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是必须停母乳才会好吗(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

小圆家的小汤圆满月了,可是左瞧右瞧就是有点黄,不放心,一家子带着小汤圆来医院检查。

果不其然,小汤圆的黄疸还未退,虽不是很高,但仍偏离了正常值。

医生给小汤圆作了一系列检查,都没有任何问题。

医生说,小汤圆的这种情况,考虑母乳性黄疸,也就是说,宝宝的黄疸是吃了小圆的母乳引起的。

小圆一家惊呆了:

母乳会引起黄疸?

难道母乳有毒!

母乳性黄疸是必须停母乳才会好吗(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1)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宝宝的血液中存在一种叫做“胆红素”的东西,当胆红素数字超过一定值,就会引起宝宝的,皮肤、巩膜(即眼白)黄染,这种情况就称为黄疸。

而严格意义上的母乳性黄疸,就是因为母乳某些成分导致胆红素增高或消退延迟而引起的。

它需要满足以下这几个条件:

  •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1周末或l周后出现明显的皮肤黄染
  • 可能持续8~12周或更长时间
  • 宝宝的一般情况好,吃、喝、拉、撒、睡,全部不受影响
  • 体重增加良好
  • 大便和小便的颜色和量正常
  • 医生体格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 如果去医院抽血,它的胆红素数值在256.5 mmol/L左右或低,即相当于皮肤测胆红素15mg/dl

母乳性黄疸是必须停母乳才会好吗(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2)

母乳性黄疸需要停母乳吗

不需要!

很多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宝宝考虑母乳性黄疸,医生会跟你说:

回家先停3天母乳,再回来测一下黄疸。

暂时中断母乳喂养,用配方奶粉取代,曾经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作为诊断甚至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一种方法。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育儿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这种做法并不利于持续母乳喂养。

因此,目前有关新生儿黄疸的指南,已经不再给出类似建议了。

母乳性黄疸是必须停母乳才会好吗(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3)

因为,用中断母乳来诊断或治疗母乳性黄疸,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 不管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随着宝宝的长大,胆红素水平都会下降,也就是说,你遵循医生的意见,停了3天母乳回来测黄疸,咦,胆红素水平下降了,但是,如果你继续母乳喂养,3天回来,胆红素水平也会下降。
  • 中断母乳喂养的方案,一般都是短时间内停止,当恢复纯母乳喂养后,胆红素水平可能会恢复到停母乳之前,这会让家人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继续给宝宝母乳喂养呢?
  • 当考虑母乳性黄疸时,宝宝一般都已经母乳喂养一段时间了,如果突然中断母乳,宝宝可能会不适应奶嘴的感觉或配方奶的口味,而导致奶量下降,下架了,大小便就会随着减少,反而会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

母乳性黄疸是必须停母乳才会好吗(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4)

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黄疸一定是母乳性黄疸吗?

不一定!

母乳性性黄疸是一个排他性的诊断,也就是说,要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才能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即使黄疸宝宝的表现全部符合上文所提到的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也不要轻易的认为,自己家的宝宝就是母乳性黄。

因为引起一个月左右宝宝黄疸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低、红细胞酶缺陷等等。

所以如果你的宝宝黄疸迟迟不消退,请寻找专业的医生帮助判断。

母乳性黄疸是必须停母乳才会好吗(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5)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如果考虑母乳性黄疸,只要宝宝满足下列的情况,是不需要任何治疗的:

  • 一般情况好,也就是说吃、喝、拉、撒、睡完全不受影响
  • 体重增长满意
  • 大、小便的颜色和量均正常
  • 胆红素水平低于光疗的界值(这个临界值是多少,交给医生判断吧)

也就是说,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高于光疗直,即使考虑母乳性黄疸,也需要光疗治疗。

母乳性黄疸是必须停母乳才会好吗(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6)

另外,如果宝宝考虑母乳黄疸,千万不要去试这3种方法:

  • 茵栀黄口服液
  • 晒太阳:胆红素水平不高的母乳性黄疸本身自己就可以退,胆红素水平过高需要光疗的,指望晒太阳也退不下来。
  • 喝葡萄糖水:不知道为什么,总会有很多人喜欢通过喝葡萄糖水来退黄疸,如果想多吃多拉排黄疸,那么就多喝母乳吧。

母乳性黄疸是必须停母乳才会好吗(宝宝得了母乳性黄疸)(7)

各位看头条的爸爸妈妈,你们家宝宝是否正在遭遇黄疸或曾经遭遇过黄疸呢,你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因为黄疸而给宝宝断过母乳呢,如果觉得小果的文章对你有帮助,麻烦帮忙多转发,让更多的爸爸妈妈看到,小果先谢谢大家了。


我是小果医生,三甲医院儿科主治医生,二宝妈妈,从医十年余,这里有大家需要的靠谱的,科学的育儿知识,欢迎关注儿科医生小果,一起快乐育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