不急着卖出去,它们定价合理,我们的心理预期是三五个月把它们卖出去,这个是我们的主要盈利点。所谓长就是好书了,包括孤本、善本、绝本。这类书可遇不可求,一旦收到,标价就会很高。

南京哪儿能买到老书(蔡锷北路的古旧书店)(3)

曹慧阳:女,1986年参加工作,进入袁家岭的长沙市新华书店,分配在音像柜,2016年退休。

我们古旧书店顾客主要是文化人。譬如湖南史学家、藏书家何光岳,金石书画家李立等都是我们店的常客。

某天清晨,通宵写作后的何光岳无法入睡,在烈士公园溜达两圈后,径直来到我们古旧书店。他进门时,与出门去收书的我们相遇。也许是他的第六感觉发达,猜测我们是出去收书,所以他也返身走出店堂,在外面逛一段时间,估计我们收书回店了,他又再次来到我们店。这时我们正好收书回来,我们收购的旧书还没来得及点数、核价,就被他一股脑拢到自己身边,他边拢边笑,自嘲自已是“藏书界的图书土匪”。还有一次,何光岳一次性“抢”走二十多包图书。何光岳虽然在全国淘书,但我估计,他家里十几万册图书,至少三分之一是在我们古旧书店购买的。

我有个同学也是超级无敌的书虫,家里藏书有好几万册。他说他的鼻子每天闻不到图书的味道,眼睛看不见图书,他就心神不安。他每天要来我们店两次,他对我们图书摆放位置,比我们还清楚。有时顾客拿乱了,他帮我们归原。有次他去北京淘书,临走前拿了我一盒名片。在中国书店跟他们的业务员聊天,谈论古籍版本时,刻本、写本、稿本、拓本,张口就来。对方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还请他吃饭。因为他用的是我的名片,是假冒我的名号,所以那之后全国古旧书业很多人知道长沙有个陈英虎,业务那是杠杠的。

南京哪儿能买到老书(蔡锷北路的古旧书店)(4)

陈英虎:男,1987年进入五一路新华书店,分配在二楼科技柜。1993年调到蔡锷北路的长沙古旧书店。2004年调到袁家岭的长沙市新书书店,工作至今。

直到今天,我虽然工作兢兢业业,但只是把卖书当作职业。但我同学不同,图书是他的命。

我们古旧书店的读者忠诚度高,都是多年的熟客。每年大年初一,熟客都会来店里给我拜年。哪怕以前扯过皮的读者,这天也会来店里转一圈,问声:今天初一还上班!发一支烟,转身就走。这一天,我可以接到二十多支烟,收到烟是读者对我的认可,这种感觉让我很开心。

文/陈波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