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训磨砺中 锤炼血性 作风(砥兵砺伍磨利剑)

在战训磨砺中  锤炼血性   作风(砥兵砺伍磨利剑)(1)

建设有创新,执勤无事故,组建61年以来,武警乌海支队机动大队乌海中队(以下简称乌海中队)砥兵砺伍磨利剑,培育着一批批作风过硬的官兵,收获着一份份闪闪发光的荣誉,在“黄河明珠”乌海的大地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佳话。

乌海中队组建于1959年,前身是卓子山矿区武警分队。几经调整改革,2018年,这支分队正式更名为乌海中队,主要担负着乌海市看守所外围武装看守及长途押解、驻地处突、反恐维稳、抢险救援等任务。抢险救灾现场、维稳处突一线,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引领下,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自我要求中,他们坚持并发扬着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努力将队伍锻造成为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尖兵队伍。

“部队的精气神是战斗力的基础,极强的荣誉感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的队伍里没有偷懒耍滑、怕苦怕累的兵,大家对这个集体的认可感很高、信赖感很强,形成了较强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乌海中队政治指导员刘杰说:“即便是刚来的新兵,在官兵的培育帮带下也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

20岁的张宇升在2021年穿上了军装。7月9日,他结束了3个月的新兵集训,来到了乌海中队。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突然提升难度的日常训练让他吃不消。“刚来的时候,感觉训练节奏变得更加紧凑了,第一次跑5公里,我只跟了三圈就掉队了。后来,中队针对性地开展辅助练习,老兵教我把大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不断鼓励我,渐渐地,我可以跑三圈半,可以跟四圈、五圈,直到可以跑完全程。”回忆起最初的感受,张宇升说,“第一次测试体能五项的时候,我看到老兵做单杠四练习,动作特别好看,觉得很帅,就下决心一定要学会,现在,我也可以做好几个了。”

在老兵的指导和帮助下,张宇升不仅业务素质有了大提升,心理的迷茫也不复存在。“刚来的时候有点迷茫,看不清未来的路,后来在中队干部的引导下,我逐渐有了自己的规划,现在我的小目标,就是要争当‘四有’优秀个人,为中队创造荣誉!”张宇升带着自信的笑容说。

新兵的成长离不开老兵的引导,对于许多新兵而言,老兵仿若灯塔,上士石永吉就是其中之一。

石永吉入伍10年,是乌海中队兵龄最长的兵。他是中队的“全面能手”。“除了军事素质优异,他会维修、擅养殖、懂网络,既是优秀的‘网络维护员’,又是中队的思想骨干。”刘杰说。

几个月前,新兵小安是全中队的重点“磨炼”对象。“一跑步就掉队,跑多了就崩溃大哭。他那时说:‘我宁愿抄一本英语词典,也不愿意跑一个五公里。’”刘杰回忆说,“后来干部找他谈心,从个人发展、成长规划等多方面进行引导,持续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在干部和老兵们的帮助下,小安渐渐地适应了训练科目,最终取得了合格的训练成绩。”

在目前的执勤任务中,小安已经能够以良好的形象、过硬的作风,高标准完成日常任务,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兵。“我们的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就是为了不断培养他的主动意识,规范他的行为举止,提升他的能力素质,使他能够迅速成长,现在,他的进步非常明显。”提起小安的进步,刘杰满是欣慰。

在不久前结束的季度考核中,包括8名新兵在内的乌海中队取得了五公里集体优秀的好成绩,延续了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按纲建队考核的优异成绩。

潜心磨利剑,淬火练精兵。在薪火相传中,乌海中队一代代官兵用汗水和拼搏续写着中队的荣誉,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奉献,守护着驻地的和平与安宁。(王雅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