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经常夸孩子好聪明呢 真正厉害的家长

专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赏识教育也逐渐被很多父母所推崇。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向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即使孩子考试没考好,也会对别人说:“我们家的孩子聪明着呢,就是太马虎了,总爱出些小错误”。殊不知,父母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句老话没错,但是“夸”却是有着学问的。光夸孩子聪明可不行。

聪明是一个人先天的因素,并不能体现后天的努力,如果总是夸孩子聪明,那孩子就会认为“我这么聪明,什么知识都一学就会,就不用努力学习了”。事实并非如此,自作聪明的孩子往往不能取得好的成绩。

有研究人员进行过一项实验,他们将一个班级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他们解决同样的问题,孩子们答的都很好,然后研究员对其中一组孩子说:“答对了7道题,你们真聪明。”对另外一组孩子说:“答对了几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研究员又给孩子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另一种是很容易完成的。结果被夸聪明的那一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容易完成的。而被夸努力的那一组孩子90%以上,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此可见:夸孩子努力比夸赞孩子聪明更能激励孩子的成长进步。

该不该经常夸孩子好聪明呢 真正厉害的家长(1)

你表扬的目的不等于孩子收到的信息。

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这么夸过你的孩子?“你学得真快!你真聪明!”,“你太有天赋了!”“你都没怎么看书就考这么高的分,你简直就是个小天才!”,你觉得自己是在给孩子有益的鼓励,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但是孩子们接收到的却不是这样的信息。你以为你给出的信息是A,孩子们敏感的心灵接收到的却往往是B和C。上面这些夸奖的信息,到了孩子们那里,他们接收到的信息是:我很聪明,聪明是我的固定特质,而不是努力学习的结果。聪明能够使我得到妈妈的喜欢,我得让妈妈一直觉得我聪明,我不能表现出不聪明。我的同学小强这次考试只考了60分,看来他是真的很笨了。

那我们来看看,孩子受到这样的表扬后孩子的反应。一方面,喋喋不休地称赞智力和天赋的结果,只会是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他们执着于展现自己的智力和天赋。他们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聪明,而不敢犯错,不敢去挑战更有难度的任务,他们甚至会通过撒谎来显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这一切大大限制了他们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想想看,你是不是也有过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尝试一个你很感兴趣的东西?你是不是也曾因为搞杂了一件事而觉得自己原本就没有天分?当你执着于称赞你的孩子聪明时,他们也会形成同样的想法。

该不该经常夸孩子好聪明呢 真正厉害的家长(2)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鼓励不爱学习的孩子有所改变,有所进步,常常会说:你很聪明,你只是懒而已。但结果呢?听了这话的孩子,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为这些话给了孩子错误的优越感。孩子觉得我都没努力呢,就已经很聪明了。孩子是不会轻易放弃这种优越感的。如果是更大一些的孩子,可能干脆放弃努力,因为孩子会担心,如果努力了,成绩还没有提高,是不是就“不聪明”了?孩子不会愿意冒这样的风险。

所以,不能片面地只夸孩子聪明,而要向孩子传递“努力了,你会更聪明”的信息,在孩子头脑中植入“你可以持续成长”这一思维理念。帮助孩子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积极地看待失败和挫折——这是成长的过程,是学习的机会。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夸孩子呢?

01.对孩子的夸奖要具体

比如,周末孩子帮你一起拖地,你不能只说:“孩子,你真棒。”而应该把具体的细节说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棒在哪里了,这时你应该说:“孩子,你能帮妈妈拖地,减轻妈妈的家务负担,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该不该经常夸孩子好聪明呢 真正厉害的家长(3)

02.要夸孩子努力,不夸孩子聪明

父母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父母承认孩子的努力才能让孩子更有前进的动力,在他们遇到挫折和挑战的时候,勇往直前,即使最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孩子也会考虑自身的原因,是不是我的努力还不够?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关注完成任务的过程。孩子会为取得成功而付出努力,他会坚持、会成长。这时,你就会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努力,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时候孩子明明已经非常努力,但依然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心急,否则孩子内心会更焦虑,要从客观的角度上考虑给予孩子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或者方法可能是不对的。如此一来,孩子便会改变自己的看法,从而从萎靡不振的状态中走出来。

03.夸孩子做事的过程,不夸结果

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父母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该不该经常夸孩子好聪明呢 真正厉害的家长(4)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要培养成长型思维、要用成长型思维来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但“知道”和“做到”之间,还隔着长长的“实践”之路。对广大父母和老师而言,这或许才是最大的考验!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分享哦。

-----------------------

我是小聆妈妈,是3岁宝宝的宝妈,也是一个高级的孕婴师

如果你在育儿的过程中有疑问的话,可以随时来探讨。

我会每天分享身边的一些育儿知识,给宝妈一些帮助,如果你认为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转发加关注。

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