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孙绍松书法之路

“兴于诗,发于乐,成于礼”。自幼受爷爷孙敬彬的启蒙和教育,孙绍松热爱传统文化,熟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树立了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

书圣故里,名家辈出。进入新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德艺双馨的书法家,其中,孙绍松是一位崭露头角的年轻书法家,功底深厚,风格个性鲜明,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受到广泛好评。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

他1965年出生文化底蕴深厚的河东。在这片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步入高速发展之路,市场热、经商大潮也没有动摇其书法发展之路。数十年来,每逢进入腊月,是其最为忙碌,最为充实的时光。他为乡里乡亲写对联数百幅,无形中也影响了诸多年轻人写书法。这两年又多次参加爱心联合会举办的慈善作品捐助情况。他说,写好字是本分,做好人更重要。书法是修心养性的门径,不是谋生工具,才能更容易发挥出自我天性。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

1982年,孙绍松为了提高创作水平,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系统学习。在学校课堂上,跟随惠玉昆、高庆荣等老先生们学习,在课下也关注张寿民、启功、王学仲、孙其峰等老先生们书法创作情况,深入临写名家名帖。尤其对于柳公权书法下功夫最多,养成了重视风骨,重力度的书风。他说,勤能补拙,实践出真知;对于书法艺术,入门简单,提高难,能写好不容易,写出风格要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

经过数十年笔耕不辍努力,孙绍松的书法作品简朴、流畅,并且适用,让人欣赏起来有动态美感。他经常和同道交流,认为书法要在点画上下功夫。点画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字的组成部分,又是谋篇布局的组成部分,特别重要。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

"夫欲学书之法,先干研墨,宁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7)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8)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孙绍松谦虚地说:“术业有专攻。我们不同专业书法家,在2015年在社区担任会计工作,生活上更加舒心了。同时,更多通过书法服务群众,牢固树立艺术为人民方向。只有这样,有个平和心态,才能得到更多人青睐,也才能在书法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9)

锲而不舍舍而不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

文:中 章

编辑:侯松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