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42头牛惨遭雷劈能吃吗(海南东方一声惊雷42头牛毙命)

近期好像是不太平,除了人的不幸外,动物界也不太平,前几天,海南东方市三家镇发生雷击事件,不过这次遭殃的不是人,而是42头牛,其中33头还是大牛,由于养殖户未购买保险,损失惨重,好在市政府介入,尽可能降低其损失。

然而,放牛人,彭先生却没事,彭先生回忆说:当天暴雨,赶着150头牛从牛栏一道雷劈了下来,他就被雷击晕了,但是过一会就醒了,只是四肢无力,而眼前的牛却都全部倒地,挣扎半分钟就没了反应,目前彭先生已无大碍。

海南42头牛惨遭雷劈能吃吗(海南东方一声惊雷42头牛毙命)(1)

这下可引起了网友热议,俗话说:壮如牛,就是比喻一个人身强体壮,力大如牛,从侧面反映了牛在体力方面要强于人,然而一声雷下来,42头牛倒下来,瘦弱的人类却没什么事情,这是为何呢?

老人们都说:不能做坏事,小心遭雷劈,要说这些牛,除了吃草,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呢,更何况是42头牛,所以说赌咒发誓:天打雷劈,都是不可信的,雷电只是自然现象。

雷电的形成

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认为是由雷公、电母控制着打雷闪电,随着科学的发展,关于闪电的谜团也一步步揭开了,闪电是云体内部强烈的放电现象,要说起闪电的形成,还要往前说,地球本身就是一个良导体,自身有很大的电容量,人们将地表电势人为规定为0,在距离地表60公里的地方就是电离层,电离层本身带有一定的正电荷,这样就与地面组成了一个电容器,之间的电压达到250千伏。

海南42头牛惨遭雷劈能吃吗(海南东方一声惊雷42头牛毙命)(2)

我们的头顶和脚底之间都存在着上百伏的电压,然而这些电压对我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如果到了雷暴天气出现,就会有差别,一般来说云层里冰晶带正电,水滴带负电,冰晶比水滴轻,在强对流天气下,冰晶位于云层上部,水滴位于云层下部,虽然每个粒子所携带的电量很小,但数量巨大就会产生宏观效应,当分离达到一定程度,导致云内电场增强,就会导致空气被击穿,这样云层和云层之间或者和地面之间就会产生耀眼的强光就是闪电

闪电会迅速加热周围的空气,并发出一种声音,就是雷声,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的快,大约快100万倍。

海南42头牛惨遭雷劈能吃吗(海南东方一声惊雷42头牛毙命)(3)

所以从雷电形成的原理上看,不是谁做了坏事雷电就劈谁,而是谁携带的正电荷多雷电越劈谁。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携带的电荷也不同,招雷体质一般来说就是:身体比较潮湿、油腻,皮肤温度不同等,所以这群人要更加注意雷雨天气。

那么牛呢,牛招谁惹谁了,42头牛一声惊雷全部毙命?

其实,如果被闪电直接击中,无论是牛还是人,皆会瞬间毙命,直击雷可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安培的电流和1亿至10亿伏的电压,会使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强大的电流烧至碳化,绝对没有可能生存,这次之所以别的牛没事,人也没事,能够判断,这次闪电并非直接劈到了人或牛,而这些牛死亡是因为“跨步电压”的原因。

什么是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说白了就是两脚之间的电压,当闪电击中地面后,电流就会从落地点向大地流散,地面形成以落地点为中心的电势分布,距离落地点越远,电流约分散,电流越分散,地面电势就越低,如果人或牲畜如果站的距离落地点太近就容易触电。

海南42头牛惨遭雷劈能吃吗(海南东方一声惊雷42头牛毙命)(4)

同时“跨步电压”为什么人没事,牛死了一大批,这就涉及到跨步电压的高低问题,以“雷击点”为参考点,到两脚的直线距离并不相等,相当于两脚之间并联了一个电阻,学过物理的都知道U=IR,R=ρL/S,,所以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大电压越大,不要小看牛和人这一点跨步距离的差异,由于传到大地上的电流能达到百万甚至千万安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这一点距离,足以威胁生命。

所以,雷雨天气最好双脚并拢,尽量减少两脚之间的电压强度,按这个原理同一情况下,如果牛和人同时遭到雷击,牛受到的“跨步电压”强度比人大的多,因为牛前后腿之间的距离要大于人类,所以惊雷下来,牛阵亡了,人却没事,当然这42头牛也是点背,距离“雷击点”太近,这也是一个因素,一般来说距离“雷击点”20米处就几乎感觉不到了,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牛没有全军覆没。

海南42头牛惨遭雷劈能吃吗(海南东方一声惊雷42头牛毙命)(5)

受到“跨步电压”触电时,理论上是沿着人的下半身,双脚和大地形成通路,不会对上身或脏器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这会使人脚麻、抽筋,并跌倒在地,跌倒后(如往靠近“雷击点”方向跌倒更惨)头和脚之间的距离增大,故作用于身上的电压更大,而且电流会改变路径,从头、手、脚等方面流入人体重要器官,最终使人丧命。

海南42头牛惨遭雷劈能吃吗(海南东方一声惊雷42头牛毙命)(6)

而牛蹄甲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ceratin),这是一种硬蛋白质,虽然它是绝缘的,但是由于地表有水或潮湿环境下就会导电。

总结

如今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夏季雷雨季节,雷雨天气安全知识不可少,除尽量减少外出外,同时注意1.不要停留高楼平台上,远离金属物体及电器设备,不要在大树下避雨,如不得已,在户外避雨,注意双手抱膝,双脚并拢,尽量低头,丢弃身上携带金属物品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