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莱菔子的功用和疗效(小小莱菔子)

山西省中医院内科 张恒

莱菔子

炒莱菔子的功用和疗效(小小莱菔子)(1)

“莱菔子”即萝卜子(萝卜的种子),是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莱菔的干燥成熟种子,经过炮制加工后就成为中药莱菔子。该药首载于《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不可以地黄同食。”古往今来,有不少古籍都对莱菔子有所研究。莱菔子以其治疗范围之广泛,成为临床医家的“心头好”。#山西省中医院超能团##莱菔子#

根据莱菔子的性味归经,其功效常分为两类:消食化滞和降气化痰。

腹胀、腹泻、便秘、肠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

首先莱菔子能消食化滞除胀,尤善于消面食积滞。因此可用于治疗食积导致的大多数疾病:因过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导致饮食停滞在胃,出现胃脘胀满,不思饮食,嗳气呃逆,或腹泻等症,均可用炒莱菔子研末水冲服,甚至可与山楂、麦冬、神曲、鸡内金、槟榔等合用以增强其消导之功,或者配伍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另外其消食化滞之功还可用于治疗便秘、肠梗阻等疾病。因莱菔子质润多油,故可以润肠通便。

咳嗽、咳痰、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次是降气化痰的功效,《本草纲目》曰莱菔子:“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由此得知,莱菔子还治疗痰饮、咳嗽痰喘。朱丹溪提出:“莱菔子治痰,有推倒墙壁之功”,可采用单味药治疗,也可以配伍其他药物。如《皆效方》“三子养亲汤”治疗气实痰盛之咳嗽喘逆,痰多胸闷,方中有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三药均为降气止咳良药,但又各有所长。莱菔子长于消食,白芥子长于豁痰,紫苏子长于降气,三药合用,适用于以痰壅食滞,肺气不降为主的咳痰气喘之证。

炒莱菔子的功用和疗效(小小莱菔子)(2)

莱菔子还有许多不为众人所知的作用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多由肝阳上亢,肝气上扰,血随气上逆,则体内气血运行失常,而出现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的症状。莱菔子擅长降气,为“化气之品”,气机下降则血下行,气血运行得调,血压也随之下降。还可日常用莱菔子、决明子泡水喝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湿疹、黄褐斑等皮肤疾病

肺主皮肤,莱菔子辛、甘入脾、肺二经,故可用于治疗皮肤疾病。湿疹,顾名思义由“湿”导致,此处即为痰湿,恰好莱菔子为祛痰湿之良药。黄褐斑又称“肝斑”,中医认为可由脾胃运化失常,气血生化失源,不能上荣于头面部引起。《本草纲目》云:“莱菔子,散服及炮煮服食……令人白净肌肉细,”且莱菔子兼具调和脾胃之效,令气血生化有源,濡养肌肤,所以可用于美容祛斑。

肿瘤

根据《日华子本草》记载,早在五代时期就有用莱菔子“消肿毒”的经验。现代研究也证实,莱菔子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排尿功能障碍

有学者通过临床试验得出用莱菔子敷贴神阙穴可治疗腹部手术后引起的尿潴留。还有吞服炒莱菔子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排尿功能障碍。

除此之外,莱菔子还广泛应用于胆结石、泌尿系结石、急性胰腺炎等病的治疗中。

莱菔子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常用的中药,其应用范围广泛,单用一味药或者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可治疗多种疾病。古代医家用自己的诊疗经验证实了莱菔子的疗效,而近年来通过现代实验研究,莱菔子的药理药性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好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