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学家顾城(明清史大家顾诚之南明史)

以厚度和字数取胜的《南明史》终于托在双手上。仔细阅读起来,发现内容也赢了。

这么认真做学问的作者和内容扎实丰富的书籍,实属难得。不愧为获得中国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好书。

明清史学家顾城(明清史大家顾诚之南明史)(1)

作者其人:

这本大作的作者是顾诚,是公认的明清史大家,而不是写了那个写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顾城。从读过这部书之后,再说到顾诚的名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顾诚先生了吧。

明清史学家顾城(明清史大家顾诚之南明史)(2)

从这本书的自序里就可以看到顾诚先生专注研究、严谨治学的学者风范。不为畅销,不为博喝彩,而是真心喜欢,全情投入。哪怕当时那个年代,条件刻苦,时间经历有限,这种治学的态度就值得我们学习。

但看书籍后面十多页的“引用书目”就知道这部书撰写的并不简单。1982年开始,1996年完成,中间有停顿,但也是“十年磨一剑”,持之以恒终有果

寻找线索追寻历史,深入挖掘曾经人物,还原历史原貌,并不容易。

顾诚先生翻阅大量档案、文集、私家记述、地方志等等,

人物名字、祖籍、职位、在历史事件中的真实表现,对当时历史的影响,等等。

明清史学家顾城(明清史大家顾诚之南明史)(3)

理清混乱,订正谬误,力求尽量恢复历史的原貌,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历史,体会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留给我们的感悟。

顾诚先生在讲到自己如何取得如此成绩时,他言“得益于勤奋”。

勤奋到带上笔记本、一个馒头就蹬着自行车直奔图书馆。

读到这里的时候,有些惭愧,在我们自问“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的时候,看看认真治学的学者对于学习和研究是怎样的态度。

顾老先生讲:“养成坐图书馆的习惯非常重要”。因为他本人查询和记录史料都是在图书馆里进行的。

每到遇到有价值的史料,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抄录下来。一天能抄到十几张。

相比于现在我们遇到干货内容点收藏要来得实在。毕竟,哪怕收藏满了,也很少再去碰。再次反思。

明清史学家顾城(明清史大家顾诚之南明史)(4)

书籍内容:

本人对于历史类的书籍,会有一点退缩,因为印象中历史会枯燥。所以,之前看的历史类书籍,很多都带着很强的故事性或者精简、漫话之类的属性。

当看到如两块大砖的《南明史》,有被这种学术类的内容震撼到。

这部作品分上、下两部,总字数超80万字。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还有很多文言文,不要说这是你不懂的语言,等着老先生给你解读。那你就错了。

内容严谨到页页都有标注,处处都有出处

且在这部书中,引用材料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文。最大限度地保证史料的真实性。所以总体文字偏学术,对于想要探究史籍原文的文史爱好者来说有福了。

明清史学家顾城(明清史大家顾诚之南明史)(5)

书中人物

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涌现出众多的人物。

以还原真实历史为追求,讲述得详细、准确,有为历史史实打假,为众多人物平反,也有将某些人原本看似完美的印象戳破,使得历史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有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也有被迫裹挟的小人物。

有些人有心无力,努力过后,一败涂地。

有些人有力无心,过分自私,无眼界无格局,搅乱时局,害人害己。

有些人,有心有力却无谋,人生抱憾。

有些人,却有心有谋却无话语权。

有的人也为民族团结和地方局势稳定做出了贡献,比如孙可望。

……

明清史学家顾城(明清史大家顾诚之南明史)(6)

有人作为君主不为人民谋福利却昏庸荒淫,如朱由崧,继大统为君主,却致弘光政权瓦解。

有人位高权重,却胆小怕事,只为中饱私囊,宁可将领土分割破碎,将人民推至水深火热之中。如马士英、史可法之流。

在书中,顾城先生说他们是“政治庸人”无政治眼光,“阶级的偏见、生活上的苟且偷安是他们利令智昏,幸灾乐祸地按兵不动。”眼看着清廷打败大顺军,愚不可及,最终弘光朝廷覆亡。

明清史学家顾城(明清史大家顾诚之南明史)(7)

书中所涉及的人物众多,

比如,李自成,朱由崧、马士英、史可法,孙可望,李成栋,郑成功,李定国等等。

从书中,不止有故事,还有作者的个人观点。帮助读者了解真实的时局、人物的特点等。

比如在讲到李定国的时候,书中这样写到:

“参考各种史籍,也许可以说李定国更多地从抗清大局出发,而郑成功却往往把自己经营的闽海利益置于首位。”也为李定国的兵败,失去良机而曷胜浩叹。

明清史学家顾城(明清史大家顾诚之南明史)(8)

历史不简单,更不能简单地对待。

历史人物都是复杂的,有人遭受非议,也有的人可以成为英雄豪杰,“尊重历史事实就不能简单对待”。对于历史人物研究的严谨重视态度,使得这部作品,饱满厚重,故事错综复杂,历史时间线长。

顾诚先生也引导读者,学会以史为鉴,以当时历史为大背景,用全局观的眼光,分析地坚定有力,让人读后大为收益。

《南明史》是历史的追溯和还原,也是一部斗争史,那些权力之争,利益之争,那些悲壮的、那些丑陋的人性,都在战争的考验下显露出来。

本书的封面上写的:“内斗就要亡国,亡国也要内斗!”

一句话说出当时时局的混乱,人物对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

读《南明史》是读一个个的历史故事,了解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也是在接受一次次胜败的洗礼。

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避免错误,少走弯路,也以史为鉴,打开格局,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