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是举世公认的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政治家 ,军事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同时还是诗人,书法家,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探求伟人成长足迹,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伟人的了解,瞻仰伟人伟绩,深入剖析个中原理,学习借鉴有益经验,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有道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能看得更高望得更远。同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待相同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视角,也会产生不同感悟,而交流能互通有无,共同进步,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与进步。

追本溯源,先从早年开始看起吧。

一、颓败王朝中的平凡诞生

摇摇欲坠的清政府

在19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局之中。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腐败清王朝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灾难深重。毛泽东诞生后的第三年-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中国的胶州湾,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随后的1898年,中国发生了试图改变封建旧体制的戊戌变法,但正是这个时候,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更加变本加厉,而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与帝国主义者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偌大的中国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毛泽东就出生在这样的时代(PS那一代的人因为时代因素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尊心)。

封闭落后的韶山村落

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这时按当时中国历法是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没错是清朝,不过当时是倒数第2位在位的皇帝。出生地韶山属于湘中低山丘陵区,总的地貌轮廓是以韶峰山脉和韶河、石狮江两水为骨架,构成西部隆起,往东及东南倾斜的地势,山、丘、岗、平原齐备。而韶山冲四周均为山丘,如图

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1)

韶山地形图

这是一个闭塞而贫穷的乡村,同当时大部分村落没有什么两样,与外界鲜有信息交流,连报纸都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后相关报道到达这里都会耽搁一段时间,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是1910年毛泽东入读东山学堂时,才得知慈溪太后和光绪皇帝已于两年前死去!何其的封闭!

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2)

毛泽东故居

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3)

现在前去瞻仰的人很多

毛泽东的父亲与母亲

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4)

毛泽东之父-毛贻昌

父亲毛贻昌,字顺生,17岁开始当家理事,因负债而在湘军里当兵几年,长了不少见识,也积累了一些银钱。返乡后,因善于经营,又吃苦耐劳,积攒了一些资金,设法赎回了田地,毛泽东十岁时,家里十五亩田(成为中农了),后来又买了七亩田,家一步步兴旺起来,达到富农状态。此时开始做贩卖粮食的生意,在成为富农之后,毛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个生意上,还雇了人帮忙,儿子们也被安排做工。总的来说父亲治家谨严,善于经营,性情暴躁,对子女要求严厉。

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5)

毛泽东之母-文七妹

母亲文氏(文七妹/文素勤),家在附近的唐家圫,算得上是一个生活较为富裕的的大家族,当然也是务农为业。受母家家风影响,母亲勤俭持家,敦厚慈祥,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同那时大多数的中国农村妇女一样是文盲,信仰佛教。母亲嫁给父亲时家境相比父亲家好很多,至于原因据说是文家人为了给家族长辈辞世后选一个风水宝地以及便于祭拜,而去选择了与坐拥宝地的毛家人联姻(可知当时的迷信氛围还是很重的,但是也不能单纯地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那时的事情,认识任何历史事件都得了解当时的社会基本情况,从当时的角度去评判才更合理),父母亲能走到一起实在是仁孝为线、山水为媒。

二、幸福快乐的幼年时光

在毛泽东出生前,母亲文七妹已生两胎,但均不幸夭亡,“子传父业”,“无后为大”,父母盼子之心,是可想而知的。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毛文夫妇对第三子格外的疼爱,高兴之余同时又很担心,唯恐这个儿子会再夭折,母亲为此多方拜佛吃斋求佑护,除为儿子吃斋念佛外,为使儿子“根基稳固”,她还将儿子寄居在娘家。在当时那个环境,母亲文七妹做了一个农村妇女能做到的一切:其一,让儿子拜七舅妈为“干娘”,润之的七舅妈子女颇多,而且个头长得健壮结实,文七妹要儿子拜七舅妈为干娘,是希望托七舅妈的福,庇荫润之健康成长。其二, 替儿子向南岳观音菩萨“许愿”,答应毛泽东长大成人之后去“还愿”。其三, 自己吃“观音斋”。有了这三项措施后,为了保险起见,文七妹还把儿子抱到“石观音庙”前烧香叩拜。文七妹娘家附近有个龙潭,内有清泉流出,四季不竭,旁边挨着一块巨石,高二丈八尺,宽二丈余,传说石下曾镇一妖怪,而在石上则建了一小庙,人称为“石观音庙”,此庙远近闻名,信众常来朝拜祷告。文七妹虽向南岳的观音菩萨“许愿”,求其保佑自己的儿子平安,可是她还是觉得南岳的观音菩萨离她太远了点,因此,她又领着年幼的润之来到“石观音庙”拜石观音做“干娘”,她还向石观音表示,从此以后这个小孩就寄名石头了,因他排行第三,所以就叫他“石三”。于是,毛主席的小名“石三伢子”就在亲友乡亲中喊开了。从这些事迹不难看出当时毛泽东在家里是多么得受珍惜爱护。

由于上面所述的原因,毛泽东幼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外祖父家即唐家圫度过的,外祖父家生活富裕,家庭成员较多,又都比较宠爱毛泽东,还有一些同龄的小伙伴一起嬉戏,因此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一生当中难得的安定且幸福快乐的时光,不难猜测定是充满了童趣、快乐、天真无邪

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6)

文家旧居(来源于网络,侵删)

三、枯燥叛逆的私塾阶段

幸福的时光总是显得那么短暂,毛泽东很快就从牙牙学语到懵懂懂事了,人的幼年时代往往受到家庭的支配,当时的毛顺生对儿子的期望总的来说就是在家帮忙做事,学些基本的文字算术知识,然后接班管理家族事业,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以当时的见识和身份,这显得再正常不过。

从6岁左右,毛泽东就开始干一些像拔草、捡柴、放牛、拾豆子等他力所能及的农活。8岁时被送到学校读书的,在毛顺生看来,儿子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管理家中的账目、书写契约合同这些,同时,儒家思想教育能把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塑造成一名孝顺的年轻人。

开始读书的地方是村里的南岸私塾,这所学堂同当时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只教四书五经这些,毛泽东从此开始念书,但是很快他便开始讨厌这些,儒学强调秩序和礼仪,强调忠孝道德,要求人们盲从,孩子们被要求鹦鹉学舌般地大声朗读那些晦涩的陈词滥调,摇头晃脑死记硬背,并且当时的私塾先生对学生比较严厉,还会打学生,对孩子而言,这些无疑是痛苦的,极易引起逆反心理,多年以后,毛泽东冷淡地说:“我8岁时就厌恶儒学。”

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7)

南岸私塾(现状)

与厌恶儒学经书相比,毛泽东喜欢读古代传奇小说,常在课堂上偷偷地读那时的禁书,这些书大多是描写战争或者反抗统治阶层压迫和斗争的故事,诸如《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这些书,最能吸引少年期的毛泽东,当然也包括他的同学们。

毛泽东对塾师的粗暴严厉、体罚学生十分不满。为此,他十岁时曾逃学,又不敢回家,便朝县城的方向走去。由于不认识路,乱跑了三天,来回兜了几个圈子,离家才八里路,终于被家里人找到了。此后老师态度比较温和了一些,他这次“罢课”胜利了。

1906年秋,井湾里私塾,老师是毛泽东的堂兄毛宇居。一次,毛泽东趁老师不在,溜到外面玩耍。毛宇居大怒,罚他对着天井即兴作诗。毛泽东出口成诗《井赞》:“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首诗以物寓人,形象得表达了对私塾教育封闭刻板的不满,希望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在苦闷的私塾读书的同时,来自父亲的管教也让他很是烦恼,一方面是要求较多且辛苦而毛泽东不喜约束,一方面是不让读杂书而毛泽东却偏偏喜欢。

毛泽东13岁辍学了,因为毛顺生不满足于儿子只是在上学前和放学后到田里帮忙干农活,并且学过算术知识,能在经商方面帮上忙。这时,白天他是一个成年劳动力,晚上,他成了父亲的管账先生。因长在一起,父子之间出现了更多的摩擦。毛泽东经常和他的父亲斗智斗勇,常用温和而坚定的反抗使父亲这个暴躁的守财奴狼狈不堪。他讨厌去为他越来越富的父亲四处要账。父亲常数落他的种种错误行径,或者叼着烟袋生闷气。还不允许毛看那些所谓的离经叛道的东西,认为是坏书,把泽东教坏了,以至于连父亲的警告都不屑一顾。而泽东则努力把父亲交代的事情尽快做完以挤出时间看杂书,并且晚上经常关着窗子在被子里偷看。读当时能找到的一切书籍,常常读到深夜。有一天突然想到,小说书里主要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这一点困惑不解,后来逐渐发现小说中颂扬的都是人民的统治者,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

期间,从表兄文运昌处借了一些书,有一本是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主张设议院、办商务、讲农学、兴学校,使上下同心、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畅其流,还说中国之所以弱是因为缺少西洋的铁路、电话、电报、汽船等,提出"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学习西方的原则。还有一本为改良主义者冯桂芬所著《校邠bin庐抗议》,该书对外国侵略和清政府腐败表示不满,并提出一些富国强兵的主张。这些书让毛开阔了视野,萌发了爱国思想,激起恢复学业的愿望。

1909年,毛泽东在乌龟颈私塾就读时,韶山冲李家屋场由外地回来一位维新派教师李漱清。他常给韶山人讲述各地见闻和爱国维新故事,宣传废庙宇、办学校,反对信佛。人们对李漱清的言论有各种议论,但毛泽东赞成他的主张,并同他建立师生和朋友关系。

1910春,在韶山栋茅塘秀才毛麓钟(在蔡锷部下供过职)家读书,选读纲鉴类纂、史记、汉书等古籍,还读一些时论和新书。4月,湖南粮荒,饥民暴动遭镇压。毛和同学们对此事议论多日,对“谋反者”所受冤屈深感不平,此事给毛留下很深印象。1910年4月,湖南粮荒,长沙饥民到湖南巡抚衙门示威,要求平粜救灾,他们冲进衙门,砍断旗杆,吓走巡抚。后饥民暴动惨遭镇压,许多人被捕杀。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引述毛泽东的回忆:“这件事在我们学堂里讨论了许多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学生都同情‘造反的’,但他们仅仅是从旁观者的立场出发。他们并不懂得这同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他们单纯地把它看作一件耸听的事而感兴趣。我却始终忘不掉这件事。我觉得造反的人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样的老百姓,对于他们受到冤屈,我深感不平。这个时期,他还读到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对国家前途感到担忧,开始意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

与父亲相反,母亲则非常善良,宽厚随和,纵容溺爱她的长子,而母亲也常常成为泽东的依靠,受母亲影响,毛泽东同情弱者痛恨剥削者。

这些幼年经历让此阶段的毛泽东产生了强烈的公平感,让他成为一名叛逆者之前就是任性的,在成为一个革命者之前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少年。

正如《西行漫记》所记述:“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在这个时期,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在读了一本关于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以后。我现在还记得这本小册子的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这本书谈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越南、缅甸等地的宗主权的丧失。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坚定出乡关

根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出版的《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以及斯诺所著《西行漫记》,毛泽东“六年孔夫子”期间所经历的几件事,对毛泽东的触动很大,他日渐感到韶山过于闭塞,渴望走向外面的世界。

到1910年时(16岁),在进一步求学问题上,毛泽东与父亲之间的争吵升级了。毛顺生打算让毛泽东到距韶山70多里的湘潭县城的一家米店当学徒(还是一贯的思路),泽东对父亲的安排没有强烈反对,他觉得,县城里也许能提供更好的机会,不过他真正想的是到一个教授外国课程的新式学校去读书。当他有礼貌地向父亲谈了自己的想法后,父亲只是哑然失笑,这伤害了毛泽东,在这之后,他与父亲有一段时间互不讲话。

后来,在母亲娘家一些亲戚的帮助下(母爱伟大),毛泽东在湘潭一个失业的法学学生家里自学了半年,尽管他迫于父亲的压力不得不重新回到韶山(或者也许是因为经济问题),但是这半年的读书及与别人的争辩,加之在湘潭的见闻,使得毛泽东已经彻底脱离了父亲的那种期待。

1910年秋,表兄文运昌(影响少年毛泽东的一位重要人物)告诉他,离韶山五十里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讲授西方新学,教学方法也很先进,他听了动心,想去那里就学。毛泽东为自己制定了稳妥可行的计划。他从母亲娘家那边的亲戚们和自家朋友那里东拼西凑借到了足够的钱财,并在一天吃完饭时,正式向父亲表明要到东山学堂读书。父亲发火了,并且要求弄到一笔钱来支付雇来顶替他的长工的工资,毛泽东也不想把父亲逼得太甚,他又从一位尊重学问的一位亲戚那儿借了一些钱,径直交给父亲,并最后说明要去上学的打算。他还先后请八舅文玉清、堂叔毛麓钟和表哥王季范劝说父亲,大家都说润之聪明好学,前途远大,到洋学堂可以学到比在米店赚更多钱的本领,父亲终于妥协,同意了大家的意见。这里也可以看出毛泽东此时已具备超常的意志、勇气和智谋了。

次日黎明,毛泽东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母亲心中满是担忧,但还是默默着支持儿子。临行前,毛泽东思绪万千,一方面,独立不羁的性格使他急切地想要冲出束缚身心的家庭和风气闭塞的山村;另一方面,想着要离开抚育自己的父母,要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韶山冲,他多少有些依依不舍,更何况有违父亲的期待。于是,他写下《七绝·呈父亲》,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的原作者究竟是谁,毛泽东通过何种渠道读到原诗,这些问题已不重要,它是毛泽东改写的诗作,这是一种仿造诗的创作手法,以前人诗词为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改动几个字,将其从原诗中剥离出来,产生新意,这种诗叫剥体诗。《七绝·呈父亲》是毛泽东感恩父亲的特殊方式。他把原诗的“男儿”改成“孩儿”,体现出对父子关系的准确定位,更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敬重。他把“死不还”改成“誓不还”,充分考虑父亲的忌讳和感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则准确表达毛泽东志在四方的坚定意志。少年毛泽东以这种含蓄方式向父亲道别,比千言万语更精炼、更生动、更准确。从此,毛泽东义无反顾地走向外面的世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总的来说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品味出毛泽东韶山求学经历对他的深远影响和他想要走出韶山的强烈渴望,可以解读出父亲毛顺生对毛泽东的深刻烙印和毛泽东对父亲的真情实感,这对于全面理解毛泽东的成长经历无疑大有裨益。

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少年毛泽东立志出乡关)(8)

毛泽东

天亮不久后,毛泽东就出了韶山,这是一个凉爽的秋日早晨,挑着扁担,一头是包袱,里面装着一件长袍、两条床单和一顶蚊帐;另一头装着他心爱的书籍。这是他人生历程的第一个重要转折,这之前他对韶山以外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怀着对封闭苦闷现状的逃离,夹杂着些许不舍,带着极强的反抗精神和正义感以及对未知世界强烈的探索欲望,他出了乡关,从此踏上了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神”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