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的书有哪些值得看的(日本诺奖级作家的经典作品)

(日本)芥川龙之介

入选理由:新潮作家芥川龙之介对人生哲理的阐释

简单结构的寓言故事蕴涵深刻的哲思

结构紧凑,文章跌宕起伏

日本作家的书有哪些值得看的(日本诺奖级作家的经典作品)(1)

( “蛙”,简简单单一个字,提起蛙,你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作者为何会选择蛙,又会以蛙为题材,写些什么呢?不废话,一起看下文)

疯狂青蛙迪总 - 浪子迪总

日本作家的书有哪些值得看的(日本诺奖级作家的经典作品)(2)

在我住所旁边,有一个旧池塘,那里有很多蛙。(南评:松尾芭蕉曾写“寂寞故池塘,一只青蛙跃起,那水的声响”,旧池塘,许多蛙,寓意啥呢? )池塘周围,长满了茂密的芦苇和菖蒲。在芦苇和菖蒲的那边,高大的白杨林矫健地在风中婆娑。在更远的地方,是静寂的夏夜星空,那儿经常有碎玻璃片似的云,闪着光辉。而这一切都映照在池塘里,比实际的东西更美丽。(南评: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一个形象的比喻,又近及远,细腻却不突兀,就非常形象地描摹出了一处古朴自然的风光。“碎玻璃似的云”,碎,破碎,精妙的比喻,象征什么呢?)

蛙在这池塘里,每天无休无止地、地叫着。乍一听,那只是呱呱呱嘎嘎嘎的叫声。然而,实际上却是在进行着紧张激烈的辩论。(写蛙,从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蛙的鸣叫写起,但却来了一个急转弯,转入到了辩论,那么,会辩论些什么呢?设置了悬念,引人入胜))蛙类之善于争辩并不只限于伊索的时代。(为何扯到伊索时代?应该是突出历史的延续性吧,我们都是小青蛙,呱呱呱呱呱,我们又在辩论些什么呢?)

日本作家的书有哪些值得看的(日本诺奖级作家的经典作品)(3)

那时在芦苇叶上有一只蛙,摆出大学教授的姿态,说道:“为什么有水呢?是为了给我们蛙游泳。为什么有虫子呢?是为了给我们蛙吃。”(大学教授,还是摆出这种姿态,童话式的表达,故作高深式的提问,辩论开始了,呱呱呱呱呱)

“对呱!对呱!”池塘里的蛙一片叫声。辉映着天空和草木的池塘的水面,几乎都让蛙给占满了,赞成的呼声当然也是很大的。(既然是辩论,为何却是一呼百应,辉映着天空和池塘的水面,多么壮观的场面啊,联想到夏日的夜晚,此起彼伏的蛙鸣,却都是一片赞成,可谓可谓声势赫赫,让人如临其境)恰好这时候,在白杨树根睡着一条蛇,被这呱呱呱嘎嘎嘎的喧闹声给吵醒了。于是抬起镰刀似的脖子,朝池塘方向看,困倦地舔着嘴唇。(蛇的描写很精致啊,被吵醒的,抬起镰刀似的脖子,略带夸张,气氛陡然间紧张起来了,可为何要写蛇呢?)

日本作家的书有哪些值得看的(日本诺奖级作家的经典作品)(4)

“为什么有土地呢?是为了给草木生长。那么,为什么有草木呢?是为了我们蛙遮荫用。所以,整个大地都是为了我们蛙啊!” (实在是滔滔雄辩啊,什么都能写成“或成最大赢家“,前后联系起来,无非是想表达,天地万物,都是为蛙而生,为蛙所用。这么说呢?你会想到什么?阿Q,希特勒,还是其他的什么?)

“对呱!对呱!”(既然是辩论,为啥一蛙出声,众蛙呱呱一片,都是“对呱”、“对呱”,联系前面的环境描写,为何是“旧池塘”,为何要写“我的住所边”,为何要突出池塘的“茂密”,“残旧”,为何又要用仰望“静寂的夏夜星空”,这种强烈的对比,又是为突出什么?暗示些什么呢?小说的精妙之处,开始浮现)

蛇,当它第二次听到这个赞成的声音的时候,便突然把身体像鞭子似的挺起来,优哉游哉地钻进芦苇丛里去,黑眼睛闪着光辉,凝神窥伺着池塘里的情况。(被吵醒的蛇,再一次出现了,吐了吐舌头,要干啥呢?蛇与蛙之间,将发生怎样的故事呢?(镰刀似的脖子,突然变成“身子像鞭子似的挺起“,这是要抽打谁吗?而且还是那么的“突然”,还是“悠哉悠哉”,看起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总有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日本作家的书有哪些值得看的(日本诺奖级作家的经典作品)(5)

芦苇叶上的蛙,依然张着大嘴巴进行雄辩。

“为什么有天空呢?是为了悬起太阳。为什么有太阳呢?是为了把我们蛙的脊背晒干。所以,整个的天空也都是为了我们蛙的啊!水、草木、虫子、土地、天空、太阳,总之所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蛙的。(‘森罗万象,悉皆为我'这一事实,已完全没有任何怀疑的余地。当敝人向各位阐明这一事实的同时,还愿向为我们创造了整个宇宙的神,敬致衷心的感谢!应该赞颂神的名字啊!”蛙仰望着天空,转动了一下眼珠儿,接着又张开大嘴巴说:“应该赞颂神的名字呵……” (回顾历史的进程,人类,总是也总是像蛙一样,在思想的漩涡中,跳大神)

话音没落,蛇脑袋好像抛出去似的向前一伸,转眼之间这雄辩的蛙被蛇嘴叼住了。(实在是最会雄辩的蛙了,中心只有一个,万物都为蛙。何等狂妄啊!大凡高明作家都喜欢让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现身说法,这只雄辩的蛙成了妄自尊大的典型。妄自尊大者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作家为它安排了一个结局,被蛇用嘴“叼住”,免不了一死呀。蛇的出现,可否看作是对妄自尊大的惩戒呢?)

“糟啦!”

“糟啦!”在池塘里的蛙一片惊叫声中,蛇咬着蛙藏到芦苇里去了(第三次写蛙群。表现其惊恐)。这之后的激烈吵闹,恐怕是这个池塘开天辟地以来从来也没有过的啊。

日本作家的书有哪些值得看的(日本诺奖级作家的经典作品)(6)

在一片吵闹声中,我听到年轻的蛙一边哭一边说:“水、草木、虫子、土地、天空、太阳,都是为了我们蛙的。那么,蛇是干什么的呢?蛇也是为了我们蛙的吗?”

“是呀!蛇也是为了我们的。要是蛇不来吃,蛙必然会繁殖起来。要是繁殖起来,池塘——世界必然会狭窄起来。所以,蛇就来吃我们蛙。被吃的蛙,也可以说是为多数蛙的幸福而作出的牺牲。是啊,蛇也是为了我们蛙的!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悉皆为蛙!应该赞颂神的名字啊!”我听到一只年老的蛙这么回答道。(那么,这像什么呢?像不像社会经历了一场浩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原来的形式,已经有些难以为继续了,怀疑的声音逐渐浮现,真正的辩论刚刚展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可是,有一些人,还是想继续原来的方式,编读诸史,我想到了唐文宗时期的牛党牛僧儒,无论发生了多少国之耻辱,他都能以其高深的理论基础,粉饰得油头粉面。当神已经被怀疑的时候,人该怎么办?)

南评:其实,蛙们很善良,蛇呢,就一定恶毒吗?只是我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如是站在蛇的角度讲,有能讲出怎样的道理呢?如果是站在自然生态平衡的角度呢?

身为蛙,你要站在蛙的立场,可你站在蛇的立场上,那会如何?

南评君:经典,何为经典?寓意深刻,如同海洋般深邃,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品读,不但常读常新,更甚者,能读出诸多生活之哲理。芥川君的《蛙》就是这样的上层之作。

“寂寞古池塘,一只青蛙跃起,那水的声响”,深入人心的作品,一定是创造了一个平行的生态系统,那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你所期待的生物,都会在那里生长,成熟与发展。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点。青蛙发表的言论连续用了多处排比,如:“为什么有土地呢?”是为了给草木生长。那么,为什么有草木呢?是为了给我们蛙遮阴用。这些结构相同的方式,构成了滔滔雄辩,却瞬间被蛇叼进了嘴里。说的激昂,死得惨烈,表现出反讽力量。

读完此文,实在要为这篇精致的小小说叫绝。

小说不厌其烦写蛇的举动,是为了对比突出“蛙”的自我陶醉、妄自尊大的荒谬,蛙被蛇吃的结局从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作家的情感态度,是对妄自尊大的否定、嘲讽。

作为寓言体小说,《蛙》的思想内涵是丰厚的,除了讽刺无知、夜郎自大,并且喜欢自我欺骗的人外,还暴露了盲从的可怕,还告诉我们要有博大平衡的世界观,要具有忧患意识。如上,或许是《蛙》成为经典小小说的理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