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制片厂姓毛的知名导演(峨影厂著名编剧钱道远获突出贡献奖)

在上海领完奖后,78岁的钱道远和他在沪的年轻学生一起看了一场沉浸式话剧。在年轻人的带领下,钱道远跑得满头大汗,但他很享受这个过程,“这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十分流行、相当前卫的一种话剧演出形式,我很受启发。我现在特别注意和年轻人交朋友,从与他们的接触交流中,感受时代的气息,吸收生活的营养。”钱道远兴奋地感慨。

11月19日,第五届中国电影编剧荣誉表彰颁奖典礼在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举行。该颁奖典礼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主办,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承办。颁奖典礼主题为“让历史证明,电影剧本是电影版权之母”,著名编剧王一民、王静珠获终身成就奖,著名编剧钱道远、陆寿钧、黄世英、凌纾获突出贡献奖。

峨眉制片厂姓毛的知名导演(峨影厂著名编剧钱道远获突出贡献奖)(1)

钱道远(右)在第五届中国电影编剧荣誉表彰颁奖典礼现场

“编剧是撒下第一批丰收种子的人”

颁奖典礼现场,首先颁发的是突出贡献奖,作家谭仲池宣读颁奖词并为钱道远颁奖。钱道远以一位老编剧的激情与真诚,实现了50多年对电影文学事业最可贵的坚守。他在电影《邓稼先》中为两弹元勋树碑立传;在电影《疯狂的小镇》里,以黑色幽默生动地写出国人在危难时刻之心态种种;在电影《熊猫的故事》中搭建中日人民友好之桥;在电影《国际大营救》中勇敢地探索中国类型片之路。他用自己的电影剧作,记录时代,歌颂人民,惩恶扬善,撒播美和爱的种子。同时,也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是电影剧本的版权分娩了电影的版权,拍电影就是拍剧本,电影剧本是电影版权之母。

钱道远出生于1942年,196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在从峨眉电影制片厂退休后,他依然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继续从事编剧工作,“50多年来,一个单位——峨眉电影制片厂,一个岗位——电影厂专业编剧,一个职业——写剧本,一个人一生的履历和从业经历,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行字。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特殊的际遇和荣幸。”钱道远在颁奖视频中的这几句真诚的话,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他直言:“无论电影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或冲击,或者是编剧的原创性劳动遇到了什么问题,我始终觉得,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已选择和喜爱的职业,与对时代和人民应尽的责任结合在一起,是十分幸福的,必须竭尽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去努力完成。”

峨眉制片厂姓毛的知名导演(峨影厂著名编剧钱道远获突出贡献奖)(2)

据图电影《邓稼先》海报

说起钱道远,钱滨和他联合编剧的《邓稼先》不得不提,该片曾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等。为创作这部电影剧作,钱滨和钱道远曾到邓稼先工作和生活过的许多地方采访,记下了很多感人细节和动人故事。

“如我们到北京采访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先生,”钱道远深情地回忆道,“许先生对采访者的要求十分严格,电话里就问:你们二人中,有无50岁以上的?又问:能不能读懂英文原文。当时,钱滨才40多,我是早已过50了,可外语我们都是大学本科水平,压根无法读懂原文。经解释,得许先生应充后,按约定的采访时间,来到许先生所住的那幢朴素的老楼里,陪同我们的同志却不让我们敲门,说许先生对时间要求十分严格,一定要站在门外再等3分钟,等到下午两点正才能敲门。我和钱滨都想,这一定是一个非常难采访的老太太。没想到,门打开了,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瘦高、戴眼镜、衣着朴实得像北京街头普通大妈一样的老太太。她不仅在她为邓稼先原封不动保存的朴素的书房和客厅里,深情地向我们讲述了邓稼先许多感人的工作和生活细节,还将准备好的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博士毕业的论文精装本送给了我们,还早在扉页里写上了我们二人的姓名。怕墨迹浸湿了书页,还早就分别小心垫上了两张面巾纸。正是这种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所受到的感情冲击,使我们讲好了邓稼先为原子弹和氢弹、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无私奉献一生的故事,质朴地呈现他的生活和生命本色和辉煌,得到广大观众的肯定。”

像这样精彩的故事,钱道远还可以讲出很多。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对编剧这个职业有很深的认识。他直言编剧是原创性的劳动,他这样比喻:“如果我们把生活比作一片尚待开发的丰饶的沃土,编剧就应该是站这在片沃土上,撒下第一批丰收种子的人;就应该是翻开这片沉睡的沃土的第一只坚硬闪亮的犁,是拉着这只犁的第一头牛。原创之苦,做牛之苦,坚守之苦,从生活中第一次发现之难,是我们这些老编剧体会最深的。”

钱道远表示,尽管当编剧很苦,但他深知它的价值,“因为编剧在生活中的这种首创性发现和在剧本中的这种第一次的表现,实际上就是把包括未来影片的思想、人物、情节、叙事策略和审美走向等,都提出了一个总体的设计和定位。万丈高楼平地起,电影剧本就是一部电影永远不能缺席的最强大最坚固的源头和基石。所以,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编剧的劳动价值之所在。我们的付出和坚守非常光荣,非常值!”

峨眉制片厂姓毛的知名导演(峨影厂著名编剧钱道远获突出贡献奖)(3)

钱道远在绵阳平武体验生活

匆忙拼凑剧本是违背艺术规律的

“我们这一代电影编剧大多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上世纪)50年代长在红旗下,(上世纪)60年代大学毕业后来到电影战线,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在(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钱道远回忆,“那时全国各大电影制片厂都设有专门的组织和处理电影剧本的编辑部或总编室,后来改称文学部,再后来又改称策划部等,至现在已完全无这种专门机构,其功能与作用已由其他新部门代替。那时全国各大电影厂的总编室或文学部都有数名或十余名专业的编剧和最多达七、八十名的文学编辑。这些编剧和编辑们还经常定期或非定期的举行各种创作会议,互相交流剧本创作经验和情况,气氛非常活跃,也成果丰硕。我完成了峨影厂的任务后,还支持我到其他电影厂,如长影、北影、上影等写作。当时,有三个地方是电影编剧们最向往的‘圣地’:北影的红楼,上影的永福路52号,长影的小白楼,是全国各地的专业作家、业余作家去写作的作家招待所。大家聚集到一起,对各自创作的或改编的即将投拍的电影剧本进行最后的加工,直到各厂厂务会通过,下达生产任务令投拍。在这些作家招待所住着最后改剧本的时间,多则数月甚至长达半年、一年,少则也有一、两个月以上。可见当时对投拍剧本要求之严、打磨之细、投入时间之长和创作之精。但也因此保持和保证了所有投拍的电影故事片的基本水准和大量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

钱道远直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电影行业有很多新形态出现。这首先值得热烈欢迎。但万变不离其宗,剧本的基础必须要打实打牢,才能为以后导演和演员的二度、三度创作打下坚实的根基,为不断出现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好作品,提供最根本、最可靠的保证。

“所以现在有一些不重视剧本,不重视深入火热生活的第一线,完全闭门造车,或只是跑马看花,便匆匆忙忙拼凑出一个所谓剧本,就忙着快拍、快上、快卖,甚至想边拍边改的现象,非常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因为这种办法实际上是根本违背艺术规律的,根本不可能生产出时代和人民所需要的艺术作品,更不可能出精品的。所以我借此再次呼吁大家:一定要更加重视我们打地基的工作,即剧本创作工作,肥要往根上施!而且还要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编剧队伍。这才能为真正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实现我们的电影由‘高原’到‘高峰’的转变!”

钱道远曾在四川音乐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等兼职,为本科生、硕士生担任编剧课教授并亲自指导学生作业,把自己丰富的编剧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现在一些年轻的创作者和学生,我都很愿意和他们接触,他们也很愿意和我交朋友。我之所以现在能保持一种不自我封闭、比较年轻的心态,除了自己坚持不断读书、学习、看片外,通过和这些年轻人接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和方法。他们给了我许多新鲜的信息、新鲜的思想,新鲜的审美、新鲜的技巧和新鲜的方法,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使我不至于与时代和青年的差距越拉越大。”钱道远由衷地说道。

峨眉制片厂姓毛的知名导演(峨影厂著名编剧钱道远获突出贡献奖)(4)

钱道远(左二)在绵阳平武体验生活

虽然已经78岁了,钱道远创作精力依然充沛,依然在坚持创作,有条件时还常下乡走走。最近,在雅安宝兴、绵阳平武等地的大山里还留下他了他的足跡,在乐山峨边的文化扶贫活动里,也有他的行程。钱道远说:“我觉得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一个电影编剧,他的艺术生命不应该和他的自然生命划上绝对等号,应该永远保持紧跟时代,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人民,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敏锐与激情。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尽可能的和时代,和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贴近,这样能够更好的延续自己的艺术生命和艺术青春。”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图据受访者

编辑 李洁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峨眉制片厂姓毛的知名导演(峨影厂著名编剧钱道远获突出贡献奖)(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