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冯至主要内容(书评冯至杜甫传)

杜甫传冯至主要内容(书评冯至杜甫传)(1)

《杜甫传》封面

杜甫传,冯至,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3月北京第二版。

全书一共13章包含若干附录。目录设置时而以经历,时而以地点,大致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因为冯至是诗人出身,同杜甫“与我心有戚戚焉”。此书为其一生唯一两部传记作品(另一部为《论歌德》),故而甚为用功。但因为用了那时时兴的阶级分析观点,落笔不免带着感情,到后来就写成了如题的这个结论,亦实非本人所愿。

家世及出身:面面俱到,上去几辈都查过了,其为杜玉石30岁祖父为杜审言作过中央官员,以诗闻名副。父亲杜贤只做个县令,他自称京兆杜府似乎也委托公子哥的习气。复兴一汽家族,颇多有出息的人,而他显然又不是师徒最好的那一个母亲亲戚出自清河崔氏叫父亲这边更盛一些。

童年:可记者两件事,一是他的姑妈舍亲子救侄子,一是他有份亲眼目睹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他的姑妈没有理查的姑妈有钱,但在自己的儿子和侄子同时患病时,选择了照顾自己的儿子,以致自己的儿子死去,堪称是伟大的姑妈。公孙大娘的舞蹈,在其六岁时亲眼见到印象深刻。万年他看公孙大娘弟子的表演,不免想起以前,感触颇多。正如现在有人六岁时看了郭德纲的一场相声,日后又看了他的徒弟或者徒孙的表演,回忆起来的那个感觉是一样的。

吴越与齐赵的漫游:他在20岁(731年)至29岁(740元)做了两次漫游。作者大致的意思是当时的科举拼的是人脉和社会关系,类似现在的大V可以去大学做名誉教授一样。杜甫虽然家境已大不如前,但是在江南却有很好的亲戚,他就去投奔。住到735年才回来参加进士考试,不幸落榜了。对他影响并不太大,他就往齐赵故地去。有名的《望岳》就是在那个时候写的。

与李白的会合:两强744年终于相见。之前,杜甫结了个婚,娶了个司农少卿的女儿,姓杨。这段时间他收获了爱情和看似一厢情愿的友情。李白的个性和他迥异,但又是他理想中的人格。故而在见面以后,他追随着李白的脚步。他跟着李白去宋州,在那里和高适一起过个秋天。又去齐州拜访李邕,再到兖州,寻仙问道之后便分开了。有个笑话讲杜甫和李白之间的友情,分开之后杜甫写了很多怀念李白的诗,而李白写的最好的关于友情的诗却是《赠汪伦》。但我有理由相信,杜甫对李白的向往是真实的,这个与李白本人无关。

杜甫传冯至主要内容(书评冯至杜甫传)(2)

杜甫草堂内的杜甫和李白

长安十年:回到长安的时候,他已经35岁了,急需找一份工作。747年政府有一个针对文艺界人士的考试,但是由于李林甫的破坏,杜甫失败了,他只能委屈到贵族的府上做宾客,当然他也没有放弃往上进步的努力。冯至说他“为了求得一个官职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但屡战屡败。唯一有一丝安慰的,是他结识了几个终身的朋友:高适、岑参、郑虔。751年他就已经开始在长安及附近流浪,直到759年安禄山攻陷长安。

流亡:此刻的杜甫身如浮萍,只是跟着走而已,期间还经历了一场生死,他努力在寻找依附,信念就是要活下去。终于在同样处于流亡之下的肃宗手下,找了个左拾遗的官,但又因言得罪。他尚不知政治的污浊与从政的技巧,内心痛苦的。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757年10月肃宗还京,杜甫也和家人一起回到长安。但时间不长,他的后台房绾倒台,他就被派到华州去做司功参军,自此他就再也没有回来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三吏”、“三别"就写在此时。

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759年立秋后不久,杜甫因为房绾的最终倒台而由华州司功参军的位子上退下来,他无枝可依。去秦州投奔从侄杜佐,主要的生活是靠亲友赞助和卖药。此刻的他分外孤独,写了一些怀念友人的诗(当然也包括怀念李白的)。之后他又到了同谷,12月份启程入蜀。冯至说759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实然。

成都草堂:他在成都城西七里的皖花溪建了个草堂,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他在草堂的生活也算安定,写作的题材也较为广阔。他受着做官的朋友的资助。新的成都地方官严武来拜访他,他心里又有了涉足政治的念头,但烟雾很快入朝他送严武到绵州。不聊成都发生需知道的叛乱前途又不明朗。

杜甫传冯至主要内容(书评冯至杜甫传)(3)

杜甫草堂

再度流亡:他终于又回到了草堂,接着并再次回到成都的延误的请求,入他的幕府,但是他53岁的年纪仍无法应付内部的勾心斗角,于是请辞,想安心过几年安定的生活,不料延误死去,他只能重新他的冬游计划。

夔府古城:他居住在草堂里面,生命已走到尽头,贫穷老病,与他同时代的诗人都凋零了,也就是在此时,他观看了她童年时看到的剑器浑脱。

悲剧的结局:杜甫的最后两年,他下荆州,到公安,往岳州,住衡州,别潭州,被困于水上,左右不得,最后死在船上。时年59岁,家人无力安葬,灵柩厝在岳州。直到813年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将其安葬在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边。墓志铭是元稹写的。

冯至总结道:这是一个正直的诗人在封建社会里必然的悲剧。这是一个比较中肯的评价,但杜甫的悲剧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正直,还因为他人格上的诸多缺陷。他祖上家世显赫,到他父亲这一代却落个县令,周围的亲戚都要比他好,这让他心里难免有落差。我想他在青年时无数次梦想要一飞冲天,却因为造物弄人不能如愿。朋友的安慰和鼓励让他些许平静,他也曾梦想和李白一样洒脱,但他毕竟不是李白,或许李白才活成了他想要的样子。国家的动荡,政局的变故,让他拖家带口,寻找依附,却又所托非人一误再误他努力想摆脱世俗的桎梏,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向现实低头。他耻于和官僚为伍,却又不得不回头再去取悦他们。他也是尽量在选择一筐臭鸡蛋里不怎么臭的那几个。但与他价值观相似或者趋同的那几个人,在那些年里不是倒台就是亡故。或许直到死,他都没有放弃希望,又或者与其说是希望,不如说他是在寻找解决的方法。

杜甫传冯至主要内容(书评冯至杜甫传)(4)

晚年的杜甫

《寒战》里梁家辉被请去廉政公署喝茶。他说任何人或者组织明也好,暗也好,都有一套规则,要先弄清楚这些规则,但很多人没弄清楚就死了,是因为自以为是。杜甫倒不是死于自以为是,但是着实做不到。在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如此。

歌里唱的:一句似一箭,万箭读穿心,白驹一晃人已瘦,少年化老朽,正看尘满面,侧望腰已偻,醉眼看人间,个个都温柔。这难道不是杜甫的人生写照?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不高,而他的光芒要到后世才为人所接受下来,也真是不胜唏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