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生观的总结(关于人生观的思考)

“三观” 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于人生观,谈谈个人的看法。

对于人生观的总结(关于人生观的思考)(1)

几个人物的故事。

“雷锋传人”郭明义的故事。

郭明义,男,1958年生,当过兵。复员后到鞍钢集团工作。当过汽车驾驶员、团支部书记、宣传干事、统计员、英文翻译、公路管理员。入党30年来,他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业绩。他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义务工作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还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而自己家中却一贫如洗。3口人至今还住在40平米的小屋里。他先后荣获先进生产者标兵、精神文明标兵、模范共产党员、道德模范、特等劳动模范等许多荣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的“雷锋传人”。2010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人民英雄张定宇的故事。

如果说钟南山是国家层面上抗击疫情的定海神针,张定宇就是湖北武汉抗击疫情的定海神针。

张定宇,1963年出生于武汉 ,祖籍河南,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现任湖北省卫生健委副主任、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曾获得湖北省卫生厅授予的"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2016-2017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记大功奖励。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8月,国家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2020年9月,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今年2月份,被评为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张定宇是渐冻病患者。这个病没有特效药,病人的肌肉逐渐萎缩,最后呼吸衰竭而去世.张定宇病情已经严重到走路一瘸一拐十分吃力,好像地面高低不平,但是他工作起来非常的拼,年青人甚至跟不上他的走路速度,张定宇被大家称为与时间赛跑的人。他说,我大概只有5-6年的时间了,就让我多做一点事吧!

张定宇舍小家顾大家。疫情波及到他的家庭,爱人被感染新冠而住院治疗,而他根本没有时间去照顾,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偶尔发个微信表示一下关心,直到爱人出院,他不仅没有去接,反而动员爱人捐助血清,用于救助其他病人。

疫情暴发后,金银潭医院感染科只有5-6名医生、十几名护士,却成为了第一个接诊新冠病人的医院, 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这里成为全民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成为疫情风暴之核心。在全国各地抽调医务人员驰援湖北驰援武汉的时候,全院800张病床用于接收新冠肺炎患者,医院的压力可想而知。张定宇冲锋在前,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拖着一瘸一拐的双腿,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其中不少为重症、危重症患者。

张定宇一瘸一拐走路的背影,感动了无数人。

雷锋传人郭明义的故事,定海神针钟南山,与时间赛跑的张定宇等等这些人物的故事,让我们感动和震撼。也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利益驱动的当代,这些人的行为意义何在?

对于人生观的总结(关于人生观的思考)(2)

世上的人千姿百态,生活的样式五彩斑斓。人生观是一个哲学话题,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

人生观挺复杂,就这个话题说一些粗浅看法: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生?简单说“人生是人的全部生活经历”,或者说从“落生”、活着、直至死亡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好像不好回答。简单说,人和宇宙万物一样,是自然的产物,回答人为什么要活着,就像回答宇宙为什么要存在一样,还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第三个问题,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标尺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这个标尺的一头是“私”,一头是“公”,由此可以分出人生的几种境界:

一是极端的,个人为中心的人生观。例如,享乐主义。它主要从人的本能出发,满足物质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有钱了吃喝嫖赌游山玩水尽情享受,为了挣钱坑蒙拐骗、走私贩毒、制假售假,这是极少数人的做法,对社会没有积极意义反而危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再例如,厌世主义。有人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只有超脱现实生活,灭绝情欲,才能真正解脱。也有人认为“人生是演戏”,人生喜怒哀乐都是逢场作戏,谢幕以后索然无味。具有这样人生观的人,考虑的就是自己的感觉。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甚至对社会起到副作用。这样的人生观也不是积极的,我们不应该提倡。

二是普通的,公私兼顾的人生观。例如,幸福主义人生观。强调个人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和价值;或者强调个人幸福的同时,也强调他人幸福和社会公共幸福。再例如,乐观主义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对人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不同程度地达到了这种境界。这样的人生观是积极的,既承认人有自私的本性,又照顾到他人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私心、欲望是一种原动力,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就是调节人的行为的工具。人之初,既有善又有恶,弘扬善的一面,抑制恶的一面就是自然人向社会人的演变过程。其实,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义工活动就是减低个人私欲、谋求众生平等和谐相处的一种行为,是人们心中友善和美好一面的抒发。

三是理想的,大公无私的人生观。例如,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把人的生命活动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把实现共产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 曾经为新中国的建立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具备这样的人生境界。和平时期的雷锋,郭明义、钟南山、张定宇这样的人也具备这样的人生境界。这些人是我们的榜样,是人生的坐标。

第四个问题,人应该怎样生活,或者说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所以要把个人的需要与他人,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与他人与社会达到和谐。不要追求极端的个人第一的人生观,而是要建立普通的,公私兼顾的人生观,并且要向理想人生观看齐——这是大家容易接受的选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所以,应该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不承认私欲,不承认个人利益,很难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很难推动社会进步。物质生产还不是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完全要求大公无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也根本做不到。但是,我们无论如何还是要敬佩那些理想主义人生观的人们,当他们为了他人而无私奉献,甚至牺牲生命的时候,我们普通人要毫不吝啬地给以掌声,给以关怀,给以帮助。这样,我们的良心才能安宁。

我们要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明确我们生活的目标,找到生活的正确道路,才能平安幸福的度过一生,实现人生的价值。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要找到自己佩服的榜样或偶像作为学习模仿的对象。要有普通人生观的,也要有理想的人生观的。比如金牌工人许振超,电影艺术家李小龙,伟大的政治家周恩来,道德偶像雷锋,雷锋传人郭明义,定海神针钟南山,与时间赛跑的张定宇等等。我们可以选择学习他们的言行,可以选择学习他们的做事方法,也可以选择他们的处事之道。不只是要模仿,学习皮毛,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人生精华。二是要对照检查自己做人做事是否符合利己利人利于社会这“三利于”的标准。古人说“一日三省我身”。咱未必“三省”,得空“一省”也是好的。三是要知道自己一生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目标。想象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如,从工作角度来说做一个技术高超的汽车维修工人,做一个4s店老板,做一个人气超高的游,做一个酒吧老板,酒店经理,做一个电子技术工、工程师,做IT行业精英人才等等。还可以从管理角度,从收入角度,从家庭角度想象自己的生活状态,再提高一步,从自己的社会贡献,社会影响想象自己的生活状态。四是要达到这些目标,走什么样的路。五是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错误。

只有这样,我们生活才充实,才活的有意义,才活得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