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实验学校风筝节(温岭一小学举办)

良渚实验学校风筝节(温岭一小学举办)(1)

浙江在线04月08日讯最近,温岭市箬横三小举办了为期半个月的“风筝节”,学生们搭骨架、黏贴、绘画,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并将其放上天空。通过综合评价,最终评选出获奖班级。

为了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风筝节”,学校还开展了跟风筝相关的绘画、手抄报、书签制作等比赛,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风筝节”为期半个月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蓝天白云下,让风筝在春风里飞扬,这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

如果这风筝是自己亲手做的,而且和同学们一起放飞,是不是更开心?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箬横三小校长周妙法说,举办“风筝节”就是想给孩子的童年带来更多的快乐。风筝是友谊的象征,又是和平的使者,放风筝是传统节日——清明节的习俗,“风筝节”的开展,让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又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他们的协调配合及团队合作能力。

3月23日,“巧手舞筝放飞快乐”为主题的“风筝节”,在箬横三小正式启动。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差异,比赛以低、中、高年级段为单位,一二年级,主题为风筝儿童画比赛;三四年级主题为风筝书签制作比赛;五六年级,主题为手抄报比赛。

全校总动员做风筝

这半个月来,“风筝”成了校园最热门的话题。

各班级开展了一系列“了解风筝文化”的活动,通过上网、查阅书刊、调查访问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风筝的起源、典故、种类、作用和制作方法等相关知识;同学们一起收集有关风筝的名言、谚语、诗文、歇后语等;参观风筝实物,了解结构组成,学习制作方法。

科学老师指导学生制作风筝,向孩子们讲授造型、捆扎、拴线等技巧;美术教师利用美术课、社团活动课向孩子们讲解风筝的图案设计等知识。整个校园弥漫着浓浓的风筝气息。

学生们说:这样的活动太好了

4月6日,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风筝现场创作比赛”和“风筝现场放飞比赛”。

创作现场,参赛选手个个手执画笔,大显身手。每一笔都承载了孩子们对梦想的追求;每一色的增添,都寄托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渴望。空白的纸张,在孩子们的涂涂画画下,绽放出最美丽的图案。

朱乐萱、朱以诺是五(1)班同学派出的代表,两人忙了一上午,制作了一个漂亮的燕子风筝。

操场上,小伙伴们一边奔跑着抽拉手中的线轴,一边回头扯动长长的线,手中的风筝在他们不断试飞和调试下,逐渐飞上了高空。旁边的啦啦队员们兴奋地唱起了:“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燕子风筝不仅飞得高,飞得稳,时间还长,在天空停留了25分钟,最后获得大奖。

六(3)班的朱羚伟和江晨宏同学制作的菱形福字风筝,放飞了20分钟,也获得了大奖。

五(1)班班主任朱灵飞说,五年级劳动技能课,就有制作风筝的课程,孩子们学得特别认真,这应该是她们的风筝能胜出的关键原因。

获奖后,五(1)班的同学们乐开了花。朱乐萱说,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动手能力增强了,在过程中更享受到了合作的乐趣。

本文转自:温州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