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生带小孩(东北妈妈上了32年学)

2000年,一位母亲带着儿子来到一家学校门口,虽然校长避而不见,但他们依然坚持等在门外,他们是谁?为何要这样做?

这位母亲叫陶艳波,儿子叫杨乃斌。

211大学生带小孩(东北妈妈上了32年学)(1)

杨乃斌8个月大的时候,因为一次生病,导致双耳失聪。

才8个月大的婴儿,还不会说话,失聪就意味着没办法听到外面的声音,也就没办法开口讲话。

为了让杨乃斌正常开口说话,家里为他配备了耳蜗。通过耳蜗,他的一只耳朵恢复了70%的听力。

虽然如此,相比正常孩子来说,他开口说话还是很困难。于是,母亲陶艳波辞去工作,开启了她的陪伴之旅。

陶艳波先到北京学习了唇语,然后再回家一点一滴地教儿子识字、说话。

杨乃斌8岁时,到了上学的年纪,陶艳波想要让孩子上正常的学校。

她知道如果孩子上聋哑学校,她会轻松很多,但是在聋哑学校,孩子更加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这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可是正常的学校会愿意接受杨乃斌吗?

为了能正常上学,陶艳波决定带着儿子一家学校一家学校地去试。果然,很多学校看杨乃斌耳朵上戴着耳蜗,都不愿意接收。

一天,陶艳波并不气馁,一天,她如往常一样,带着儿子来到了一所学校门口,这是他们找的第12所学校。

校长知道他们的来意后,一开始避而不见,希望他们知难而退。可是,陶艳波和儿子就等在校门口,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见如此情景,校长无奈,只好来见他们。起初,校长也只是劝他们去聋哑学校就读,后来他被杨乃斌的一番话感动了。

原来,杨乃斌画了一幅画,画上是宝塔,他指着宝塔的顶尖,说:“校长,你就是这宝塔的尖,你说的话最算。求求你,就收下我吧。如果你不收我,可能我这辈子都没有读正常学校的机会了。”

211大学生带小孩(东北妈妈上了32年学)(2)

杨乃斌虽然说话不清楚,但是这几句话却说得十分动容,校长被感动,当场流下了眼泪,同时做出了一个决定:收下杨乃斌。

就这样,杨乃斌开启了他的学习之旅,妈妈也成为了他十六年的同桌。

杨乃斌的情况,在正常学校学习,很难跟上大家的脚步。所以,陶艳波只能选择陪读,她是妈妈,也是同桌。

陶艳波跟杨乃斌一块学习,每节课老师讲了什么,她都做好笔记。杨乃斌没有听懂,或者没有理解的地方,都是她在放学后一遍一遍地再讲给他听。

因为陶艳波没有学过英语,她在课堂上也听不懂,不能完全消化老师的内容,所以买了一支录音笔,上课时录音,课后再重复听。因为听课十分认真,陶艳波的英语成绩甚至比杨乃斌还好。

为了让儿子和正常孩子一样交流,陶艳波跟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带动他们跟杨乃斌一起玩,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陶姨”或者“陶妈妈”。

从小学到高中,陶艳波一路陪着儿子,直到杨乃斌考上了211重点大学,多年来压在她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到了大学,陶艳波依然陪伴着儿子。

大学同学回忆起当初见到陶艳波的情景时,说:“我记得当时看到陶阿姨,还以为是学校的辅导员呢,我说这个学校可真好,居然还安排辅导员跟我们一起听课,还这么关心学员。后来,才知道原来陶阿姨是杨乃斌的妈妈。”

杨乃斌在大学时,同样学业优秀,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和奖学金。

当他大学毕业,跟校长合影的时候,校长要求陶艳波一同合影,他说这份荣誉也属于陶妈妈。

毕业后,杨乃斌在天津市残联工作,他希望像他一样的残疾人遇到困难之后,有人帮助,所以选择了这一份对他来说意义非凡的工作。

211大学生带小孩(东北妈妈上了32年学)(3)

妈妈的陪读告一段落,但是妈妈的陪伴是一辈子的。

所有孩子,不管是身体缺陷与否,都值得被爱包围,这样,爱才会得以传承,得以传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