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

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1)

民国时期的青岛港,可以说是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的汇聚之所,有高级阶层的社会名流,也有社会底层的贩夫走卒,大家都按照自己的生存规则,在胶州湾的富庶之地讨一口生活。有人的地方,就有吃喝拉撒等基本需要,沐浴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旧中国的青岛,大约有十几家澡堂子经营,按照开业的顺序,首推民国元年在保定路上开业的三新楼,再有就是位于平度路上的玉生池大澡堂。

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2)

占尽地利人和的高档浴池

玉生池澡堂,开业于1924年,业主是山东掖县民族资本家王化南的父亲。初建之时,玉生池被规划为两层结构,后来1973年大修时,由当时的青岛饮食服务公司投资,在顶层加盖,形成三层楼结构。

玉生池选择的店址,是青岛党政机关和商业、娱乐业的中心区域,行政中心、大戏院、商业街、港口码头都在周围,它的开业目标,也是瞄准了这一块市场的需求,在客源上通过职业和身份,与三新楼的顾客区分开,各自都有经营重点,互相之间不会产生竞争。

到玉生池来洗澡的顾客,都是当时市政机关的底层办事人员,也就是今天说的普通公务员,另外还有来青演出的艺人和经纪人。除此之外,还有上级来青视察和过路的政府官员,也会安排在此享受一番。可见玉生池的顾客群还是属于比较中高层的社会人群。

据说,当年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比如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程艳秋等人,在永安大戏院演出后,都会选择这里洗澡解乏。抗日名将傅作义将军,在戏院看完演出,也来过这里洗澡。

这其中有个缘故,一方面固然是两家位置接近,另外还有个原因,玉生池的老板和永安大戏院的老板是同乡,因此才有了这层合作共赢的关系。借着名演员的宣传,全国的社会名流也都知道了青岛玉生池的名头。这种广告效应,是别的浴池可望而不可及的。

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3)

近乎严苛的服务水准

中高层级的客户群,虽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但也给管理和运营服务提出了更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当年的玉生池,面对的是达官贵人和各界名流,对服务员的综合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员工的心上也都有一根弦儿。

有民谚说,"想吃玉生池澡堂的饭,得拿命来换!"当时的社会环境,为达官显贵们服务,稍微不留神,触犯了"上帝",轻则受到处罚丢了饭碗,重则遭到打骂都是常事,岂敢不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针对客户群的需求,玉生池也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场所,比如区别官座和雅座,盆浴单间和盆浴高档单间。解放后称为大众和单间。当时社会上流行盆浴,为了照顾客户需求,玉生池特别增设了8个盆浴房间和2个高级单间,每层还专门配备修脚、搓背、推拿和剪吹发服务,后来还增加了去死皮、去角质等等美容护肤服务,甚至还提供衣服快洗和品茶休闲。

玉生池的这些个性化配套服务堪称"豪华",极大程度的满足了客户要求,比岛城首家澡堂三新楼的档次提高不少,让它赢得了不少高级"拥趸"的追捧。

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4)

浴池服务有三六九等

除了硬件配套,玉生池的服务人员也有讲究,根据岗位不同分别上、中、下三柜。上柜主要是浴池的中层管理者,比如"售牌(销售澡牌)、算帐(钱款出纳)、会计(营销核算)、把头(前台经理)"等;中柜主要是浴池里的服务员和跑堂(普通接待、引导员),还有各种师傅;下柜则是清洁卫生人员和各种技师的学徒工。据说,青岛最好的修脚师傅战永平,就出自玉生池。

旧社会的人们,对于洗澡不像今天这么方便,家家户户打开阀门就有热水。那时候,洗澡毕竟要花钱,一般都是几天一次,天天泡澡的人,被看作是奢侈的享受。另外,那时候泡澡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卫生考量,更有约定俗成的礼仪和道德含义。比如在亲朋好友的重大事件,开业庆典、贵客到访、婚礼添丁等等,要特别进行洗澡沐浴,甚至之前还要焚香,表示虔诚、尊敬和祝福。除此,澡堂也是茶室、酒楼之外的消遣休闲、沟通交流场所,请某人洗澡,就像请他吃饭、喝茶一样。

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5)

上世纪的福利待遇——"澡票"

以上说的是旧社会,解放以后,青岛的浴池统归市饮食服务公司,实行了同一定价政府管理模式,相对而言服务项目也区域相似。统一管理后,玉生池的价格和服务显得亲民许多,回归了大众澡堂的基本属性。

解放后的最初几十年,绝大多数普通家庭,限于居住条件,都不可能具备家庭洗浴条件。那时候,除了大型厂矿企业附设员工淋浴澡堂、理发室(并非搞特殊化,也是为了工作需要)之外,相当一部分中小单位也没有内部浴室。夏天出了汗,男同志可以用大盆弄水简单清洗,冬天身上脏了或者女同志们的清洁需求,只能去澡堂解决问题。

澡票,是当年经济拮据时代的特有产物。作为企业职工的福利,大部分单位都会发放澡票,另外在工资里还有几块钱的洗理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企业职工比政府职员吃香得多,工资也高不少,许多企业待遇优厚,在公务员也是不存在的。比如上世纪的青岛纺织行业和后来的海尔、海信。青岛人有个谈婚论嫁的,首选都是工人家庭,其他都要靠边站。十年风水,现在则正好相反了。

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6)

浴池洗澡就像下饺子

当时的人们,没有经常洗澡的习惯,即便有,客观条件也不允许。所以,洗澡理发的时间,都放在周末这天,或者节庆公休日解决个人卫生问题,平常反而显得空空荡荡。那时没有双休日的说法,统一休息周日,所以每到节假日,洗澡、理发的人特别多。

洗一次澡,没有澡票的,总得三两毛钱,相对于月工资二三十元的年代,也是一笔足以慎重算计的生活开销。

中山路是青岛最繁华的商业圈,市南区也因其存在而广受羡慕,四方、李村和沧口的人,到市南区和市北区南部,都会说"进城"或者"上街里",只因为这边从胶澳建制起就是城市的核心。

中山路商圈,比较大而著名的,有三新楼、玉生池、建新池、天德塘等等,虽说规模都不小,但是架不住人多、需求量大,所以当时有个比喻,说在澡堂洗澡就像"下饺子",专指浴池的样子,倒也形象。

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7)

洗澡模式男女有别

大众浴池取消了旧社会那些奇奇怪怪的奢侈待遇,一般直接划分为里外两个大间,一间作为手盆和淋浴使用,另一间设置两个大池,分别是温水池和热水池。淋浴间冲洗快,男同志十几分钟解决问题,女同志也就顶多二十多分钟半小时。泡澡池子里的客人,则往往会呆上小半天,只为享受那份舒坦。

池子间里面的温度较高,蒸汽缭绕的,憋闷得很,让人喘不过气来,都是给喜欢泡澡的人使用,非泡到浑身通红满头大汗才算过瘾。许多常年泡澡的先生们,专门找热水池烫澡,烫到兴起,忍不住喊上一嗓子"过瘾!"声音向高处传递,嗡嗡之声不绝。

男同志到澡堂子,可以选择不同档次的澡牌,长条状,竹木或金属材质都有,上有标识,分别对应有普通、房间、盆浴等等。不同房间不同的牌子,价格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普通间一毛五到两毛,房间三毛,盆浴更贵一些。交了钱 ,领个牌子,牌子上有号,衣橱的使用都对号入座,贵重物品则送到售票柜台保管。

女同志进澡堂相对简单,交了钱,换上澡牌,进到休息区,按照牌子的号码将衣服放进竹筐,然后拿上毛巾换上拖鞋,去洗浴区洗澡。

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8)

奢侈而舒坦的"澡腻子"

相声里形容特别喜欢泡澡,享受那种奇妙的生活状态一种人,称为"澡腻子"。泡澡成瘾的人,没事就约几个朋友一起进澡堂子,喝茶聊天,解乏解困,一呆就是半多天,最是滋润不过。这样的生活,往往只属于手头宽绰而有闲暇时间的少数人。

洗完澡,披上浴巾,在休息厅的单人榻上一躺,叫"眯瞪"一会。休息厅附设售卖卷烟、茶水、切片萝卜等,躺在榻上喝杯茶,嚼上几片脆萝卜,跟边上认识不认识的侃上几句大山,或者在温暖的环境中沉沉睡去,确实也算人间享受了。

玉生池也接待"兵哥哥"

据媒体报道,有一年临近春节,玉生池接到驻青某部的"求援"电话,询问下属某连队需要洗澡,大约有基层官兵一百余人,能否予以接待。青岛素有"拥军爱民"的良好传统,玉生池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个任务。

浴池的规模足够容纳部队的同志们,只是同时这么多人洗浴,会与群众的消费时间发生冲突。好在部队有组织、有纪律,为了避免拥挤,玉生池跟部队沟通,决定在清晨上班之前,单独为他们开放。部队的同志们顺利洗浴,这个消息刊登在当时的《青岛日报》上,当做地方拥军的典型事例。

玉生池附近有一个消防队,就在天主教堂旁边,步行相距不过数分钟。消防队的生活条件只能满足战士的基本需要,象洗浴这样事情,只能在玉生池解决。由于工作原因,消防战士执行任务完毕再去洗澡,经常过了浴池营业时间。玉生池都是耐心等待,与接待其他顾客并无二致,毛巾、热水,毫无怨言。

转型第一家"桑拿"浴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改善经营状况,玉生池澡堂在二楼增设了当时非常时兴的"桑拿浴",新时期的服务和价格战,在玉生池叫响。后来,桑拿浴作为新生事物逐渐在岛城普及,团岛双星迁址以后,四川路上也开办了一家桑拿浴。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三新楼浴池拆迁后,与玉生池合并经营,经过重新规划,三新楼的经营项目全部变更为高档桑拿浴。短短十年间,桑拿浴的休闲模式在青岛遍地开花,随着社会需求变迁,高档桑拿浴不过昙花一现,玉生池大众浴池变成练歌房、夜总会,转而为个人买断经营。百年老店从兴盛转消失,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青岛有名气的洗浴(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洗浴中心)(9)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今日头条"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

更多原创文章,关注: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