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都有什么(印度种姓制度到底要有多可怕)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里,大泽乡起义时有句著名的slogan:“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啥意思呢?

意思是说:那些王侯将相莫非都是天选之子?难道生下来就理所应当然地直接就成贵族了吗?!

你别说,要是陈胜吴广俩人能穿越时空去印度溜达一圈探访一下民生,估计就该蹲马路边儿怀疑人生了,因为在那片弥漫着咖喱香气的神奇国度,社会地位和阶层还真就是天生的,投胎在那边可是门技术活。

恒河水不是你想喝就能喝到的,没两把刷子是万万不能贸然前往三哥地盘投胎的,即使做足了万全准备,也很难预测究竟是福是祸,毕竟向上投通道很拥挤,向下投通道是炼狱,正所谓天堂有路不好走,地狱无门特好进。

【一】

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除了印度之外,在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也都普遍存在,只是印度把这种制度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其实欧美群众也一度深受其害,基本也被那帮蓝血贵族大忽悠给忽悠“瘸了”。

不光国外,中国也曾经有过类似制度,比如元朝四等人制,清朝满洲的八旗制。

目的就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方便统治管理。

最早的古印度分为两大族群,一个是雅利安民族,一个是达罗毗荼民族,雅利安是后来才迁入印度的白种人民族,主要居住在北印度,他们是公元前600年至今北印度文明的缔造者,同时也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创立者;达罗毗荼人则是印度的原住民,个子矮小皮肤黝黑,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在印度和流域的哈帕拉文明一般被认为是他们创造的。

随着雅利安民族的大举入侵,井水不犯河水的太平日子算是彻底结束了,达罗毗荼人倍受欺负、惨遭奴役,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不堪言。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种族制度被深深刻进了印度历史的史册,影响之深远一直持续至今。

看到这里,你觉得这个套路有没有一种熟悉的味道,反正小编在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不知怎地想到了16世纪的印第安人。

印度种姓制度都有什么(印度种姓制度到底要有多可怕)(1)

在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成了四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躺赢型选手,例如祭司、学者)、刹帝利(王侯将相型选手,例如武士、国王)、吠舍(小富即安型选手,例如手艺人、商人、地主),首陀罗(劳碌奔波型选手,例如平民、农民、仆人),你以为处在食物链底端的首陀罗种姓是最惨阶层了么?

不,你错了,你真的错了。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三哥做不到,在原始印度教种姓制度之外还有另一个社会阶层,它就是跳出“三界”之外、不存在于食物链链条上、处于社会金字塔结构最底层大基座外围再往右边两千米、都没资格被划分进四大类种姓里的达利特(Dalit)人,他们连贫民都算不上,被高种姓人称为贱民。

目前就不完全统计,所谓的达利特“贱民”在印度有1.7亿人左右

在高种姓眼里,他们是“不可接触者”,如果一个婆罗门或者刹帝利这样的高种姓印度人出街玩耍要是迎面走来一个底层达利特,那这个底层无产阶级必须迅速退避三舍,立即消失在高种姓人面前,以免“玷污”了那群高高在上的高种姓人高贵的灵魂(有凡尔赛文学内味儿了吧)。

印度街头时不常你会看到这种奇怪景象,达利特种姓的人不是清洁工胜似清洁工,为街区卫生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边走边用扫帚清扫走过的路,倒不是因为他们心系环保,而是他们被其他几个种族认为是最卑贱的种姓,甚至连碰到他们的影子都觉得肮脏污秽。

除了他们的影子之外,连走在路上留下的脚印,都会被其他种姓的人嫌弃。

就小编的认知范围,除了以哈利波特为代表的在霍格沃茨上学任教的那些巫师,也就达利特出门随身自带扫帚了。

街上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当达利特拿着扫帚扫掉自己的脚印时,扫掉的不光是脚印,还有尊严……想想都觉得特别辛酸,佛语有云:众生皆苦,众生平等。

反正高种姓人苦不苦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但是众生平等这句佛语在印度这样的国家听上去就像一句笑话。

请容许小编沉默五秒钟…

【二】

喜欢看电影的小伙伴一定都知道印度神奇妙妙屋——宝莱坞影业(Bollywood),大家普遍认可宝莱坞一出,必出精品这种说法。

印度电影的成功与印度独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宝莱坞特别明白自己国家有什么问题,所以拍摄题材经常开启自黑模式,善于自嘲,所以总能拍出一些看似喜剧片实则带有悲剧色彩发人深省的电影作品,以此来冷嘲热讽自己国家中存在的各种社会弊端和“顽疾”。

比如大家伙都知道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嗝嗝老师》、《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偶滴神啊》、《摔跤吧,爸爸》、《厕所英雄》等等,把印度社会中存在的种姓问题、教育问题、宗教问题、卫生问题都拿出来“鞭挞”一遍,讽刺了个爽。

电影里坏人总爱说一句台词“杀掉你就像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在印度,它不再是一句台词,它真实地发生在生活里。

2019年上映的印度影片《Article 15》(第15条)讲述的就是一位初入警局的警官反抗印度种姓制度的故事,揭露种姓制度的落后和罪恶以及警匪相互勾结的社会黑暗面。

村里的三个花样少女离奇失踪,其中有两人已被确认死亡。

这部电影主要从寻找第三个失踪少女作为线索,通过警长办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把最为残酷的一面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印度种姓制度都有什么(印度种姓制度到底要有多可怕)(2)

此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14年印度北邦一处名叫乌沙提的村子里发生了一起恶性奸杀案件。

受害人是一对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小姐妹,俩姐妹的尸体被吊在芒果树上被村民发现,两人浑身是伤,衣衫破败。

姐妹二人的爸爸当即报警,在办案调查过程中,警察得知被害者一家都是低种姓之后,开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用难听的话刺激侮辱被害者家属一家,让观影者感受到了穷人命贱如蝼蚁,在承受丧女之痛的同时还要承受到执法部门的羞辱,这都是什么人间疾苦啊。

影片中的一些细节隐隐约约展现了印度教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者说是一种想传达出的概念——“纯(高)净(贵)”,他们内心已经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种越是纯净种姓等级就越高,离神明的距离就更近了一步,老娘就是有资格傲娇的固有思维模式。

在他们眼里,低种姓都是浮尘,贱民全是垃圾;这不再等同于一种生活中的习惯,它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信仰。

这恰恰才是最可怕的。高种姓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被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爸妈灌输一种理念,我生而高贵,那些低种姓的孩子不配和我一起玩耍,我也不能靠近他们,他们肮脏,他们卑贱;而低种姓家庭的孩子也会被父母教育,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有任何越级行为,安分守己地做好一个蝼蚁该做的事,你不能靠近那些高种姓孩子,他们纯净,他们高贵。

【三】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阶级是不是真的已经固化了?

上升通道是不是已经基本被堵死了?

其实那也未必见得,跨越阶级这事印度的劳苦大众也不是没琢磨过,在印度您要真是有心想跨越阶级,而且您是个女的...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结婚!

找个高种姓男人结婚!

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这句话在印度体现得淋漓至尽,一个低种姓女人嫁给一个高种姓男人,这叫顺婚,没毛病;但是这种婚姻更像是一场赤果果的交易,高攀的女方家必须支付给高种姓夫家一大笔“阶级跃迁费”,这跃迁费的价码您就照着拆迁费想吧。

想改变阶层?怎么可能让你空手套白狼。

哦不,是高种姓三哥,靠结个婚就解决,您得拿出真金白银的诚意才能搏得迈进人家高种姓人家门槛的机会。

你看,富贵人家的小算盘打的就是这么溜,连婚姻都是一场明码标价的生意。

什么?您是男的想问问有没有软饭硬吃的机会?

抱歉,您想多了,这碗饭吃不得,“饭太硬”怕您胃受不了。

除非有个高种姓女人爱您爱到骨头里,并且愿意接受嫁给您以后你们俩包括你们俩的孩子以后世世代代都降为贱民的尴尬处境,不然您还是死了这条心断了这个不靠谱的念想吧,在印度这种被称为“逆婚”,就算女方愿意,她爹妈就算打断她腿养她一辈子,也绝不会允许她找个低种姓有辱家门的;当然还是打折你腿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印度种姓制度都有什么(印度种姓制度到底要有多可怕)(3)

先别急着失望,还有一条路可以一试,那就是参加竞选,一路升级打怪,成为一个为广大低种姓人民群众争取权利的议员。

印度是个表面文章做得特别到位的国家,都是场面人,背地里歧视归歧视,上了台面自由民主平等那套可不能丢。

您要是能力超群还可以再继续往上奔,战胜各路牛鬼蛇神,比如从商贩家庭走出来的莫迪总理。

当然这种人万里都挑不出一个来,学历、智商、情商都得在线,而且他严格意义上说是个中产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不算是低种姓,当作大神来膜拜一下就可以了,普通低种姓家庭孩子想走他这个路子,基本没戏,可操作性太低。

最讽刺的是,达利特人在那部叫《Article 15》的影片中没有任何角色。

相反,主角是个婆罗门。

影片呈现了达利特人的弱小可怜无助,他们迫切需要个救世主(神啊!救救我吧!)而最终的救世主走了个山路十八弯又绕回来了,拯救他们的竟然是看不起他们视他们为粪土的婆罗门(哦,尔等贱民,跪下!),难道印度除了阶层连电影也要开始搞“内卷”了,孩怕…

印度种姓制度都有什么(印度种姓制度到底要有多可怕)(4)

文:赖有梨

您的关注与点赞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破壁调查局在此感谢您的支持,转发也是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