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老人亲手为小玄孙准备什么(100岁老人第一次见小玄孙)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俗语讲:人活七十古来稀。是旧时的人们,生活条件差,物资。医疗匮乏,能活到七十岁就已十分不易,较为稀少。

而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随处可见的耄耋老人,也大都精神矍铄,同事乔姐家就有这样一位宝藏老人,是全家人的福宝。

100岁老人抱着自己小玄孙,一眼不眨的看着,网友:太有爱了

乔姐的爷爷今年已经100岁了,今年乔姐荣升奶奶,甚是高兴,乔姐一直想着让自己的孙子回老家,跟自己的爷爷见个面。

虽然老人家有时已经记不清自己的孩子,但这次世纪之见,乔姐认为很有必要,且筹划良久

102岁老人亲手为小玄孙准备什么(100岁老人第一次见小玄孙)(1)

百岁老人第一次与小玄孙见面

但一直被工作、生活所耽搁,这次临近节假日,乔姐再次把行程提上日程,准备着这次难得的见面。

乔姐的爷爷虽然已经100岁,但老人家的身体很是硬朗,除了记忆力不是很好外,其他方面身体很是健康。

孩子现在已经五个月了,天气也正值秋高气爽,一切安排妥当后,乔姐便和儿子一家,赶往了自己的老家。

102岁老人亲手为小玄孙准备什么(100岁老人第一次见小玄孙)(2)

动态图,跨世纪的对视

经过舟车劳顿,乔姐终于带孩子回了老家,当老人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小玄孙时,就像一个孩童一样惊奇,抱着小玄孙一动不动,老人的眼睛也是一眨不眨的看着孩子,偶尔抬头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甚是惊喜;

而孩子也是出乎意料的乖顺,这个对于孩子来说陌生的老爷爷,一点儿也没有让孩子感到不舒服,甚至都没有认生哭泣,着实令人惊讶。

孩子也只是专注的看着抱自己的老爷爷,甚是好奇。

虽然祖孙俩都没有过多的语言表达,但愉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世纪碰面,被细心的乔姐记录了下来,无意间放到了网上,没想到,却惹来很多网友的讨论:

有人说:“这祖孙俩睁大眼睛惊奇的样子,太有爱了!还真是挺像的。”

还有人说:“忍不住流下,眼眶湿了,这就是血亲关系,虽然从未蒙面,但骨血相连。”

更有一些网友说:“老爷子好福气!祖孙俩还真像,只是孩子估计有点儿懵了”

......

102岁老人亲手为小玄孙准备什么(100岁老人第一次见小玄孙)(3)

跨世纪的碰面被定格

一时间讨论热烈,出乎乔姐的意料,成为了热点,其实,血缘亲情,不同于其他的感情,是血浓于水的深情,不受年龄、地域、亲疏之分,是基因的一种传递。

而人们更感动于乔姐的这个举动,感动于这样的孝义传承。

中华传统对于孝道的传承已有千年,汉族讲究通过绵延子嗣来延续家族,代代相传下去,才能以慰祖先在天之灵,要顺从父母的想法。

如“父母呼,应勿缓”等,还有感恩父母的付出和养育,要懂得“反哺”,便有“卧冰求鲤、九玲温席”的典故流传。

现代孝亲,需了解以下几点

现代孝亲,在传统孝道的基础上,还要关注老人的精神思想,要在照顾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让老人有一个愉快的晚年生活,也是现代孝道对现代人的要求。

而如果想做到让老人拥有安祥的晚年,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思想上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状态

过去人们常常忽视老人的精神生活,认为只要不饿着、冻着,把老人放到养老院,就算是给老人养老,其实这是有误区的。

老人的养老生活不能仅有温饱的要求,还要有精神的寄托,作为老人的子女,应该尽量关注老人的精神状态,不要让老人失去希望,成为每日等待“死亡”的人。

102岁老人亲手为小玄孙准备什么(100岁老人第一次见小玄孙)(4)

稀罕的不得了

2)想办法让老人的生活不枯燥

老年人也应该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可以帮助老人参与一些他们喜欢、又力所能及的活动,不再只是能呆望天空,等待“生命的尽头”。

比如参加老年大学、广场舞、参与合唱团、晨练团等。

3)多带老人外出游历

老年人也喜欢外出散心,只是害怕自己独立外出会有不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年轻一辈人为老人提前计划,让老人弥补年轻时,来不及观看风景的遗憾,也可以多见识一些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

102岁老人亲手为小玄孙准备什么(100岁老人第一次见小玄孙)(5)

看到小宝贝乐开了花

4)注意有效的陪伴

陪伴老人要注重有一定实效,要让老人感到精神丰富,像这样“世纪会面”的陪伴就很有必要,探望不再是拿着一点水果、补品的打卡行为。

而是与老人的交流,和老人一起沟通思想、实践生活,才能让老人感受到儿女的陪伴和牵挂。

5)多为老人考虑

老人的想法毕竟和年轻人不同,年轻人应该多站到老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理解老人的做法,多考虑老人的原因,才能为老人带来和谐、安祥、舒畅的晚年。

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更好的将优良传统继承,还要学会如何将它与新时代融合,将其发扬光大。

百善孝为先,孝义的传承,不仅是一个家族的继承,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重新崛起,迈向新时代的有效动力,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好我们应尽的本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