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为啥自己考不中(大唐神童温庭筠)

唐宣宗九年,也就是公元855年,全天下举子汇集到长安,参加一年一度的进士考试。

还没开考,一位中年考生的出现,迅速触发了监考人员的警报系统。

只见这位考生,面瘦脸长,满脸胡须一头乱发,穿着打扮不修边幅,长相跟“钟馗”颇有几分相似。

温庭筠为啥自己考不中(大唐神童温庭筠)(1)

当然,他并不是因为长得丑才引起监考人员的注意。这些考官见多识广,长相奇特的人见多了,主要是因为这人跟考官们都是老熟人了,他就是年年应考的著名考生——温庭筠先生。

温先生对科考有种迷之执着,年年考试年年落榜。但他有着惊人的毅力,硬生生参加了十几场考试后,考官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与众不同的味道:他莫不是有什么猫腻吧?

事实证明考官们也不是白给的,经过他们仔细观察,终于解开了温庭筠参加科考的秘密。这厮在考试中充当枪手,专替别人答题作弊!自此,“大唐第一枪手”温庭筠,进入了考官的视线范围。

温庭筠为啥自己考不中(大唐神童温庭筠)(2)

温庭筠是名门之后,祖上温彦博曾在唐初做过宰相。作为官宦后代,他自幼饱读诗书,才思敏捷,是远近闻名的神童。据说他叉八次手,就可以完成科考文章,人送绰号“温八叉”。既出身名门又才高八斗,温庭筠的前途十分光明,随便努力一下就能达到巅峰。

温庭筠年轻时和唐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梦想是考进士、当大官、做大事。但现实是,他终其一生都没有考中进士。世上的很多事情,都毁在“但是”二字上面。温庭筠有个本事,即便拿到双王四个二,到他手上也能打崩。

他用实力向世人证明,想从神童沦为替考,跌落神坛只需要三步操作。

温庭筠为啥自己考不中(大唐神童温庭筠)(3)

第一步:喜欢逛青楼,名声败坏,在文坛口碑极差

文艺青年温庭筠有个毛病,喜欢逛青楼。他终日与京城的一些官二代和纨绔子弟混在一起,对酒当歌,嫖妓赌博,沉溺于声色犬马中不能自拔。

有一次,温庭筠跑到扬州一带旅游,碰到了远房表哥姚勖。姚勖是唐名相姚崇的五世孙,当时在湖州任刺史,不忍心看他这样沉沦下去,就给了他一大笔钱,叫他拿了钱后好好学习、积极上进,努力投身于文学创作中。

温庭筠为啥自己考不中(大唐神童温庭筠)(4)

结果温庭筠拿着这些钱,一头扎进青楼,半个月不到就把钱挥霍一空。姚勖知道后差点气死,把温庭筠打了一顿。温庭筠姐姐不干了,跑到姚勖家里指着他的鼻子骂了一通,姚勖年纪大了心脏又不好,被这么一闹连气带病,没多久就死了。

这事很快传遍了文化圈。温庭筠可以说是臭名远扬了,被文人界全体鄙视。

第二步:站错队

温庭筠在24岁的时候,不知道通过谁的牵线搭桥,结识了当朝太子李永。作为李永的专业陪玩,他简直是尽心尽责,玩出了花样,玩出了水平。按理说跟着未来的皇帝,前途总该光明了吧?

然而,运气再一次远离了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太子被陷害,罪名就是“宴游败度”,翻译过来就是吃喝玩乐不守规矩。虽然勉强保住了太子之位,但被禁止出门,没多久就死了。

最大的靠山倒了,温庭筠只能重出江湖,妄图通过科举考试咸鱼翻身。

温庭筠为啥自己考不中(大唐神童温庭筠)(5)

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考生要先经过京兆府的考试,再由京兆府推荐去参加进士考试。而温庭筠在京兆府的考试中得了第二名,这个成绩只要考试不审错题,中个进士那是十拿九稳。结果呢?温庭筠弃考了。

弃考原因嘛,主要就是得罪了人,这就引出他的终极必杀技:得罪人小能手。

第三步:为人太狂,管不住嘴,四处得罪人

主要是他得罪的是重量级人物,当朝宰相令狐绹。

本来俩人关系还不错,温庭筠成天和令狐绹的儿子混在一起。令狐绹一看小伙子写词挺厉害,也爱惜他的才能,就将他留在宰相府内,从这点看,令狐绹也算温庭筠的伯乐了。

唐宣宗很喜欢词,有次宫里晚宴,需要为《菩萨蛮》乐曲填词,令狐绹就让温庭筠代笔写了一首,然后拿去进献给皇帝,谎称是自己的作品。

温庭筠为啥自己考不中(大唐神童温庭筠)(6)

但代笔这事不光彩,所以令狐绹嘱咐温庭筠不要把这事说出去。结果,温庭筠转头就给说出去了。这还不算,他经常人前人后,经常说令狐绹的坏话,讥讽他不学无术,明明是个粗人还霸占着宰相的位置。

令狐绹心胸也不宽阔,十分记仇。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说:“温庭筠有才,但是人品太差,不应该让他中进士。”每一次科举考试中,不论温庭筠成绩如何,令狐绹都从中作梗,坚决不予录取。

所以,温庭筠每次考试都会落第,时间长了他心灰意冷,干脆替考,既能赚钱又能扰乱科考秩序,何乐而不为?“江湖第一枪手”就此诞生。

温庭筠为啥自己考不中(大唐神童温庭筠)(7)

于是他被考官当做重点监管对象,有一次考试,主考官把他安排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见温庭筠无计可施,匆匆答完自己的试卷,提前交卷离场后,考官得意的笑,结果后来考官听说,温庭筠在严密监视,虽然不能亲自替别人答卷,但还是成功地口授了八个考生的文章。

温庭筠为啥自己考不中(大唐神童温庭筠)(8)

后来温庭筠有次转运的机会,被宰相徐商赏识,让他去主持国子监的秋试。他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将考生的文章拿出来公示,但是文章里很多讽刺当权者的文章,于是他又得罪了一大批权贵。

于是他被踢出长安,打发到偏远地区扶贫,这一次,温庭筠没有卷土重来,因为被贬没多久,他病死了。

他的这一生,口碑不好,运气极差,性格太直,但诗词写得真是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