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举鼎吐血而亡(他击破北元立下大功)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明朝十五万大军浩荡北伐,在捕鱼儿海,也就是如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南部的贝尔湖大破北元兵马。经此一役,北元元气大伤,可汗脱古思帖木儿仅带着长子在内的数十骑仓皇逃离。从此,北元逐渐走向分裂与混战,而作为明军统帅的蓝玉则凭借战功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凉国公,风头一时无两。

李元霸举鼎吐血而亡(他击破北元立下大功)(1)

然而,仅仅五年过后,身居大将军高位,又是太子妃舅父的蓝玉便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惨遭“剥皮实草”,也就是剥去人皮,以薪草填充其中,并传到各地以示惩戒。不仅如此,因为蓝玉谋反一案受牵连而死者多达一万五千余人,这便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

元朝末年,蓝玉生于河南江北行省安丰路濠州定远县,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一带。据《明史》记载,蓝玉“长身赪面,饶勇略,有大将才”,也就是身材高大、面色赤红,且有勇有谋,乃是大将之材。作为常遇春的小舅子,很有军事天赋的他跟随姐夫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也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元霸举鼎吐血而亡(他击破北元立下大功)(2)

见蓝玉表现惊艳,常遇春便数次在朱元璋面前对其大加称赞,靠着积累战功,蓝玉逐渐从管军镇抚被提拔到了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1371),蓝玉跟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征讨蜀地,攻下了重镇绵州。次年,他又随徐达北征蒙元,于乱山、土剌河两度击败元军。此后数年间,蓝玉率军北上攻克兴和,南下平定西蕃,为明朝初年天下的统一与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洪武十四年(1381),已经官至左副将军,爵至永昌侯的蓝玉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剿灭了残留在滇地的元朝势力。此战过后,蓝玉之女被许配给十一皇子蜀王朱椿为王妃,可见朱元璋对蓝玉的拉拢和器重。洪武二十年(1387),蓝玉被任命为征虏左副将军,随即同大将军冯胜北伐元太尉纳哈出。

李元霸举鼎吐血而亡(他击破北元立下大功)(3)

在击败并成功招降纳哈出后,功劳最大的冯胜因受到朱元璋猜忌被夺去了大将军印信。随后,蓝玉奉命统领全军,不久后更是官拜大将军,被朱元璋给予了充分的信任。次年三月,蓝玉奉命率领十五万大军北伐北元,这便有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捕鱼儿海之战。此战当中,明军擒获脱古思帖木儿的次子地保奴,嫔妃、公主百余人、亲王官员等三千人,以及男女人口七万七千余,牛羊等牲畜十五万余,可谓大获全胜。

对于蓝玉的出色表现,龙颜大悦的朱元璋直接搬出了汉、唐名将卫青、李靖与之相比。而北伐大胜后,蓝玉便马不停蹄地前往四川督造城池,又去到湖广、贵州等多地平定叛乱。洪武二十四年(1391),蓝玉统领兰州等甘肃多地兵马攻略西北,在自己本就足够显赫的履历上又添了一笔。

李元霸举鼎吐血而亡(他击破北元立下大功)(4)

随着战功的逐渐积累和地位的不断上升,并非圣人的蓝玉逐渐居功自傲,甚至目无法纪。当时,蓝玉在自己的宅邸中蓄养了许多奴仆、义子,这些人仗着蓝玉的地位狐假虎威,在民间惹是生非、欺压百姓。某次,蓝玉强占了东昌一处民田,御史按照规定前来调查,却被蓝玉以粗暴的方式驱赶。北伐返回时,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蓝玉更是因为驻守喜峰关的官吏没有及时开门便纵容士兵直接冲破了关隘。

李元霸举鼎吐血而亡(他击破北元立下大功)(5)

另外,当时还有人表示蓝玉与俘虏的北元妃子有私情,北元妃子羞惭自尽,蓝玉也被朱元璋斥责了一番。如果仅仅是私下的种种不检行为,其实朱元璋将蓝玉贬职惩戒也就罢了,但一次君臣宴会时,蓝玉竟也出言不逊、态度傲慢。在军队当中,蓝玉擅自提拔和罢黜军官,又在西征归来被封为太子太傅后抱怨自己应该担任级别更高的太师。在朱元璋本就对蓝玉心生不满的情况下,如此行径无异于火上浇油。

洪武二十六年(1393),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暗中谋反,朱元璋当即下令将他关入大牢, 不久后甚至以剥皮实草的酷刑将其处死。紧接着,朱元璋开始大力调查与蓝玉勾结意图谋反者,前前后后共处死一万五千余人,其中显然存在极多冤假错案。关于蓝玉谋反一事,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证,但值得注意的是,蓝玉被诛的前一年太子朱标刚刚因病去世。

李元霸举鼎吐血而亡(他击破北元立下大功)(6)

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朱元璋本打算让蓝玉辅佐朱标,但朱标却不幸去世。朱标死后被确立为皇位继承人的朱允炆性格柔弱,难以驾驭位高权重的蓝玉,于是朱元璋索性将蓝玉除掉,避免日后发生意外。如此看来,蓝玉之死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自身不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还和朱标的英年早逝脱不了干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