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画面设置(后处理更改小技巧)

大家好,我是ug编程叶子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后处理更改技巧,希望对正在自学编程的你有帮助,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后处理画面设置?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后处理画面设置(后处理更改小技巧)

后处理画面设置

大家好,我是ug编程叶子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后处理更改技巧,希望对正在自学编程的你有帮助!

简单的自定义后处理格式

1: 后处理默认输出 G01 G02 G03 两位数输出

若更改为 G1 G2 G3 一位数输出。可更改 dochop.def

FORMAT Digit_2 "&_02_00" 为 FORMAT Digit_2 "&_01_00"

------------------------------------------------------------

2:此后处理开启了螺旋下刀圆弧输出。(若你机床不接受此格式)

关闭螺旋下刀圆弧输出:打开dochop.tcl 文件

PB_CMD_init_helix 更改成 # PB_CMD_init_helix

------------------------------------------------------------

3: 本后处理已输出 G91 G28 Z0.0 Z轴归零 (若你不想输出此格式)

关闭Z轴归零输出:MOM_do_template return_home 更改为 # MOM_do_template return_home

------------------------------------------------------------

3:

G05 P10000 (程序头输出高速格式)

MOM_do_template start_of_program 取消输出 # MOM_do_template start_of_program

G05 P0 (程序尾输出高速结束格式)

MOM_do_template end_of_program_1 取消输出 # MOM_do_template end_of_program_1

更改高速格式输出

打开 dochop.def 搜索 G05 P10000 G05 P0 分别更改就行

------------------------------------------------------------

5: G90 G54

取消输出 # MOM_output_literal "G90 G54"

------------------------------------------------------------

6: 自动换刀格式此程序没有输出。

以上更改可使用搜索字符方式快速查找。

7: 未说明的其它格式参数请不要随意更改。

Unigraphics作为一种优秀CAD/CAM软件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等领域,基础应用方面的文章也比较多,但对于加工后处理(postprocessing)这方面的文章却不多,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在实际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谈一下对后处理的认识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尽量减少在实际应用中因后处理的不当所带来的损失(比如撞刀、过切等)。 我们利用UG加工模块产生刀轨,首要目的是为了加工工件,但我们不能直接将这种未修改过的刀轨文件传送给机床进行切削工件,因为机床的类型很多,每种类型的机床都有其独特的硬件性能和要求,比如它可以有垂直或是水平的主轴,可以几轴联动等。此外,每种机床又受其控制器(controller)的控制,控制器接受刀轨文件并指挥刀具的运动或其它的行为(比如冷却液的开关),但控制器也无法接受这种未经格式化过的到轨文件,因此,刀轨文件必须被修改成适合于不同机床/控制器的特定参数,这种修改就是所谓的后处理。后处理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就是刀轨数据(Tool Path Data)和后处理器(A Postprocessor),如下图示:UG的后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MOM(Manufacturing Output Manager),一种是利用GPM(Graphics Postprocessor Module)。MOM的工作过程如下: 由上图我们知

道,MOM后处理是将UG的刀轨作为输入,它需要两个文件,一个是Event Handler,扩展名为.tcl,包含一系列指令用来处理不同的事件类型;另一个是Definition File,扩展名为.def,包含一系列机床、刀具的静态信息。这两个文件可以利用UG自带的工具POSTBUILD来生成。当这两个文件生成后,我们要将它加入template_post.dat(..\UGS180MACHesourcepostprocessor)文件里才能使用,其格式如下: fanuc,${UGII_CAM_POST_DIR}fanuc.tcl,${UGII_CAM_POST_DIR}fanuc.def GPM的工作过程如下:由上图我们知道,GPM后处理是将刀轨源文件(the cutter location source file)作为输入,它需要一个MDF(machine data file)即机床数据文件。MDF文件也可以通过UG提供的工具MDFG来生成,其扩展名为.MDFA。 两种后处理的结果是一样的,给人的感觉是用MOM比较省事一些,因为它直接将刀轨转换成NC程式,不用再输出CLS文件,不过在处理时间上较GPM长一些。另外用GPM处理比较安全一些,至少本人在使用过程中未遇到过问题,但是用MOM处理却出现了多次撞刀、过切现象。这是由于利用MOM处理时,Event Handler(扩展名为.tcl)文件设置不当造成的。这种故障在编制加工程式时很难被发现,因为在ug里面根本检查不出来,必须借助软件将NC程式转换为刀轨才可以发现问题所在,下面是个例子:如图一所示的那样,这条直线将导致工件的过切,也造成刀具被撞坏,更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工件报废、机床受损等,所以必须在后处理文件的定义上多加小心,尤其是一些精度的定义或是范围的界定,稍有不当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们比较两个NC程式会发现问题的所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异常刀轨是由于少输出了一句,导致刀具轴在切削时没有x、y定位时进行z轴切削。 下面还有一个例子:如上述转换后的刀轨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不是刀具撞断,那么切削将会继续!纠正后的刀轨如图四,这也是由于后处理文件的不当造成的。 综上所述,UG后处理在CAD/CAM的应用中是很关键的,希望上述内容能对你在后处理的认识上有所提高,同时也减少你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损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