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是什么心理(恐婚的人都是什么心理)

恐婚是什么心理(恐婚的人都是什么心理)(1)

张苧洢

心理咨询师

恐婚是什么心理(恐婚的人都是什么心理)(2)

说恐婚之前,先说一说什么是婚姻?

婚姻是男女自愿通过合法手续在一起生活,形成人际间特殊亲属关系,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从表现形式上看,是双方财富、心理和生理的结合;从本质上看,是双方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盟约。

这里面的要点有三:一是自愿一起生活,二是形成一种新的更加亲密互动和接触的类亲属关系,三是不仅有保护还有约束。

恐婚的人,大多是因为后面两个要点的无法突破而拒绝婚姻的。

恐婚心理一:害怕自己重演父母的婚姻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性格和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经历了父母离异、感情不和、常常争吵、打架等等,就会感受到婚姻是令人不愉悦、不快乐、不舒服的。因为TA的认知体验来源于父母在婚姻中的互动,而且这些体验大多是是负面的。所以,潜意识里就认为婚姻是不和谐、不快乐的。TA也在内心里担忧,自己一旦进入婚姻,就要过上父母那样的生活,而那是自己从小就害怕的生活。

恐婚心理二:害怕婚后无法得到爱的满足

如果在成长经历中,缺乏养育者给予的足够关注和爱,我们就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我是不值得被爱的,可是在意识层面,又不停地寻求被爱,以满足那个内在缺爱的小孩的渴求。

所以,在与亲密伴侣的交往中,就会时刻象个孩子一样,处处要求宠爱和被关注。殊不知,亲密关系相处的两个人是需要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尊重的。但在你们的相处中,你时时用一个小孩子与对方互动,当需求得到满足时,你认为自己是被爱着的;当需求没能被及时看到和满足时,你就会认为对方不爱你了,你就会拼命地要求对方证明。

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由于你们关系的不对等,你常常会把伴侣投射成你“理想中的家长”,而TA不能够及时满足你的时候,就正好证明他是不爱我,实际是你内心那个“我不值得被爱”的信念在做怪,影响着你们的关系。

恐婚心理三:害怕自己无法处理好更加亲近的关系

恋爱时的浓情蜜意实在美好,但两个人的相处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当关系出现问题时,如果采取指责和抱怨,就会让关系出现伤害。遗憾的是,你们的相处中,总会各自带着在原生家庭成长中习得的模式,去与对方相处。如果你是一个回避型性格的人,而对方又是一个强迫型性格的人,你们之间出现问题时,可能要面临较大挑战:即你越回避,TA越追击,你们之间的交往就会常常处在一个恶性循环的互动中。这样的互动本身就会对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当你们在恋爱期遇到这样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时,就会非常担心婚后这样的问题会更加放大。所以,很多伴侣都是在相处中出现问题,没有进行积极有效解决,而回避了成长,采取了恐婚或不婚。

恐婚心理四:害怕对方背叛或不忠

亲密关系相处中,两个人之间是否能够建立安全的信任链接,是评价关系安全度的重要因素。当伴侣双方在交往和相处中,有很多的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时,如果你们做不到求同存异,就会觉得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因为对方的很多看待事物的观点,处理事情的方法是你不熟悉的,就个时候就会引起你强烈的安全感。

如果两个人沟通交流顺畅,而伴侣又可以为你提供更多无条件接纳的话,你就可以放心地让自己去探索很多的陌生领域;当伴侣很多的不同,引起你更多的不安,而又没法面对和解决时,你就会产生更多的不安全感,如果这个不安全感影响到你的舒适生存时,就会发展为恐婚。

恐婚心理五:害怕自己在婚姻中承担责任

据说,再恩爱的夫妻在生活中也有10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和50次出轨的念头。

人世纷扰,遇到一些诱惑其实难以避免。爱情没有先来后到,但婚姻却践行着一夫一妻制。所以,很多婚姻难免遇到“婚后遇到真爱”这样的考验。

记得《奇葩说》有一期讨论过这个辩题,其中有一个人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维系婚姻是一种责任,比起无畏地追逐感性的爱情,理性承认婚姻的责任会让你享受到更高阶的幸福。”

婚姻不同于爱情,爱情可以慢慢谈,换人谈,但是婚姻却是一辈子的事业。

有些人因为害怕承担婚姻中的责任而恐婚。

恐婚心理六:害怕生育影响生活质量

正常的婚姻要满足彼此性欲的需求,生儿育女更是自然的发展,完全拒绝性生活很多时候会导致婚姻生活的裂痕。有很多人恐婚是担心生育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的一种心理表现。

同时,也有一些人,是对自己能否做好父母这一身份持有怀疑态度而导致的恐婚。

总之,以上几点关于恐婚的心理,只是我多年咨询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点见解。有的人选择了积极面对问题,自我成长,最终获得了满意的亲密关系和幸福和谐的婚姻;有的人看到问题实质,暂时选择与问题并存,继续不婚。无论怎样的选择,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于恐婚心理的探讨,对自己与伴侣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本身也是一种成长。

婚姻为我们带来挑战,也带来了安宁。究竟取哪一瓢饮,还是尊重您的个人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