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赐福字(咸丰皇帝大事年表)

咸丰是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号,咸丰帝实际清朝的第九位皇帝,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权的皇帝,同时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建储方式继位的皇帝。

咸丰赐福字(咸丰皇帝大事年表)(1)

道光三十年(1850年)

上皇太后谥号“孝和”。道光帝病重,立皇四子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訢为恭亲王;不久,道光帝驾崩,奕詝即位,以明年为咸丰元年,嘉庆追封嫡福晋为皇后,上谥“孝德”,封皇七弟奕譞为醇郡王;批准俄罗斯在新疆通商;沙俄强占中国黑龙江口庙街,改名为尼古拉也夫斯克。清廷下旨令两广督抚劝谕士民举行团练。同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林则徐去世;福建乌石山教案发生。

咸丰元年(1851年)

太平军广西永安州建立政权,史称“永安建制”;捻军在河南、安徽等地起义。安徽徽宁池太道惠征之女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入宫,封为兰贵人;太平军骨干周锡能叛变被杀;英国趁天平天国起义威逼清廷,获取了更多利益。

咸丰赐福字(咸丰皇帝大事年表)(2)

咸丰二年(1852年)

册封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钮祜禄氏(慈安太后)为皇后;皇六弟奕訢已封恭亲王,分府建藩,任内廷行走。英商船私运华工四百余名自厦门赴美旧金山。沙俄在布里雅特边卡驻兵,咸丰命黑龙江将军严加防范。太平军挺进湖北,西王萧朝贵战死;赛尚阿剿灭太平军无功,被夺职逮问,籍没全家;广西“升平天国”起义,又称红巾军起义。

咸丰三年(1853年)

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太平军攻占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天平天国国都,并派军西征,开科取士,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东王杨秀清借天父杖责洪秀全;英驻沪领事阿利图征得美使马沙利同意,宣布上海海关由英美领事代征,派文翰访问天京;清廷开始造钱钞,实行“厘捐助饷”。同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福建小刀会起义,福建红线会起义,湖南朱九涛起义。

咸丰赐福字(咸丰皇帝大事年表)(3)

咸丰四年(1854年)

曾国藩湘军练成,会集湘潭,发布《讨粤匪檄》加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不久湘军水师被石达开击败,曾国藩欲投江自尽。 清廷与英法美三国订立《上海海关征税规则》,三国领事各派一人管理,主持税收,上海海关至此由外人完全控制;咸丰帝晋封兰贵人叶赫那拉氏为懿嫔。同年,贵州杨元保起义,广东何禄起义,广东天地会石开、李文茂起义,贵州“黄兵”起义,贵州斋教起义太平天国发生张继庚阴谋叛乱事件。

咸丰五年(1855年)

咸丰帝拜祭清西陵,命恭亲王奕訢总理行营事务。皇五子奕誴罢黜一切职任、恭亲王奕訢罢值军机,回上书房读书;尊恭亲王奕訢之生母静太妃为皇太后,不久驾崩。同年,各路捻军齐集雉河集(安徽满阳)推举张乐行为首领,称“大汉盟主”;太平军北伐失败;上海小刀会起义失败;贵州台拱厅苗民张秀眉率众起义;贵州张映芳起义;贵州“号军”起义;黄河在河南兰考决口,改道河北入海。

咸丰赐福字(咸丰皇帝大事年表)(4)

咸丰六年(1856年)

广西西林教案发生,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法、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提出第二次修约咸丰皇长子载淳生于储秀宫,生母为懿嫔;懿嫔因此进封懿妃。太平军天京破围战胜利,军事达到鼎盛,不久发生内讧,韦昌辉杀杨秀清,随后韦昌辉、秦日纲被处决,太平军九江保卫战失败。同年,云南回汉争矿,回民杜文秀率众攻占大理;江西边钱会起义;广州火烧十三行;苗沛霖在安徽举办团练,在清军与太平军之间往复无常。

咸丰七年(1857年)

咸丰晋封懿妃为懿贵妃。 英、法军攻占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并卖国贼柏贵等人,在广州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同年,湘军首领曾国藩回籍守制,翼王石达开率军出走江西。

咸丰赐福字(咸丰皇帝大事年表)(5)

咸丰八年(1858年)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大沽炮台;清廷被迫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同年,清廷与沙俄签订《瑗珲条约》;太平军击溃清军江北大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廷向洋商开征子口税;港澳中国员工大罢工;美国人伯约翰在广州建立博济医院;发生顺天科场舞弊案、户部宝钞案;贵州回民“白旗”起义。

咸丰九年(1859年)

第二次大沽之战英军战败;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英国在广州设立招工公所掠卖华工;清廷设立总税务司,由英国人李泰国执掌。同年,云南李永和、兰大顺起义;上海爆发反掠卖华工斗争;天王洪秀全为杨秀清恢复名誉。

咸丰赐福字(咸丰皇帝大事年表)(6)

咸丰十年(1860年)

咸丰帝三十万寿,因战乱暂停外吏外藩来京祝寿。清军包围安庆,太平军展开安庆保卫战。英法联军入侵北溏,法国驻天津总领事丰大业开枪恫吓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挑起天津教案。僧格林沁退守通州,与英法联军激战八里桥;第三次大沽之战清军战败,英军攻陷天津。咸丰帝携后妃皇子仓惶逃往避暑山庄,命恭亲王奕訢为钦差大臣,负责留守善后;不久,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同年,清廷签订中英、中法、中俄不平等的《北京条约》,沙俄吞并乌苏里江地区;设立总理外国事务衙门;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发动第二次西征;山东文贤教起义;山东长枪会起义。

咸丰十一年(1861年)

恭亲王奕訢请赴热河行在被拒,以李鸿藻为皇长子载淳的师傅。咸丰帝临终前,召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宣谕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命此八大臣赞襄政务。同治皇帝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懿贵妃、载淳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准允恭亲王奕訢赴行在叩谒梓宫;定明年为祺祥元年。同年,美国人华尔入中国籍,改组洋枪队,助清廷镇压太平军,次年该队被清廷改称“常胜军”。

咸丰赐福字(咸丰皇帝大事年表)(7)

慈禧联合奕忻发动宫廷政变(又称北京政变、辛酉政变、祺祥政变)罢免八大臣,命恭亲王奕訢为议政大臣,在军机处行走,改年号祺祥为同治。赐载垣、端华自尽,肃顺被处斩;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被革职,穆荫遣戍军台效力。皇长子载淳即位,以明年为同治元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同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洋务运动开始;山东幅军起义;广西延陵国起义;贵阳教案发生;浙江金钱会起义;黄崖山在山东开展抗清斗争;山东宋景诗起义;冯桂芬提出“中体西用”口号。

从帝王的角度来说,咸丰帝的资质在有清一代居中上游。在位时重用汉臣,大力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和道光。但是他的命运却是最惨的一位。他赶上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列强蜂拥入侵;大清国已经千疮百孔。作为统治者的他,面对列强,无力回天、消极逃避,抱憾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