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去矣精神尚存(英雄不问出处建功无谓战场)

坐标——北京,昌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科研楼。这里是曾经的流字5号,见证着近70年预防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几代疾控人的不渝初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批又一批应急队员从这里出征奔赴抗疫一线,与此同时,还有这样的他们,始终默默坚守,与病毒近距离交锋。

他们,奋战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穿着同样厚重密封的防护装备,执行同样严苛复杂的工作程序,但短兵相接的样本全部是阳性样本,兵戎相见的病毒全部是高浓度的新冠病毒。他们的任务急难险重,他们是攻关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和重症病人合并感染检测的疾控工作者们。

英雄去矣精神尚存(英雄不问出处建功无谓战场)(1)

图一 实验室人员穿着防护服,准备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

急——

“要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同时密切跟踪国外研发进展,加强合作,争取早日推动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 他们争分夺秒,领跑疫苗研究开发,致力重症患者实验室诊断。他们铁肩担当,守护全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紧迫的需求和环环相扣的实验进度不允许有任何耽搁,他们主动搬到加班宿舍,即使回家的路程不到半小时,只是为了尽力做到每一个实验阶段都能无缝衔接,只是为了每天尽早开展工作。他们自觉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引起一切身体不适情况出现,甚至减少饮水量,以使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内的工作能聚精会神不中断。他们深知,灭活疫苗作为更有效、更安全、更稳定的保护网,数十日奋战的意义不再仅是科学攻关,而是为了早一日让更多人心安。他们深知,合并感染的每一份结果都能精准指导临床医生救治患者,容不得一刻的耽搁。

英雄去矣精神尚存(英雄不问出处建功无谓战场)(2)

图二 工作人员通过传递窗接收样本

难——

“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他们是高知团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严谨的科研思维,他们是技术骨干,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探索精神,但他们仍要经历无数次重复的过程,抽丝剥茧,找出病例样本中除新冠病毒以外的病原体,助力重症病人的临床救治。

英雄去矣精神尚存(英雄不问出处建功无谓战场)(3)

图三 从监控中看到的实验室工作场景

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他们每日直面的是第一代新型冠状病毒,更是毒力最强的初代病毒,而在病毒灭活操作之前还需要经过核酸提取、扩增检测和细胞培养等诸多环节,风险不言而喻。特别是为了避免高度危险的气溶胶污染,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普通实验室一分钟可能完成几十次的操作,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只能做几次。此外,个人防护和实验操作等各项要求都极致严格,并且由专人负责全方位监控,以避免实验室感染等意外出现。

英雄去矣精神尚存(英雄不问出处建功无谓战场)(4)

图四 监控室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实验室内情况

重——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统一领导、协同推进科研攻关,拿出更多成果,不辜负党中央重托,不辜负人民期盼。”不论是重症病人合并感染检测,还是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组人员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4、5个小时是常态,有时甚至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他们在高精度的操作要求和高强度的精神压力下,克服各种不适,坚持工作。如此奋战已近百天,从未放慢步伐、从未停止前进。

疫情监测和防控技术研发工作仍在继续,但他们不予言说的急难险重,他们不渝的无畏信念,同样凝聚着抗疫的力量。他们和援鄂的疾控人一样,都是战疫英雄,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英雄去矣精神尚存(英雄不问出处建功无谓战场)(5)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 谭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