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漯河这座古桥历经百年风雨)

洄河石拱桥位于漯河市区西北25公里的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内的小洄河上,此处古代为东西、南北驿道的交会点。

漯河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漯河这座古桥历经百年风雨)(1)

这座桥叫“洄河桥”,位于裴城村西头,是单孔石拱桥,上刻有北宋“政和三年三月道者王守坚”题记。拱桥由红色砂页岩砌筑而成,桥东西长8.3米、南北宽6.47米,桥拱净跨2.92米。桥拱由18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券面石边除二道凸弦纹外,其余均为素面,拱券与基石中间由生铁和黏合剂填充,拱券两侧桥基以石磙作基础加固。

漯河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漯河这座古桥历经百年风雨)(2)

桥面由青石板铺砌,原桥上两侧各有4个青石栏杆和3个青石栏板,现仅存2个完整的青石栏杆, 1个完整的青石栏板。石栏板长1.65米、宽0.7米、厚0.12米,主题图案为“麒麟望日(月)”“人字”云,造型生动逼真。桥栏杆、栏板与主拱北宋建筑风格不同,具有明代建筑特征,应为明代整修时修建。2010年该桥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漯河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漯河这座古桥历经百年风雨)(3)

唐朝平淮西叛乱的官兵曾深夜走过该桥,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蔡州,取得了平叛的决定性胜利。清代诗人郭子嶙《过洄曲河有感》诗曰: “裴相屯兵洄曲河,衔枚雪夜斗池鹅,论功可贺羊开府,铭功堪同汉伏波”。

该桥还有一个名字叫“响水桥”,以前河底凹处铺了一段两米多长的条石,水从石桥下流过,正好落在条石上。每到夏季雨水多时,水击条石声传得很远。因此,当地村民就给小石桥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响水桥”。

在寂静的夜里,当初不知有多少人就是听着 “响水桥” 的水声进入睡眠,可惜现在再也听不到 “响水桥” 的水声了,而那块条石也早已没了踪影。

编辑:于绍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